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流模型

語流模型

研究背景,模式分層,總結,

研究背景

說話是人的天生本領,人人都會。但有的人說話,語無倫次,很多“那么”“然後”等垃圾口水詞,叫人聽得很累。有的人,不論是台上還是台下,不管是有準備還是即興發言,都可以揮灑自如,才思敏捷,口若懸河。
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很簡單,前者沒有掌握好表達的套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而後者深諳表達的章法,不論何時何地,按照套路,輕車熟路,所以表現出來的是臨場不亂,閒庭信步,從容自在,信手拈來。
背後的“套路”是什麼呢?
經過對日常表達習慣的分析,對眾多精彩表達的研究,發現裡面有章可循,把這些規律進行總結和概括,提煉出表達的模板——語流模式。

模式分層

平時表達用“流暢”來形容說話說得好,用“結結巴巴”“語無倫次”來形容表達得不好。其實表達就是一個“流”的過程,如同河裡流水的“流”,只不過表達“流”的不是水,而是由字、詞、句所組合的表意素材。河的“流”稱為“水流”,表達的“流”稱為“語流”,形成語流的表意素材,稱為“語料”,把由“語料”形成“語流”的表達套路稱為“語流模式”。為了形象地展示該模式,用圖形進行表示,該圖稱為“語流模型”。該模型,俯看像一條“河流”,所以也將其稱為“語流河模型”。
語流河模型語流河模型
該模型形象地展示了“語流”的整個推進過程和推進節點,是表達的解剖圖。現在來對該模型進行解構。
主題
“主題”就是圖中用“X”表示的中心線,即表達的主旨,也就是表達要去的地方。
語料
“語料”就是圖中用小黑點表示的“A1、A2、A3、A4”“B1、B2、B3、B4”“C1、C2、C3”“D1、D2、D3、D4”,為“語流”的最基本單位,即由字、詞、句構成的最基本表意要素。“語料”是有層次性的,把同一層面的“語料”即同一個角度的“語料”,稱為“同層語料”。圖型中有四層語料,分別是A、B、C、D,表示用四個角度來論證或闡述主題。
橫向
“橫向”就是圖中的層1、層2、層3、層4,四個橫層,指語言在同一意義上推進,即圍繞一個小中心在同一層面展開。圖中層1是圍繞A中心,用四個語料進行論證或闡述。
串接
“串接”是指同層語料之間語料和語料的橫向銜接。圖中層1是圍繞A中心,用四個語料進行論證或闡述,即A1、A2、A3、A4,就是指這四個語料之間的銜接。
縱向
“縱向”是指內容、情節、意境的深化,即在前面一層的基礎上向中心的“核點”進一步深度推進,圖中有四個推進,用不斷的推進,引導聽者到達表達的目的地。
轉接
“轉接”是指在層與層的縱深推進時的過渡和銜接,是層與層的橋樑。本模型有三個轉接。
“相關聯插話”是指表達的時候,插入與主題相隔有點遠的“語料”,圖中的CB、CC就是。

總結

整個“語流模型”縱向體現語意的縱向推深,表示層與層的關係,是語脈的深度;橫向體現每層語料的展開和推進,是語脈的寬度。這樣縱向做深,橫向做寬,縱向聚焦,橫向展開,就構成了一種有序的內在結構關係。
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該模型的“語流”的推進過程:“起語”起個線頭,圍繞一個表達“主題”,整合“語料”,橫向推進,縱向推深,兩個方向,巧妙過渡,層層遞進,推向核點,中間偶爾插個話,闡述完畢,“結語”收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