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不過如此

《語文不過如此》內容簡介:我們只看見各種語文教學流派精彩紛呈,於是我們仰望追隨,我們讓“自我”瑟縮在一個結著蛛網的牆角。在別人的自我面前,我們將自己的自我團成一團廢紙,塞進口袋裡或丟進垃圾簍。在太陽面前,我們要么做了月亮只能反射別人的光輝,要么做了星星隱藏了那微渺的光明。一個沒有自我的教師,又怎能幫助學生髮現自我和發展自我?當一個教師甘願將自己降格’為別人的複製品,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教育就失去了靈魂。沒有靈魂的教育不可能塑造有靈魂的人。

基本介紹

  • 書名:語文不過如此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16
  • 品牌:輕工業出版社
  • 作者:熊芳芳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99471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語文不過如此》由熊芳芳所著,凝聚作者二十餘年教學與研究精華,幾位語文教學專家聯袂推薦,寫給語文教師的一部精彩之作。
如果你困擾於無法上好一節語文課或是困擾於在語文教學上沒有新的突破,那么,本書都會助你找到出路。
擯棄泛泛的“經驗之談”,對於語文教學的三大板塊——文本解讀、課堂教學、寫作訓練,給出了不同的解讀視角。
既有對語文教學細節的微觀研究,也有對整個語文課程體系的巨觀把控,讀後反思,讀後實踐,你也會有“語文不過如此”的感嘆。

作者簡介

熊芳芳,廣東省廣州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湖北省荊州市骨幹教師、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江蘇省蘇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廣東省廣州市骨幹教師,《求學·高分作文》雜誌編委,《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世界》封面人物,《教師月刊》“新銳人物”,《作文指導報》“名師有約”專欄人物。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市政府優秀社會科學成就獎,近年來應邀赴全國多地及新加坡等地講學60餘場。發表論文200餘篇,已出版《生命語文》、《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等教學專著。

圖書目錄

自序別樣的生存
第一章文本解讀。不過如此——原味·深味·新味
原味
咬文嚼字
知人論世
以意逆志
深味
輻集式
縱橫式
俯瞰式
新味
理性審視
感性共鳴
知性推理
第二章課堂教學,不過如此——切入·設問·結語
切入
重點
疑點
難點
設問
發問
追問
促問
結語
小結
編結
總結
第三章寫作訓練,不過如此——活著·思考·說話
活著
日常生活
藝術生活
道德生活
象徵生活
思考
感性·理性·知性
有我·唯我·無我
意思·意義·意境
點式·線式·圓式
說話
語言的光澤
語言的密度
語言的彈性
語言的張力

序言

一個人如果除了具備自己種屬的素質以外就再沒有其他的素質,那么,他除了擁有一種屬的生存以外,沒有權利要求享有別樣的生存。
——叔本華
複製·編織
教師有很多代名詞。
譬如園丁,譬如蠟燭,譬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這些代稱要么是把學生不當人看,要么是把教師不當人看,要么走向另一個極端:乾脆把教師供上神壇。
先別說這些代稱本身有何不妥,即使是“妥妥的”,卻都忽略了教師的個體特徵,忽略了每一個個體都應該是“別樣的生存”。
我們用了一個溫馨的稱謂、一個無私的意象、一種至高的褒獎,將教師臉譜化、標籤化,男女老少,千人一面。甚至有人說,一看就像個老師,是“好老師”的標誌之一。
於是,你、我、他,是一個老師,而不是一個獨特的人。
叔本華在他的《心理散論》中說:
為什麼德文里“平凡”、“庸俗”或者“俗氣”(gemein)這個詞是表達蔑視的字眼,而“脫俗”、“不同凡響”、“與眾不同”(ungemein)卻表達了讚嘆?為何凡是庸俗的東西都招人蔑視呢?
庸俗(gemein)一詞的原意是為所有人,也就是說,整個種屬所普遍共有,因此,也就是與整個種屬有關的東西。所以,那些除了具備人類這一種屬所普遍共有的素質以外就再別無其他的人,就是一個庸俗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與自己種屬的千百萬人並無二致,那他又能有什麼價值呢?千百萬人?不對,應該是數不勝數、永無窮盡的人才對——他們從大自然永不枯竭的源泉里綿綿不斷地湧現。大自然在這方面慷慨施予,一如打鐵匠的錘子進發出左右飛舞的火花。
很明顯,這一說法是對的:一個人如果除了具備自己種屬的素質以外就再沒有其他的素質,那么,他除了擁有一種屬的生存以外,沒有權利要求享有別樣的生存。
動物只有種屬的性格,惟獨人才具備了真正的個體性格。但是,在大多數人的身上卻只有為數不多的、真正屬於個人的東西:他們完全可以被納入一大類。“這些都是樣品”。他們的所思、所欲,正如他們的面相一樣,是整個種屬的所思、所欲;或者至少是他們所隸屬的階級的所思、所欲。為此理由,他們庸俗、渺小,並以龐大的數目生存著。我們可以相當準確地預見到他們將要做出的事情和說出的話語。他們沒有特別的標記,就像工廠大批生產的產品一樣。
輿論曾經批評我們教育學生就像批量生產零件一樣,那不賴我們,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就是被批量生產出來的零件。我們沒有特別的標記,唯一相同的標記就是“老師”——園丁、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們長得像老師,舉手投足像老師,言談表情像老師,思考方式像老師,我們太成功了!我們步調一致,陣容壯觀!我們以火熱的激情投身於大生產運動,我們畝產萬斤,粒粒飽滿,並且決不允許良莠不齊。
每一陣“風”刮來,我們都倒伏一地;每一種模式的誕生,都讓我們頂禮膜拜。我們走著一個又一個“別人”走出來的路,我們從來沒有自己的方向與主張。
我們沒聽過“別樣的生存”。
我們並不知道,凡是能激勵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教師,可以通過數不勝數的形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教學模式和教學技術的重要性遠遠不及教師與學生、教材緊密聯繫的能力。
帕克·帕爾默說:“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課里,我與學生建立聯繫,進而引導學生與學科建立聯繫,較少地依賴於我所採用的方法,而更多地依賴於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相信自我以及將自我收放自如地用於教學。”
他把教師喻為編織能手。他們手疾眼快地擺弄梭子,將教師、學生、教材編織成一幅不分彼此的“織品”。他說:“這些編織者用的方法大相逕庭:講授法、蘇格拉底問答法、室內實驗法、解決問題協作法、見微知著聯想法等。優秀教師形成的聯繫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心靈在此取古時的含義,是人類自身中智慧型、情感、精神和意志的匯聚之處。”(《教學勇氣》)
我是多么喜歡“編織”這個詞語。同樣的原材料,不同的人會編織出不同的圖案。核心的區別在於編織者不同的“自我”,不同的靈魂,也就是——個體別樣的存在。每一個別樣的存在,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
所以,我在2002年就提出了“生命語文”,且十餘年來一直付諸實踐。
生命語文不是一個概念,更不是一個派別,而只是一種理解,一種行動。它不屬於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而屬於每一個人。生命是我們每個人都享有且須開掘的資源,語文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能夠與他者共享且能創造的財富。
自我·大我
語文的學習實踐,是一種建構意義的行動,是一個動態展開的過程,在過程中生成對話,形成語脈,啟動生命,並實現三個維度的“關係重建”:主體與源客體的關係、主體與其自身的關係、主體與其他主體的關係(這裡的主體包括了近主體和遠主體)。三者互為媒介——我們倘若不是豐富地建構客體的意義世界,就不能豐富地建構自己,也不能建構自己同他人的關係;反之,能否豐富地建構客體的意義世界也依賴於主體自己內部廣闊世界的豐富性,依賴於同該主體相關的人際關係的豐富性。因此,語文的學習實踐是“建構世界”、“探索自我”、“結交夥伴”互為媒介的三位一體的實踐。其中心是“自我探索”,包括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
“自我探索”的需求,是從內部調動我們從事一切學習和實踐的根源性需求。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無上珍貴的永遠是“自我”。在教學方面,我們最常問的是關於“什麼”的問題——我們要教什麼給學生?更進一層則會問關於“怎樣”的問題——優秀的教學需要用怎樣的方法和技巧?現在,我們也學會了問關於“為何”的問題——我們教學是為了什麼目的?但是卻很少有人問關於“是誰”的問題——誰應該是那個教學中的自我?我的自我品質是如何形成或者缺失的?
我們只看見各種語文教學流派精彩紛呈,於是我們仰望追隨,我們讓“自我”瑟縮在一個結著蛛網的牆角。在別人的自我面前,我們將自己的自我團成一團廢紙,塞進口袋裡或丟進垃圾簍。在太陽面前,我們要么做了月亮只能反射別人的光輝,要么做了星星隱藏了那微渺的光明。一個沒有自我的教師,又怎能幫助學生髮現自我和發展自我?當一個教師甘願將自己降格為別人的複製品,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教育就失去了靈魂。沒有靈魂的教育不可能塑造有靈魂的人。
我不是說不要學習大師和前輩,而是說,我們應當“吃掉”那些大師和前輩。像馮驥才所說的,吃牛肉,卻不變成牛。因為我們消化,我們選擇,我們吸收,我們運動,所以,我們成長,而且,是長成我們自己,這個長成的過程,就是一種“別樣的生存”。
別樣的生存並不意味著拒絕與其他生命的呼應與共鳴。
每一個自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內心教師”,有時候,數十個數百個甚至成千上萬個異質異構的自我的“內心教師”有可能在某個瞬間合併為一位。那個時候,這位內心教師的名字就叫作真理,而此時的自我,名字就變成了“大我”。
這樣的時刻,並不意味著自我的“別樣的生存”的消解,恰恰相反,我們成就了世界的“別樣的存在”——世界在這一刻因我們而變得不同。
這是一件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建議你參與其中。在這裡,我們和每個學生一樣,都可以很自由地做我們自己,也可以很融合地成為一體。
我在讀書·書在讀我
要想擁有別樣的生存,除了不迷信別人,還不能迷信書本。
有好多師長提醒過我,要多讀教育理論的書籍,可我不太喜歡理論。我喜歡用自己的心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實踐。很多時候,我會感性多一點,理性少一點。自我原諒的說法是:我是女人。我不喜歡鐵腕女人或鉛面女人。女人直到生命結束,最不可喪失的,應當是靈性。這也是我一直不嚮往成為所謂“女強人”、“女能人”、“女超人”的原因。無論多少“主義”、多少“性”,最終都只能靠事實來說話。有很多實踐家是令我十分欽佩的,他們的實踐會給我們很多啟示。理論的東西多少有些形而上,而教育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學畢業的魏書生顛覆了形形色色的理論。他們用自己的實踐說話,最終說出了真理。教育與知識不能劃等號,而且,學習,是終生的,是多渠道的。對於有心人,處處留心即課堂,事事用心皆學問。
這是從前的我為自己不讀理論而找到的看似問心無愧的理由。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本非本專業的書改變了我的想法。
有一年,我在嘉興妹妹家過春節,偶然翻到妹夫在浙江師範大學讀教育碩士時的一本教材——吳宗傑的《外語課程與教師發展——RICH教育視野》。妹夫讀的是英語教育,吳宗傑是他的導師。我信手翻開,瞬間被它吸引。用一天的時間讀完,心中是飽滿的快樂。
讀理論,不等於學理論。這是我的第一感覺。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其實,不是我在讀書,是書在讀我。
這本書當中的絕大部分理論和實踐其實就是我自己已經做過和正在做的,它解釋了我,幫助我從理論上認識了我。它引導了我對自己的探索和重建。
才發現,原來讀理論,並不是要讓別人的理論來統治自己;相反,有時候,別人的理論恰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詮釋。它讓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是正確的,或是接近正確的。我們的教學行為往往是出於一種感性的、直覺的思維,然而其中孕育著的理性和科學可能是我們自己都未曾發覺的,而那些理論,給予了我們某種程度上的認證和肯定。
正如書中所說的一句話:“理論的價值在於它能讀讀者已經理解了的東西並給理解一個安全的港灣。”這一港灣往往也能在給予我們安全的接納之後,再次賦予我們繼續前進的新的能量和動力。
我開始愛上理論,但我也知道,理論的未來是沒有理論。
最後我想說的是,別樣的生存,不是要展示給別人,而是要奉獻給自己。
人的一生其實挺漫長,活給別人看,又累又不值;你的生命應當奉獻給你自己,儘管這別樣的生存客觀上也能給世界帶來美麗。
“唯有埋頭,乃能出頭”這樣的話未免功利:急於出人頭地,除了自尋苦惱之外,不會真正得到什麼。好像一粒種子,你要想長大,就必須經過在泥土中掙扎的過程,忍受被埋藏的苦悶。即使後來的後來出了頭,也更另有一番生命的寂寞,那種寂寞與出頭不出頭關係不大。如果成長是為了喧譁,我們當知道,也許我們恰辜負了生命的本義。
僅僅生存,是可憐的;平庸的生存,是可悲的。
你值得擁有別樣的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