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中國經典詩詞》是2018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蒼、郭建玲、林源。
基本介紹
- 書名:詩情畫意:中國經典詩詞
- 作者:李貴蒼、郭建玲、林源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定價:59 元
- ISBN:9787302506577
《詩情畫意:中國經典詩詞》是2018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蒼、郭建玲、林源。
《詩情畫意:中國經典詩詞》是2018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貴蒼、郭建玲、林源。內容簡介本書是一本對外漢語教材,收錄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古詩,旨在幫助留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意象,讓他們更...
古典詩詞和花鳥畫作為兩種不同的傳統藝術形式,有著不同的藝術語言。但是追溯其藝術的根源,他們有著相同的藝術根源——詩畫同源。在中國傳統美術發展的歷史中,古典詩詞伴隨著花鳥畫一同向前發展。《詩情畫意: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與花鳥畫意境的契合》以中國古典詩詞與花鳥畫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中國古典詩詞和花鳥畫...
《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後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漂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後四句寓情...
《中山大學學報》主編、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吳定宇《花鳥詩詞欣賞》:“在詩意的構想、托意等方面不落窠臼,使時間與空間,景與情渾融一體,構成優美而含蓄的意境,既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又因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能淨化人的思想靈魂。”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
《小石潭記》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察其微,狀其貌,傳其神。是一篇充滿了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山水遊記散文。思想情感 作者通過小石潭的靜穆和幽美,抒發了自己內心的一絲苦悶,也讓失意的人生增添了一份詩意。小石潭的清幽環境及由之觸發的心靈慰藉與驚懼,與柳宗元身在官場的憂愁和壓抑有關。柳宗...
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作品 《醉翁亭記》以碑拓、曲詞、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呈現,這種跨文本傳播,一方面打破了文學與藝術的界限,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影響,在傳播鑑賞中,促進了《醉翁亭記》的經典化,使之成為千古名篇 。石刻 《醉翁亭記》成文後,在北宋年間就...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嘯天《唐詩鑑賞辭典》:這首山水田園詩,富有詩情畫意,又充滿勞動生活的氣息,頗值得稱道。此詩寫梔子花無人采,主要在於表明春深農忙,沒有談情說愛的“閒”功夫,所以那花的象徵意義便給忘記了。這含蓄不發的結尾,實在妙機橫溢,搖曳生姿。作者簡介 王建,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
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艷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陰、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名家點評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原館員賴漢屏:這首絕句取景很別致,“泉”則曰“眼”,“流”則言“細”,荷是...
“眉峰與山”、“眼波與水”互為依託、交相輝映,成就了“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絕妙境界,富有詩情畫意。該詞中比喻、擬人、對比之手法處處皆在,卻化於無形,全詞通暢絕妙、渾然天成。此詞雖以寫十三樓為中心,卻也沒有將這一名勝的風物作細緻的刻畫,而是運用寫意的筆法,著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這一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第一首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這裡用以突出...
”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於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而這...
作者的這首詠史詞和其他許多同類詩詞作品不一樣。它既不像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吟詠某一具體歷史事件(三國時赤壁之戰),也不像姜夔的《揚州慢》吟詠某一歷史階段的興衰等,也不似王安石的《明妃曲》吟詠某一歷史人物(王昭君),而是超越了具體的歷史人物與事件。它囊括古今,詠嘆了以中國歷史為主體的整個...
這一聯上下句是因果關係,十字一意,應作一句讀,宋人稱之為“流水對”,藝術性極高。儘管它們是從曹植《贈白馬王彪》的詩句中化出,但是顯得更加精簡、明快,富有節奏感。尾聯點出“送”的主題,以勸慰杜少府作結。詩的前六句意境闊大,情調開朗,感情深厚,因此結尾處寫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樣的...
這兩句出於想像,既是從前兩句生髮,而又是前兩句詩情的深化。從整首詩看,作者運用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使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並列,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陸機在《文賦》中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也說...
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詩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全詩表情達意主要靠三個意象(新酒、火爐、暮雪)的組合來完成。“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新酒,由於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
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名作。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謂寫“樂極哀來,驚心老至”,一謂“此辭有感秋搖落。繫念求仙意, ‘懷佳人’句,一篇之骨”(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三)。張玉谷又補充說:“以佳人為仙人,似近、乎鑿。然帝之幸河東,祠后土,皆為...
蘇軾學古而不泥,前人詩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觀察的積累,熔煉成這一佳句。“鴨知水暖”這種訴之於感覺和想像的事物,畫面是難以傳達的,詩人卻通過設身處地的體會,在詩中表達出來。緣情體物又移情於物,江中自由嬉戲的鴨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溫度的回升,用觸覺印象“暖”補充畫中春水瀲灩的視覺印象。鴨之所以能“...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人硯池中”,寫景詩句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卻又自然曉暢。同時,這首詩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體現的是杜荀鶴的一個顯著藝術特徵。名家點評 民國張靜秋:這首詩如同黑夜裡的繁星,在廣袤的天空里熠熠生輝,能夠振聾發聵,催人揚帆奮進。(《歷代哲理詩鑑賞辭典》)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
“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些詩句,表現著詩人的赤子之心。抒發掃胡塵,靖國難,為收復中原,統一祖國而奔走、呼號,的確是詩人畢生的任務。他始終希望擁馬橫戈,即使是被朝廷排擠,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志向時,夢魂縈繞詩人的仍然是馳騁疆場。因而,他的不少詩歌,於激揚飛躍之...
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閒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說古人彈琴,先得沐浴...
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