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全文,注釋,格律,作者簡介,相關資料,
全文
兵散弓殘挫虎威①, 單槍匹馬突重圍②。
英雄去盡羞容在, 看卻江東不得歸③。
注釋
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
作者簡介
汪遵(約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第602卷)。
相關資料
成語: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民眾,最終垮台。
出處:
原文:
自刎烏江
項羽一生百戰,出生入死,有過“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從而擊敗秦軍,起死回生的經典戰例,有過以三萬人殺漢卒十餘萬人,逼迫劉邦數十騎逃跑的經典戰例;此時此刻項羽身邊尚有八百餘騎,俱是精兵良將,無不以一當十,即使打不過劉邦,起碼可以保護項羽全身而退,以圖東山再起。事態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項羽突圍而出,到了烏江邊,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可見項羽放棄了渡江生息的機會,而是固執地認為“天亡我也”,不願渡河,“乃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