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德育論

詩意德育論

《詩意德育論》是馮鐵山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11月。

該書立足於中國學校規訓式德育工作造成道德教育“祛魅”、學生德育主體地位喪失等問題的思考,並遵循學校教育合目的性與規律性統一建構的基本原則,試圖將“詩意”概念引入道德教育,在合理借鑑中國歷史上“詩教”成果的基礎上,依託民族特定的語言形式和美感形態,挖掘德育的詩意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詩意德育論
  • 作者:馮鐵山
  • 首版時間:2012年11月
  • 字數:397千字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從理論方面探究詩意德育生存的土壤——詩意文化開始,逐步釐清其內涵、邏輯起點、本質特點、價值訴求、本體規定直至運行機制;以華南地區一所民辦學校開展德育活動為對象,探討一所民辦學校在匯入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大潮中與行政管理部門、公辦學校、民間資本進行博弈和互動時存在的德育問題,並簡要回顧詩意德育實驗的基本過程,以確證其對詩意德育的價值訴求,從而初步闡明詩意德育模式建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最終解決詩意德育實踐的可操作性問題。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學校詩意德育問題的抉擇與實驗的基本過程
第二章 “詩意”的內涵與“詩意”德育溯源
第三章 詩意德育的研究起點及其基本內涵
第四章 德育的詩意本質與德育的言語實踐本體
第五章 詩意言說的導引與詩意德育內容的構建
第六章 學校詩意德育的發生機制與基本效應
餘論:詩意德育引領詩意人生

創作背景

中國是一個“興於詩”“重於教”的國家,其中“詩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教育的精華。但在近代教育發展歷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為圭臬,在移植、借鑑日本、蘇聯以及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時候有意或無意地淡漠了傳統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揚,使得當代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成為“非詩意”與“非民族”的存在。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教育歷史的國家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發展教育的同時,還必須珍惜和發揚自己民族的教育傳統,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對國家建設、民族興盛以及世界文明作出積極貢獻的人才。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弘揚傳統“詩教”,改變德育規訓的言說方式,彌補純粹理性價值取向德育的不足之處?《詩意德育論》即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第一,促使學校德育由“祛魅”到“返魅”的嬗變,需要運用詩性智慧消解二元思維結構造成的德育主客體對立局面,恢復教育對象的主體性與德性發展的主動性,縮短德育與生活的距離;同時,還需要採用詩意言說的方式,變規訓式德育為師生雙主體間互動指導學習的言語實踐活動,注意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創設民主、平等的精神生態氛圍,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教育力量的優勢,讓學生在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以及彼此之間道德的審美觀照中生成詩意的情懷,塑造詩意的精神。
第二,德育的詩意源於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向善化以及自然與社會的審美化中,而且德育詩意的獲得離不開“發現”和“創造”兩個途徑:“發現”意味著學校德育必須做好校本德育資源開發與整合的工作,尤其從德育的角度去審視、挖掘日常文本所蘊涵的詩意元素。這就決定了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去建構詩意德育模式,即需要從本體論的高度尊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規律,採用有魅力的言說方式,讓德育富有生命的質感和活力。“創造”就是要進一步拓展德育途徑,讓德育主體化、生活化與審美化。
第三,“魅力德育”應該是學生感知、感悟、感受語言音律美、形象美、個性美、情趣美、意蘊美的過程,是師生互動交往、心領神會、共同獲得文本精神和言語智慧的過程,也是享受自由、享受愉悅、享受人生的過程,更是師生德性生命詩意飄逸的過程。這一切,決定德育目標建構具有價值引領的積極性、德育本體回歸言語的實踐性,並且德育過程必須體現主體間的互動性,德育資源整合需要強調生活性,德育環境創設需要強調場域性。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詩意德育論》
2012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1421-6

作者簡介

馮鐵山,1966年11月生,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人,教育學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寧波大學榮華學者;中國倫理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廣東中山紀中三鑫雙語學校實驗基地常務顧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