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843年4月15日,生於紐約市一個富裕人家。父親是個有名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哥哥威廉·詹姆斯是美國第一位心理學家,首創意識流理論。亨利在紐約市曼哈頓區度過了童年,十二歲時跟父母去了歐洲,在日內瓦和波恩等地上中學。1862年至1864年,他入哈佛大學念法律時,認識了豪威爾斯,兩人成了終身好友。他開始在《大西洋月刊》、《國家》和《北美評論》等報刊上發表小說和評論。
1864年,第一個短篇小說《伊羅的悲劇》問世,沒什麼社會反響。1869年,他獨自去歐洲各國遊歷,決定暫住英國。他陸續發表了一些短篇小說,出了短篇小說集《感傷的旅行》(1875)、《跨大西洋見聞錄》(1875)和旅遊小說集《羅得里克-哈德孫》(1875)。1875年至1876年,他在巴黎待了近兩年,認識了法國作家福樓拜、莫泊桑、左拉、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和美國詩人史蒂文斯等。他為《紐約論壇》寫了許多文學通訊。
1876年底,他又訪問倫敦,他感到那裡是他的精神故鄉,就在那裡住下了。第二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美國人》。1879年,《黛絲-米勒》問世,深受好評,奠定了國際聲譽。同年,他推出了小說《歐洲人》,影響進一步擴大。1881年,《貴婦人的畫像》與讀者見面,增強了他的小說家地位。小說描寫純真的美國姑娘、主人公伊莎貝拉在歐洲各地與幾個求婚者密切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道德衝突的故事。
詹姆斯認真探討倫敦和巴黎藝術工作室和舞台的特色,對戲劇產生了興趣,試寫了七部劇本,僅發表了兩部,不太成功。他仍繼續寫小說,一方面探索新題材,如女權主義、社會改革和政治陰謀問題,另一方面汲取一些自然主義藝術手法。但他不同於左拉和諾里斯,他思想較保守。雖然也批評貴族的自私和虛偽,他對下層民眾帶有偏見,嘲諷民主運動。他發表的主要作品有:《波士頓人》(1886)、《卡薩瑪西瑪公主》(1886)和《悲慘的繆斯》(1890)等。
跨世紀之初,詹姆斯繼續潛心寫小說。他越寫越精細,人物的心理描寫尤為深刻。他的創作邁入巔峰時期,接連推出三部長篇小說《鴿翼》(1902)、《專使》(1903)和《金碗》(1904)。
詹姆斯十分關注英美文壇的動態。他在多部長篇小說的“序”里都發表了自己對一些文學創作問題的看法。後來這些“序”匯集成《小說的藝術》,1884年出版,影響極其深遠。晚年,他還寫了三部自傳:《童年及其他》(1913)、《作為兒子和兄弟》(1914)和《中年》(1917)。他終身未婚,將一生精力全部獻給文學事業。
1911年,哈佛大學授予詹姆斯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表彰他在小說創作的理論和實踐上的突出貢獻。翌年,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文學博士稱號。1915年他對美國政府在第一次大戰中採取中立態度強烈不滿,憤然宣布加入英國籍。第二年初,英國政府授予他最高文職勳章。同年2月28日,詹姆斯在倫敦病逝。
個人生活
亨利·詹姆斯出生在美國組約華盛頓廣場旁邊的一個書香門第。哥哥
威廉·詹姆斯是美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其父老享利是哲學方面的作家,家中常常出入一些美國文化界名流,如哲學家
愛默生、散文家
梭羅等。這讓年幼的詹姆斯從小就對文學、藝術、哲學浸潤很深。詹姆斯的父親是一位國際文化推崇者,將了解歐洲文化當做子女教育的重要部分。於是詹姆斯從幼年起就開始了歐洲的漫遊之旅,足跡遍及日內瓦、倫敦、巴黎、羅馬等地。對詹姆斯而言,歷史悠久而又文化底蘊深厚的歐洲大陸就像是人類理想的文化形態,而短暫的美國文化與之相比則顯得單薄而天真。詹姆斯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衝突中不斷探索。
亨利·詹姆斯終身未婚,與美國女作家伊迪絲·華頓是好友。
主要作品
中文名 | 英文名 | 年份 | 體裁 |
---|
《時刻戒備》 | Watch and Ward | 1871 | |
《羅德里克·赫德森》 | Roderick Hudson | 1875 | |
《大西洋的輪廓》 | Transatlantic Sketches | 1875 | 遊記 |
《美國人》 | The American | 1877 | |
《黛西·米勒》 | Daisy Miller | 1878 | 中篇小說 |
《歐洲人》 | The Europeans | 1878 | |
《華盛頓廣場》 | Washington Square | 1880 | |
《一位女士的畫像》 | The Portrait of a Lady | 1881 | |
《法國掠影》 | A Little Tour in France | 1884 | 遊記 |
《波士頓人》 | The Bostonians | 1886 | |
《卡薩瑪西瑪公主》 | The Princess Casamassima | 1886 | |
《阿斯彭文稿》 | The Aspern Papers | 1888 | 中篇小說 |
《悲慘的繆斯》 | The Tragic Muse | 1890 | |
《蓋伊·湯姆威爾》 | Guy Domville | 1895 | 劇本 |
《被凌辱的伯頓》 | The Spoils of Poynton | 1897 | |
《梅茜所知道的》 | What Maisie Knew | 1897 | |
《螺絲在擰緊》 | The Turn of the Screw | 1898 | 中篇小說 |
《在籠中》 | In the Cage | 1898 | |
《尷尬年月》 | The Awkward Age | 1899 | |
《聖泉》 | The Sacred Fount | 1901 | |
《鴿翼》 | The Wings of the Dove | 1902 | |
《使節》(或譯:奉使記) | The Ambassadors | 1903 | |
《叢林猛獸》 |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 1903 | 中篇小說 |
《金碗》 | The Golden Bowl | 1904 | |
《英國風情》 | English Hours | 1905 | 遊記 |
《美國掠影》 | The American Scene | 1907 | 遊記 |
《義大利時日》 | Italian Hours | 1909 | 遊記 |
《過去的韶光》 | The Sense of the Past | 1917 | 未竟長篇小說 |
《象牙塔》 | The Ivory Tower | 1917 | 未竟長篇小說 |
創作特點
現實主義經驗論
亨利·詹姆斯把“真實”當作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他解釋說:“一部作品之所以可以稱其為小說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真實性,即對某一事件的真實描繪,不管這一事件在道德和情趣方面有何爭議,其真實性是用來衡量該作品質量的基本標準。”詹姆斯還認為“予人以真實之感是一部小說至高無上的品質”。雖然如此,詹姆斯更注重經驗在小說創作中的套用,他把經驗看作是懸在理想世界裡用最優秀的絲織成的網,用來捕捉每一樣臨空的東西。論及經驗,詹姆斯曾經用了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他自己對經驗的理解:一位英國有才華的女作家曾經十分出色地刻畫過一個法國青年耶穌教徒,可是她創作這個人物的經驗僅僅是憑短暫的一瞥—有一次她在巴黎經過一位牧師的家門,偶爾看到裡面圍坐在餐桌前幾位剛吃完飯的年輕耶穌教徒,她獲得了一個印象,並藉此創造了一個
典型人物。因為她了解她所生活的法國社會中青年的特點,也了解耶穌教義,所以她能把這些概念融合在一起,創作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她得天獨厚地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才能。詹姆斯認為這短暫的一瞥足以給作家構成經驗,“那一瞥產生了一幅畫面,它雖只持續了一剎那,但只一剎那就是經驗,這種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給作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經驗才能與創作環境或社會地位等偶然因素相比,是一種大得多的創作源泉”。在詹姆斯的論述中,“窺一斑”和“見全豹”頗有深意,前者道出了小說藝術的先決條件,而後者反映了他對小說本質的看法。詹姆斯一直認為“小說就是個人對生活的印象”,“藝術就是選擇,可是它是一種以典型性和全面性為主要目標的選擇”。此外,詹姆斯用一個藝術類比來描述小說的真實性,即“如同圖畫就是現實,小說就是歷史”。詹姆斯認為小說對現實的富有想像的轉化發生在藝術家的思想里,他把小說定義為“個人對生活的直接印象”,突出了小說創作中作者的經驗和主觀性。在這個定義中,“個人”和“印象”強調主觀性,而“直接”和“生活”強調了小說的真實性即小說與生活的對應性。
詹姆斯認定的小說本質是對代表性生活印象的選擇和再現。生活是小說創作的源泉,經驗構成了小說的素材,這就是詹姆斯的現實主義。詹姆斯認為小說家應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想像能力,這是一種“由所見之物揣測未見之物的能力,揭示事物內在含義的能力,根據某一模式判斷事物整體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全面感受生活的條件,有了這一條件,你就能很好地全面地了解生活”。詹姆斯的這些理論代表了他對“真實性”的看法。他認為小說存在的理由在於它的逼真性,而這種逼真性既具有典型意義的真實,又要著眼於深層意義上的真實。詹姆斯自小在美國長大,他成人後除了偶爾幾次回美國探親以外一直漂泊在歐洲,他在歐洲的親身經歷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給他留下豐富的生活經驗,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同時也為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觀察歐美社會、歐美人,為他反映社會現實的國際主題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礎,正是這種國際場景為他提供了揭示歐美社會人物性格的平台,他自己那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創作才能得以展現。詹姆斯他有生活在歐美社會的經驗,了解歐美社會,熟諳歐美人的區別。他一直想把歐洲和美國的文明進行對比,想在自己的小說世界裡以具體的形象再現歐美社會的現實—即歐洲文明與美國文明之間的衝突就是一個非常感人、非常吸引人的現實。在這種現實主義思想的支配下,在他對歐美社會產生了較深的印象之後,詹姆斯把他對生活的直接印象創作成小說,也給他的很多早期作品賦予了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小說人物通常都來自美國,後置身於歐洲大環境中遭遇其美國文化背景與歐洲文化觀念的衝突。從《黛西·米勒》、《一個美國人》到《一位女士的畫像》等等,詹姆斯小說的故事經常發生在真實的地方,人物也是對現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真實人物的客觀描述。詹姆斯演繹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描寫了千姿百態的人物和人生,詹姆斯是現實主義的倡導者、實踐者、改革者。
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揭示了美國精神和美國生活。他早就相信文學藝術家不能光憑著鏡子照射某時某地社會生活的表面,相反,作家應該運用語言藝術,挖掘人類的心理和道德本性中的最深層的東西。他認為小說不僅僅是為讀者提供娛樂的藝術形式,最好的小說應該通過展現社會生活非常複雜的過程,來啟示讀者的生活。
人物評價
以歐洲人的眼光來看,詹姆斯是個跨越國界的“文學大師”,但他的藝術風格與馬克·吐溫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所以他在世時,鐘情於他的美國讀者為數不多。馬克·吐溫酷愛富有鄉土色彩的民眾口語,詹姆斯則愛用晦澀難懂的副詞和長句,堆砌比喻,對話過分雕琢,意思含糊不清。因此,他和他的作品一度受到指責,直到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出現了“第二次文藝復興”時,作為小說家和批評家的詹姆斯才受到充分重視。他被公認為美國一位傑出的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家。——楊仁敬
他寫戲劇不是很成功,但寫小說卻極為拿手,善於創造模稜倆可的情節,使讀者費腦筋,但因此也可被永無休止地讀下去。他的那些豐富的作品,寫出來就是為了要人慢慢回味、細細分析的。——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
人物影響
亨利·詹姆斯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他的筆下,出現了仿佛是迷宮般的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1902)中,他發掘了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和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成形象。
20世紀初,詹姆斯接連發表《鴿翼》、《使節》和《金碗》3部長篇小說,使他的創作達到高峰。在
蘭登書屋(Random House)1996年評選的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詹姆斯就憑藉這三部小說榜上有名,且都排名靠前。這些小說大多頌揚美國資產階級高尚的品德。詹姆斯被譽為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