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獅子山b]
貓兒舊案幾春秋①,靜聽談經欲點頭②。
日月宛疑吞吐內③,風雷常向吻唇周④。
閒瞻兩邑千村寂⑤,坐控三江一吸收⑥。
最喜南泉遺法窟⑦,無生重契有南州⑧。
詠岔河鄉政府駐地結嘎(七律)
結紅梁子頂雲天,銀廠鮮花映眼帘。
注目蒼山名馬擺,回眸碧水叫牛欄。
變金瘦土人人搶,化雨鴻恩個個傳。
改造危房農者樂,我詩一斗共歡顏
基本介紹
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注釋
①貓兒舊案:指禪宗公案“南泉斬貓”。據《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載,南泉禪師因東堂西堂眾僧為一隻貓起爭執,將其斬殺,由此引起更大的紛爭。當然該案的是是非非,可以繼續討論;但對於悟道者來說,則是一道絕好的考卷。
②獅子:佛教中的獅子可概分為兩種:一種顯現威武雄壯,起鎮守護衛作用。另一種為屈尊溫順,具聽經護法之貌。佛與菩薩及高僧演說決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異說,故稱獅子吼。《五燈會元》卷九謂:“寂子說禪如獅子吼,驚散狐狼野乾之屬。”
③宛疑:好像。疑,類似,好像。
④周:周圍,周邊。
⑤兩邑:指位於獅子山交界處的銅陵與南陵兩地。寂:靜。
⑥三江: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尚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漢以後有多種解釋,各地皆有三江說。
⑦南泉:即南泉山,在今銅陵市銅山鎮南泉村。禪宗普願禪師在此創建南泉禪院。普願為洪州宗創始人馬祖道一三大弟子之一,是洪州宗中堅人物。普願創南泉禪院,使之成為當時禪宗兩大主要力量,且培養了一大批禪門高僧。普願在南泉山生活近四十年,禪法獨特,在禪宗史上地位重要。其語錄和公案在禪門廣為流傳,如“平常心是道”、“向異類行”等思想和“南泉斬貓”、“南泉牡丹”、“山下作一水牯牛”等公案,為長期熱門議題。法窟:佛教語,佛涅槃後,弟子迦葉於迦蘭陀竹園大石窟內結集三藏經典,稱為“窟內上座部”;後因以“法窟”指佛寺。《梅村詩話》引清代圓鑒《過天寧寺見放馬歌》:“法窟聊藏獅子花,空山為指金鞭影。”又,《大集經》卷一云:“過去世有一獅子王,在深山窟常作是念:我是一切獸中之王,力能機護一切諸獸。”
⑧無生:佛教語,又作“無起”,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沒有生滅,不生不滅。重契:指注重契入生活,淨化人心,以求情感佛法化,達到教化的功能。南州:泛指南方地區。姜亮夫校注《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曰:“南州猶南土也,此當指楚以南之地言。”
作品簡析
這首詩借佛教故事裡的獅子特徵來刻寫獅子山,將其人格化,以神奇之筆,將其種種地理山川的特徵,尤其是“昂首嘯傲、氣吞山河”的特徵,盡情地展現了出來。
首聯寫禪宗經典案例引發獅子的“屈尊溫順,具聽經護法之貌”的性格,它悟生活與生命的真諦,極具智慧。次聯寫出剛猛護法的獅子形象。它吞吐日月,氣象萬千;它呼吸之間,風雷激盪。天地之間,惟“獅子”獨尊。一切妖魔怪異,無不懾服。第三聯繼續寫獅子的威勢。閒掃一眼而兩邑千村皆安靜,雄踞大江而有隨意吞併之能,顯示了獅子山的獨特的地理形勢。最後一聯照應首聯,牽引出禪宗普願禪師於南泉禪院講法之事,幻現出另一個在南方大地上的律己持重、修身養性的真正的獅子王,並再度賦予其至高無上、不生不滅的,注重契入生活、淨化人心,以情化佛的深刻的內在形象。
作者簡介
徐名臣
清代詩人。常山(今屬浙江)人。生卒時間及生平事跡不詳。傳世作品有七言律詩《詠獅子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