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原型模式是羅斯奇(E.Rosch)、肖本(E.J.Shoben)等在語義特徵分析基礎上提出的一種語義結構假設。這種理論認為,單純用一些孤立的語義特徵表示語義,有時是不充分的,因為同一類物體的特徵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一個類的成員,除了有與同類其他成員所共有的類的定義特徵外,還有其本身特有的特徵。例如,“鳥”有許多共同的特徵:有羽毛、卵生、有兩條腿、兩隻翅膀等。但每一種鳥(如麻雀或鴕鳥)又有各自獨特的特徵,表現為體型大小,腿的長短,善否鳴叫等。
他們提出的原型概念是指代表某一類的範例典型,它除具有定義特徵外,其獨特特徵在同類中是最常見的。原型處於類的中心,其他成員越接近原型越易鑑別,一見到麻雀,易判斷它是鳥。鴕鳥與鳥的原型距離較遠,判斷相對較困難。心理學試驗表明,人們儲存在記憶中的首先是詞的原型,然後才是一些規則,語義原型模式可歸結為原型加規則。其中原型對理解起關鍵作用,必須掌握詞義原型,才能真正掌握詞。此理論認為,詞義是有界限的,但是離詞的原型越遠,它的界限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