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詨
- 筆畫數:13
- 筆順編號:4111251413434
- 部首:言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xiào
<動>
通假字,通“叫”
呼喚;大叫。 夸語。 象聲詞。
《山海經》:“其名自詨。”
鄭碼:SSOO,U:8A68,GBK:D489
筆畫數:13,部首:言,筆順編號:41112514134筆順編號:411125141343434 筆畫拆分:詨 (丶一一一丨乛一丶一丿丶丿丶)
選自 《山海經 精衛填海》
原文: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 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部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傳說這種鳥是炎帝小女兒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注】其鳴自詨:她的聲音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𠀤虛交切,音嘐。《類篇》吳人謂叫呼為詨。《北史·爾朱世隆傳》世隆與元世儁握槊,忽聞局上詨然有聲。
又《讀書通》叫、訆通作詨。引山海經:馬成山有鳥,名曰鶌鶋,其鳴自詨。卽其鳴自訆。
又《韻會》或作謼。《前漢·田蚡傳》謼服謝罪。《師古注》謼,火交反。
又《集韻》或作謞誟嘮嚆呼。《正字通》又與噭通。
又《廣韻》古餚切《集韻》居餚切,𠀤音交。《類篇》詨,矜誇也。
又《廣韻》呼敎切《集韻》許敎切,𠀤嘐去聲。《玉篇》大嘷也,呼也,喚也。《廣韻》與嗃同。
又《集韻》居效切,交去聲。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𠀤音效。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