《語言與存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張桃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與存在
- 作者:張桃洲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323 頁
- ISBN:9787509754801
- 定價:98.00 元
- 裝幀:精裝
- 叢書:京華學術文庫
《語言與存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張桃洲
《語言與存在》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張桃洲...
在《語言與存在(探尋新詩之根)》中,著者將“語言”和“存在”這兩個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範疇稱為新詩之“根”,並以之作為透視新詩諸種問題的切入點:在分析新詩語言時隱含對現代人生存狀況、文化處境的關切,在探討新詩的存在主題時多從語言層面入手。這樣的思路集中體現 在前兩輯論文中,分別著眼於新詩語言及...
《威廉·華茲華斯詩歌中的語言與存在》是2020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在《平凡的華茲華斯》一書中,傑弗里·哈特曼稱華茲華斯為英國的海德格爾,《永生的信息》為英語版的《存在與時間》。哈特曼此比的合理性在於:哲學家與詩人都認識到語言表達的不足性,並且發現這種不足性是在文明發展中逐步形成的,而...
《京華學術文庫·語言與存在:探尋新詩之根》是2013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桃洲。內容簡介 《京華學術文庫·語言與存在:探尋新詩之根》精選了著者張桃洲研究新詩歷史和現象的論文17篇,主要圍繞“語言”和“存在”兩個層面展開討論。在《京華學術文庫·語言與存在:探尋新詩之根》中,著者將...
《語言、意向與存在》是2015年3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語言意向與存在/科學技術哲學文庫》以20世紀哲學的語言轉向為背景,結合現代西方分析哲學和現象學這兩種傳統,從“S是P”這一謂述結構的分析出發,探討語言在語境中的構造過程和機制,特別是對語言生成過程中隱喻與語義意向構造之間的關係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當代語言哲學問題研究》是2017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榮英。內容簡介 當代哲學力圖通過思想把握存在的努力,實際上表現為用一種蘊含普遍性意義的東西來指稱世界本體並從而構造哲學語言的努力,這種鍥而不捨的努力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概念王國。原本以語言與存在關係為研究對象的存在論...
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4、舉止行為。《續資治通鑑·宋徽宗政和元年》:“辛巳,詔:‘ 陳瓘 自撰《尊堯集》,語言無緒,並系詆誣,合行毀棄;仍勒停,送 台州羈管,令本州當職官常切覺察,不得放出州城,月具存在申尚書省。”
《語言存在論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是2011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周興。本書主要包括還原·建構·解構、反邏輯主義的實存論語言觀、“存在”一詞的語言學探討等內容。內容簡介 《語言存在論: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作者簡介 孫周興,浙江紹興人。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
《科學技術哲學文庫:語言、意向與存在》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建國。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哲學文庫:語言、意向與存在》以20世紀哲學的語言轉向為背景,結合現代西方分析哲學和現象學這兩種傳統,從“S是P”這一謂述結構的分析出發,探討語言在語境中的構造過程和機制,特別是對語言生成過程中隱喻與...
語言·世界·存在 《語言·世界·存在》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鑫珊
如果我們可以將語言存在等同於科學研究的自然對象,如果語言存在的自然語言之意可以體現其全部存在真實,那么,語言學的研究之路就會為我們帶來“語言是什麼”的確定、清晰而徹底的答案。但是,這樣的設定對於當下而言只能是一種願望,一種經歷了不斷探索過程而又無法實現的純粹想像。如果說傳統語言學研究固守了這樣的願望...
而到了智力高度發達的人類,腦子除了處理這些問題的部分外,更多的部分開始發展出更多的用處,比如工具的使用,語言能力的發展等等。其實這些也都是為了個體的生存而發展的。我們的精神並不是事先就存在來掌控我們的軀體的,而是作為軀體行為的指導以及對外界的處理和反映的一個器官。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是這個器的一種...
語言教育要喚醒學生固有的言語生命意識和言語潛能,使之得以良好的養護和培植,使他們的言語才能得到積極主動的發揮和張揚,從中感受成功與失敗、滿足與自尊,並最終成為言語上自我實現的人。人的言語欲求、言語意識、言語才情、言語智慧、言語能力、言語抱負和言語信仰,是從每一個人的鮮活自由的內在生命中生長、綻放出來...
《語言·世界·存在:傅益瑤的繪畫語言》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圖書目錄 題記 引言:我所認識的傅益瑤 藝術語言·科學語言·哲學語言 宗教語言與藝術語言——相互依賴的關係 佛教哲學與西方存在主義哲學——東西方哲學比較 孤獨的月:詩化哲學符號——傅益瑤的苦難與“竹林七賢”創造新的佛教空間和時間——...
存在不是現成存在者的現成屬性,而是“去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歷史性、時間性的展開活動。因此,世界不是一種現成的空間或場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開狀態,它是此在通過現身、領會、言談等生存機制組建、構成或開展出來的。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對於日常語言中的“是”或“存在著”的意指提出詰問,...
,德國哲學家,被譽為近代最偉大哲學家之一。他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作品目錄 目 錄 譯者前言 導言 I 詩人哲學家 Ⅱ 藝術作品的本源 Ⅲ 詩人何為?Ⅳ 建築 居住 思想 Ⅴ 物 Ⅵ 語言 Ⅶ “……人詩意地居住 ”譯後記 ...
那么,什麼是語言存在的理性原因根據?這樣的原因根據在語言存在中又是如何體現的?在我們將語言放置於理性的世界中時,我們所獲得的語言世界的圖景就不僅僅是自然世界的,而且是理性世界的,語言存在的自然現實就不僅僅是貫徹了自然因果律的表現,而且是貫徹了純粹理性原因規定的表現。那么,從語言的現實經驗形式到其...
《存在真理語言》是2004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賢根。內容簡介 《存在真理語言》一書中,現代思想大師海德格爾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與寫作的始終,不得不令人折服。這不僅改變了作者自己的許多觀點,也動搖了作者原先對海德格爾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開始懷疑國內美學與哲學研究中許多...
語言與言語 語言與言語(英語: language and speech; 法語: langue et parole)是結構語言學的一對範疇。瑞士索緒爾首先指出應把語言和言語區別開來,認為語言是一代人傳給另一代人的語言系統,包括語法、句法和辭彙;言語指人們具體使用的詞句,或指說話者可能說出、可能理解的全部內容。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國小,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
1.2.1文字的起源與存在同構8 1.2.2從遠古文獻與傳說看語言與存在的關係12 1.2.3從西方語言哲學文獻看語言結構與存在結構的 同構關係14 第二章三元結構模式及其套用31 2.1三大主客關係定律31 2.2主客三大關係與人類語言的句法結構律32 2.2.1前及物句法結構34 2.2.2後及物句法結構34 2.2.3通及物...
語言溝通存在語音、句法、語義、語用四種規則,能夠起到信息共享、人際交流、教化、傳遞能量、幫助思考等功能。要想達成有效溝通,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給予溝通優先地位;建立並保持眼神接觸;詢問開放式問題;使用回應性傾聽;使用“我”作主語;避免負面表達而談論積極的一面;集中在核心問題本身;制定解決措施;給...
語言學家對語言與文化關係的思考,使語言學研究不止於語言形式,而且也通過語言來研究一個民族文化的過去和將來。語言之中蘊含著文化,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也得益於語言。 正如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所主張的:“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 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 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
在美國,已有150多種印第安人的語言不復存在,僅存的一些也面臨滅絕的危險——尤奇語是一種“與世隔絕”的語言,和世界上任何語言都沒有聯繫。這種語言的使用者在南北戰爭時期還有數萬人,但現在只有5個使用者,而且年齡都在75歲以上。語言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日前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瀕危語言,...
本書系統介紹了國內外現有的英語和漢語存在句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存在句引導詞的意義、存在句的結構、主謂一致與不一致、定指限制、存在句的方向,等等。書中採用認知語言學理論框架對與存在句有關的主要理論問題做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有不少新穎且有價值的觀點。書中最後建立了一個存在句的基本認知模型,經過不同...
語言是豐富多彩,變幻多端的。歌唱家用語言唱出優美動聽的歌曲,藝術家用相聲逗著我們開懷大笑,老師用語言諄諄教導孩子,情侶們用說著甜言蜜語訴說彼此的感情,老爺爺老奶奶用簡單樸素回憶著往日的歲月。語言拉近我們的距離,加深我們的感情,增長知識,使生活更加充實,精彩。總之,語言與我們息息相關,無處不在,促進...
(1)特定言語構音障礙:是一種特定言語發育障礙,患兒運用語言的能力低於其智齡的應有水平,但言語技能正常。特定言語構音障礙在言語障礙患兒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獲得語音的年齡以及不同語音的獲得順序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正常發育兒童在4歲時常有發音錯誤,到6歲時能學會大多數語音,儘管可能存在某些複合...
存在是指世界中能夠存在的一切,但它本身作為是的謂詞與殊相是以實體的樣式存在的。但是,“是者”或者“存在”作為實體存在本身必須滿足如下兩個條件。第一條看起來屬於技術性條件:“是者”或“存在”必須能夠思想和表達。這一條件又包含著一種“是者”或“存在”與語言的內在關聯:“是者”或“存在”必須是...
書面語言 是指以字和義結合而成,以寫和讀為傳播方式的語言,是口頭語言的文字元號形式。感知和理解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感知和理解語音和符號的過程。有聲言語是以說話人所發出的和聽話人所聽到的聲音作為物質形式而存在的。所以對口頭言語的感知與語音的辨詞作用有關。研究語音的感知問題,必須對作為刺激物的語...
在宋人眼中,指與月,符號與意義,能指與所指,語言與存在,往往有同一性。語言文字並不僅僅是運載思想的工具,而其本身就可成為參禪的對象,“一切語言文字皆解脫相”,宗杲倡導的“看話禪”,正基於這種觀念。同樣,詩歌的句法格律也不是外在於內容的東西,而正是詩歌的格致韻味之所在。因此,必須從語言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