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資中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 作者:資中筠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1日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6167069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資中筠。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資中筠。內容簡介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學部委員專題文集)》屬於社科院學部委員文集之一。文集共收錄作者近些年的文章30篇,從看世界、看美國、看中國入...
《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第一卷》是1996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馮契。內容簡介 哲學家進行理論的探索,是為了回答時代的問題和哲學本身的問題。所以,理論的出發點就是問題。哲學領域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關係(或者說自然界、精神以及觀者三者的關係)。這就是哲學理論探索的...
認識世界主要有兩個方面涵義。微觀上,是人們對自己周邊的環境的了解。如家門前的小院子,或是樓下的小花園等等。隨著空間位置的轉移,這個“周邊的環境”也隨之改變,如擠在公車或捷運內,看著玻璃窗外的景色和人們的置換等等。它們都是一個個世界,是對人們而言是最根本,最真實,最主觀的世界。對它們的了解,...
第一章 認識自己,才能認識世界 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世界 你相信星座嗎?星座與性格的關係另解 愛吃“苦味”?你可能有“暗黑人格” 你愛的音樂里藏著什麼秘密? 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 當心“微表情”暴露了你的秘密 你以為穿了“隱身斗篷”,其實那只不過是“皇帝的新衣”世上所有的“美好”,大多出乎...
《開啟問學求真之路認識自我與世界》是2021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肇始於復旦通識教育中心“給新生的第一堂通識課”講座。七位復旦大學的作者從各自學科的一個“小”問題出發,展示學科本身的問題意識、展現學術探討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哲學、史學、文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生態學,七個不同的...
《認識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哲學》是一部由[德]理察·大衛·普萊希特所著書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從西方哲學的發源地美麗的小亞細亞海岸,一直到中世紀後期的修道院和書齋、教堂和大學,一代代著名哲學家輪番登上歷史舞台,對世界、對自我、對生活進行著探尋與思考。《認識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哲學》,德國...
《快樂認知貼紙·認識自我:培養好習慣》是2011年廣東省出版集團和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快樂認知貼紙·認識自我:培養好習慣》共分兩輯八冊,第一輯“發現世界”系列(四冊),帶領小朋友暢遊森林、海洋、城市與鄉村,發現世界的美麗;第二輯“認識自我”系列(四冊),引導小朋友認識自己的身體,...
《認識自己-快樂識字小圖典》是2006年9月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月。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既可用於學習又可用於欣賞,既豐富知識又培養美感,既適合嬰兒又適合幼兒的多功能的認物大全。 幼兒對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充滿了興趣和好奇。每天,他們都用稚嫩的小手不斷地指點著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並...
《認識自己》是1997年11月1日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費承偉。本書主要講了人的由來、發展,及身體各部分結構和機能。內容摘要 因為人對自己的認識永遠在發展,永遠是一個不斷求知的過程。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人類的由來、人類認識自己身體的歷程、人體是一架最精密的機器、人的智慧與大腦、人體的心臟和...
第二章闡述認識世界。認為應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世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了解情況和處理情況。要認識客觀規律,把工作活動建立在自然和社會規律的認識基礎之上,具體地研究各種事物的發展規律,在自己的行動中充分估計到它們,並自覺地利用這些規律;要認識事物的本質,首先觀察事物的現象,從中分析綜合,歸納出本質。...
在古希臘的德爾菲神殿上,刻著許多智者的名言,其中很醒目的一句是:你,了解自己嗎?是的,我們真正了解自己嗎?我們也許經常會這樣捫心自問,然而,結果卻只能是一個更大的問號。因為,人的內心世界是最複雜、最玄秘的,像浩瀚的海洋一樣深邃,令人難以琢磨。可是,作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的話,又何談...
本節微課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一框題“認識自己”中的內容。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一直是很多學生的難題,也是中考的高頻考點。本節微課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認識自己的三種主要途徑,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設計思路 本微課堅持以...
《認識自己》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姜翠平 內容簡介 《認識自己》內容簡介:每個人都不相同,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強壯,有的人贏弱。而且人的性格、能力、經驗也各不相同。我們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依照自己的潛能去發展,那才有真正的成功和快樂。 姜翠平編寫的《自我管理系列叢書》之《認識自己》通...
而環顧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有的人可能了解他人,了解環境,了解歷史,了解社會,就是不太了解自己,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博大的胸懷,不能正確對待組織、不能正確對待同志、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以至於憤世嫉俗、孤芳自賞,或是走向歪門邪道。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自知比知人更難。目錄 ...
而“認識你自己”這句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提出來的格言,說明大哲學家和我們小孩子有著同樣的困惑和疑問。為什麼要“認識你自己”呢,因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進一步了解世界。本書分別從人的起源、人的存在、人的意義、人的發展四個方面,引導我們認識自己。希望通過此書,能夠為正值成長、處於困惑中的少年朋友們,在...
2 為什麼要認識自己 2.1 認識自己,才能揚長避短 2.2 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 2.3 認識自己是高考成功的第一個台階 2.4 認識自己,才知道最想要的是什麼 3 你怎樣認識自己 3.1 從他人眼中看自己 3.2 從成績中窺視自己 3.3 用錯誤的歸因方式定位自己 4 重新認識你自己 4.1 選準視角是關鍵 4.2 ...
中卷:認知身內意識大世界有三大意識(成長意識、基因意識、宇宙意識),三大意識里的內容(色染智慧)及其投射,人體三大意識系統中智慧化、自動化工作機理。任何心理活動都是意識大世界的物化轉化而來。每個人都可留下自己的思想、智慧、理論、能力……其本源都與意識有關。思想出現什麼就是意識投射了什麼。人人都有...
《如何認識自己》是2002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東山龍。內容簡介 擺在你面前的這本書是一面多棱透視鏡,鏡子裡展示了一個真切、全面而實在的你。它能讓你立體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改變自己、實現自己…… 我們知道,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人生活在這個家庭中,是社會的一分子。她必須適應社會,與人...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大多數科學哲學家都把自己的綱領建立在“任何自然科學的知識內容都具有確定的邏輯結構,可以用一個形式命題系統來表示”這樣一個構想的基礎之上,這種形式化的方法和公理化的方法,在科學的發展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忽略有關事物的客觀本質和真實內容,把對事物的研究僅僅歸結為關係的方法和...
3.測試健商,認識自己的身體 4.不要浪費生命 5.財商與壽命 6.掌握長壽的方法 7.快樂生活,是健商的基本原則 8.精神健康的人越活越年輕 9.成功人生的基石——健康 10.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1.過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活 序言 21世紀已經進入資訊時代,我們對社會和自然界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但是,我們對...
我們能否認識他人的心靈?經過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後,我們會發現所有我們習以為常的問題和答案,原來都小是這么理所當然,因此在自然面前永遠保持謙恭的姿態就成了唯一正確選懌!摘要 本書內容包括:哲學開始於仰望天穹、世界有沒有一個開端、宇宙在空間上有沒有邊界、因果之間有必然聯繫嗎、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為...
做真實的自己 三思而行 愛情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藏書與讀書 我和書 才、學、識 寫文童 在清華大學念書的時候 溫馨的回憶 我和北大圖書館 兩行寫在泥土地上的字 情思 聽雨 野火 霧 三個小女孩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 兩個乞丐 一條老狗 老貓 喜鵲窩 月是故鄉明 賦得永久的悔 遙遠的懷念 回家 我...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地說,自我意識就是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和對自身周圍世界關係的認識,就是對自己存在的覺察。認識自己的一切,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個體對自身生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主要包括對自己的體重、身高、身材、容貌等體像和性別方面的認識,以及對身體的痛苦、飢餓、疲倦等感覺。二是...
人們還能利用語言把自己思維活動的結果、認識活動的成果與別人進行交流,接受別人的經驗,這就是語言活動。人們還具有想像的活動,這是憑藉在頭腦中保存的具體形象來進行的。相關科學表述 認知過程 亦稱“認知歷程”。(1)傳統上指認識過程,指人腦以感知、記憶、思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特性及其關係的心理過程。(2)...
自我意識是個體全部內心世界的總和,也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對個體人格的發展和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識的發展程度集中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發展水平。大量的心理學實驗也證明,個體社會適應不良及人際關係不協調主要是由自我意識不正確所造成的。只有健全的自我意識才能正確認識、悅納自己,合理分析自己與...
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張玉能 分形幾何不僅展示了數學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質,還改變了人們理解自然奧秘的方式;可以說分形幾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周海中 一個真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