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賦欲麗,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該詞出自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賦欲麗
- 出處:《典論·論文》
詩賦欲麗,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該詞出自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
詩賦欲麗,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該詞出自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出處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對詩、賦這一類文體創作風格的要求。“麗”,就是偶麗、華美的意思,主要指作品聲韻、辭藻的對偶和優美。所謂“詩賦欲麗”,意...
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典論·論文》),到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文賦》),再到劉勰“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文心雕龍·情采》),鐘嶸“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詩品》)等,從文學理論上高標出...
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
賦(拼音:fù),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文字。“賦”是形聲字,從貝,武聲。本義是賦稅。也指徵收賦稅。又有頒布、授予之義。(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漢典網)字源演變 “賦”金文寫作圖1,戰國文字...
夫文,本同而末異語出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先秦至兩漢,文學逐漸脫離經學而獨立。《漢書·藝文志》列“詩賦略...
“文體說”,出自曹丕的《典論 論文》。原文為:夫文本同而末異,蓋議奏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本”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末”是指文章的具體形態。“本同而末...
這和他在《典論·論文》中所強調的“詩賦欲麗”,則正相一致。劉楨《公宴》詩:“輦車飛素蓋,從者盈路傍。月出照園中,珍木郁蒼蒼。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所寫景物與此詩相近,但在辭采的運用上要較此遜色得多。末四句...
“末”即指文章體裁,體裁之“異”即在“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這是曹丕在體裁特徵的藝術把握上,所作的準確的理論概括。他所說的雅、理、實、麗,都是指文章體裁的具體要求,給讀者所帶來的藝術體認。他所...
曹丕說“詩賦欲麗”,正反映了當時普遍的文學觀念。不過,建安詩歌雖有趨向華麗的一面,但並沒有過分使用典雅深奧的書面語言,也沒有過分的繁縟、鋪張,以至文句鬆弛,妨礙情感的表達。一般說來,作品的語言仍然是明朗、淺顯、緊湊而富有...
對“詩賦欲麗”的作品,劉勰主張“述志為本”(《情采》);對須要“肅恭節文”的章表,卻主張“以文為本”:這種不同態度,是值得注意的。再就是他反對“情為文屈”而要求“辭為心使”,做到辭與意的統一,也具有一定的普遍...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暗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
漢賦本就具有“鋪張揚厲”的特點,至於西晉文壇後,在所謂“詩賦欲麗”、“賦體物而瀏亮”的審美理想指導下,賦又以馳騁文辭為能事,賦壇被視為作家馳騁才華、爭奇斗才的天地。如左思《三都賦》構思十年乃成,文辭壯麗可觀,遂使...
《典論·論文》說:“詩賦欲麗。”《文賦》說:“詩緣情而綺靡。”這些認識雖然只是就具體文體而言且顯得簡單,卻有很重要的意義。魏晉文學的異彩表現在創作主體的獨特個性上,即“魏晉風度”,它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密切相關,...
較明晰的文體辨析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並指出其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賦》進一步將文體分為十類,並對每一類的特點也有論述。《文心雕龍》上篇主要對...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
更為明晰而自覺的文體辨析則始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並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賦》進一步將文體分為十類,對每一類的特點也有所論述。特別值得...
詩緣情而綺靡,寫作術語,出自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陸機所著的文藝理論作品《文賦》。術語簡介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從《尚書·堯典》提出“詩言志”開始,由先秦而迄魏晉,“言志說”始終處於優勢。其實“言志”是一切...
唐天寶十三載,始試詩賦,蓋用梁陳之意雲,科舉之以詞賦,此其始也。國家自神宗專以經術取士,詞賦遂罷。”。辭賦家,中國古代一種重要文體作家,特別在漢唐時詩人與賦家並舉連稱,曹丕曰“詩賦欲麗”、陸機曰“詩緣情而綺靡,賦...
藝文志》中除《諸子略》以外,還專設立了《詩賦略》,除了所謂儒術、經學以外,又出現了“文章”的概念。至魏晉則出現了“詩賦欲麗”(曹丕《典論?論文》),“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陸機《文賦》)等對文學基本特徵的探討和...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夫文本同而未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諱尚實,詩賦欲麗”②這說明,曹丕根據他對文章的“本同”和“未異”的認識,把文章(當時人們還沒有把一般文章和文學作品區別開來)分成四類:奏議、書論...
《漢書·藝文志》中除《諸子略》以外,還專設立了《詩賦略》,除了所謂儒術、經學以外,又出現了“文章”的概念。至魏晉則出現了“詩賦欲麗”(曹丕《典論·論文》),“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陸機《文賦》)等對文學基本...
因此當時儒學所主張的“諷喻教化”的藝術主張已經越發成為空洞的口號,人們更多的是傾向於“詩緣情而綺靡,詩賦欲麗”(陸機《文賦》),追求純粹的藝術表現技巧,抒發個人情懷,吟詠山水,表達對純粹美的追求。因此通過朝鮮半島直接或間接的...
《典論·論文》說:“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心雕龍·定勢》說:“章表奏議,則準的乎典雅;賦頌歌詩,則羽儀乎清麗;符檄書移,則楷式於明斷;史論序注,則師範於覈要;箴銘碑誄,則體制於宏深;連珠...
“尚實”出自於三國時期曹丕《典論●論文》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尚實”在四中有其歷史淵源,四中源於“南寧私立尚實初級商業職業學校”(1934年)。以“尚實”作為校訓詞之一,能體現學校精神實質,意在勸勉...
大人正身。《孟子》章旨,凡此四科優劣之差。”7、詩文的四種形式。即奏議、書論、銘誄、詩賦。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出自曹丕《典論・論文》:“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尚實,強調學院師生要立足行業實況、學院實情和專業實際,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科學研究規律,求真、求是、求善、求美,務實造就時代新人。“拓新”...
“尚實”,語出曹丕《典論》:“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指腳踏實地、樸實無華的作風。“知行”,最早出自《左傳》:“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知為知識、認識,行是行為、行動。作為學校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