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艾香德的耶佛對話觀:基督教與佛教的相遇和互動由王鷹編寫,2015年5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作者:王鷹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內容簡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部分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將中國文化尤其是佛教批判為黑暗、迷信、落後的象徵,通過詆毀佛教以凸顯基督教優越性的方式傳播基督教。其間,挪威傳教士艾香德逆主流排他論而行,從視中國為黑暗的異教徒世界的傳教士,變身為以開放態度欣賞大乘佛教真理的宗教對話者。
本論文以艾香德通過本色化傳教進路開展的耶佛對話為研究對象。在全面、系統地描述、分析、總結艾香德宗教對話的實踐和理論後,本論文以為從艾香德與近代中國佛教僧侶的對話,到其創立的融合佛教和基督教元素的傳教中心,從他採納的基督教東方文化披戴方式,到其結合“聯繫點”進路和“普遍啟示”理論的傳教實踐,從他尋找各教相似性的宗教對話理論,到其撰寫的宗教比較學著作,艾香德一直試圖以基督徒和宗教對話者的雙重視角,在基督信仰和宗教理解、神學定位和傳教實踐、情感體認和理智思辨的斡旋中展開獨特的宗教對話。
在宗教對話的探索中,艾香德相信基督教的上帝之光可以在所有人類中閃耀,因此他將各教的忠誠信徒,都看作是在虔敬的宗教感地驅動下共同追求宇宙真理的道友。而對大乘佛教的認同,讓他認為有必要將基督教從外部征服佛教的方式,改變為從內部尋找雙方相似點的傳教策略。因此,艾香德循著理解、同情、友好、開放、包容的本色化進路,以不破壞中國本土文化、不觸犯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民族習慣為原則,結合各教都可接受的相似點,通過營造一個中國各教信徒都很熟悉的中國文化氛圍的方式傳播基督教。
該本色化傳教進路,在神學上卻與基督教思想相悖。聯繫點進路和普遍啟示理論,兩者結合後形成的基督教成全佛教的理論模式,既動搖了基督教超驗的上帝,也否定了上帝的超驗性。
而艾香德所推行的求同傳教策略,一方面展現其優勢,可以讓不同宗教信仰者有同道中人的認同感,消除因陌生而產生的牴觸。但是,表面的志同道合經不起信仰內在張力的衝擊,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共鳴和認同。艾香德向大乘佛教徒傳教的最大障礙,就是如何突破雙方在終極實在“唯一性”這個問題上的差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艾香德提出“以道求同”的理論,用“道”來統一各教終極實在,以淡化基督教的“唯一”特徵。這無疑會引起挪威教會的反感,因為該理論是對基督教一神信仰的巨大挑戰,差會因此質疑艾香德是混合主義和自由派;在佛教徒看來,艾香德模糊處理終極實在的方法有虛偽之嫌,相似只是一種假象,權宜地處理是誘引佛教徒改宗的圈套。而艾香德試圖讓佛教徒改宗的傳教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原本友好的對話關係,導致他被中國佛教界的某些僧侶視為搶奪信眾的魔鬼。
從20世紀上半葉的世界本色化傳教潮流和中國的時代背景來看,艾香德的宗教對話深刻地折射出他作為傳教士和宗教對話者而試圖平衡基督教一神信仰的排他性和中國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努力。作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他的宗教信仰從未脫離基督教的理解背景,無論是“道”的理論的提出還是傳教中心的耶佛對話,都傳遞著佛教蓮花緩緩托起基督十字架的理念,展現著試圖通過本色化批戴逐步引導佛教徒走向基督教信仰所認定真理的的傳教策略。儘管這種嘗試在構建的過程中曾在某種程度上放棄了某些基督教的基本原則,卻依然多少扭曲了宗教對話的本意,其實現的可能性值得懷疑。但是艾香德以佛釋耶的努力確為處境之必要,而他所展現的真誠、寬厚、善良、謙卑的品格,希望宗教間可以打破門戶之見的開放視野,以及共同尋找“宇宙大道”的對話精神仍然是今天宗教對話有益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