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佳人

這首《詠佳人》作於徐悱官遷晉安內史、遠離建康之時,寥寥十句詩,幾乎句句用典,體現出劉令嫻精湛的用典功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佳人》
  • 外文名稱:答外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玉台新詠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劉令嫻
作品全文,註解,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東家挺奇麗[1],南國擅容輝[2]。
夜月方神女[3],朝霞喻洛妃[4]。
還看鏡中色,比艷自知非。
摛辭徒妙好[5],連類頓乖違[6]。
智夫雖已麗[7],傾城未敢希[8]。

註解

[1]、東家:東鄰,這裡指的東邊的鄰居。
[2]、南國:泛指南方。擅:占有。
[3]、方:比方,比擬。
[4]、喻:比喻。洛妃:洛神,洛水的女神。
[5]、摛辭:鋪張辭藻。
[6]、連類:同類相連,組合,相類比。乘違:分離,不熨貼,不和諧。
[7]、智夫:有才能的人;才子。麗:附麗;依附於人。
[8]、傾城:指美貌女子。希:希圖:企圖或仰慕。

譯文

東鄰女子長得象花一樣美麗,
即使在南國也是風采獨具;
她如同明月下的女神,
她簡直可以同朝霞中的洛神相比。
從明鏡中欣賞自己的姿容,
艷麗的花也自愧不可比擬;
即使鋪張多少美的詞藻,也難以描繪女子的美麗,
許多辭彙的聯綴、組合與美女相比頓時覺得很不得體。
有才能的人儘管也依附於美麗的女子,
而美麗的女子並不追求過分的希冀。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徐悱《對房前桃樹詠佳期贈內》的答詩。詩的開篇四句,女詩人用了四個典故,用如花妙筆寫了古代詩文中的四個絕色女子:東家之女、南國佳人、巫山神女、洛水女神,是對女子美貌的認同與肯定。“東家挺奇麗”取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南國擅容輝”化用曹植詩句“南國有佳人,榮華若桃李。”“夜月方神女”語出自宋玉《神女賦》:“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朝霞喻洛妃”源於曹植的《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徐悱詩中有“忽有當軒樹,兼含映日花。 方鮮類紅粉,比素若鉛華。”以陽光照耀下桃花的一片燦爛,來比擬妻子的容顏。“還看鏡中色,比艷自知非。摛辭徒妙好,連類頓乖違。”之間的容貌不堪匹配丈夫的文辭,也遠不如四大美女的絕代風華,看似謙辭的繪寫之間,其實表現了女詩人對自身美好形象的高度認同與讚美,如此遂有“傾城未敢希”的結句。清代王夫之評曰:“景中有人,人中有景,巧思遽出諸劉之上,結構亦不失。”

作者簡介

劉令嫻(約公元525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出生官宦之家,齊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女,南朝梁代文學家劉孝綽第三妹,世稱“劉三娘”。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卒年不詳,約梁武帝普通六年前後在世,東海徐悱之妻。徐悱,字敬業,是僕射徐勉之子,524年,徐悱死,令嫻作《祭夫文》,辭意悽惋,留下“令名士擱筆”的美談。此文載於《藝文類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