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一般指本詞條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為西漢時期銅器,於1956年,出土於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遺址M12墓,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內。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通高51厘米,蓋徑32厘米,底徑29.7厘米;出土時器內貯貝300餘枚,上鑄圓雕立體人物127人(殘缺者未計入),以乾欄式建築上的人物活動為中心,表現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典禮場面。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上祭祀儀式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奴隸們正在準備食物的場景和各類人在廣場上進行交易的場景。表明祭祀既是神聖的祈禱,也是各階層生活的交匯。

2013年8月19日,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 出土地點: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遺址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西漢
  • 出土年代:1956年
  • 類別:青銅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文物鑑賞,出土環境,文物價值,文化寓意,重要展覽,保護措施,

文物歷史

1954年10月,雲南省博物館派遣人員去晉寧調查,發現了石寨山古遺址和古墓地。
1956年,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在雲南晉寧縣石寨山M12墓出土。
現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內。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人物像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人物像

文物特徵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通高51厘米,蓋徑32厘米,底徑29.7厘米;出土時器內貯貝300餘枚,上鑄圓雕立體人物127人(殘缺者未計入),以乾欄式建築上的人物活動為中心,表現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典禮場面。此貯貝器器身呈筒形,腰微束,兩側有對稱的虎形耳,底部有3隻獸爪足。蓋上鑄1間乾欄式房屋及各種人物127個(未計殘缺者)。房屋建築主要由屋頂和平台構成。屋頂呈人字形,平台由小柱支撐,上面高凳上垂足坐著一位主祭人。這位主祭人的周圍放置16面青銅鼓,其左前方和右側均為參與祭祀者,面前擺放著祭品。平台左右兩側為椎牛刑馬、屠系宰羊等場面。平台之後有擊打青銅鼓和錞於的,有待刑的裸體男子和持器盛物的婦女等。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記錄了以下場景:房屋平台之上置一高凳,一人垂足而坐,似為主祭人;主祭人兩側列坐多人,左側五人,右側三人;兩巨鍋鼓周圍及樓梯處有婦女人15人,雙手扶膝踞跑。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有一形體較大的女人,頭梳銀錠髻,戴蚌蛤式耳環,雙腕套有壁形鐲,腹前懸有圓形扣飾。跣足高坐於後柱前,似為會盟祭祀大典的女主人或首腦。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細節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細節

文物鑑賞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整個布局以蓋上的乾欄式建築為中心,形成梯級層次,所有的人物活動均圍繞著這個有倒人字坡形屋頂的乾欄式建築展開,生動形象地記錄了滇王殺祭詛禮場面,仿佛是一幅點體的《清明上河圖》。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反映了古滇人仍有母系氏族的傳統,而用較大的形體來突出主要人物則是古代世界各地造型藝術通用之手法。因為此時人們還不善於用塑造個性的方法或用服飾、環境來烘托主要人物,所以只有用較大的形體予以突出。

出土環境

石寨山遺址M12墓系豎穴土坑墓,一棺一槨,與呈貢天子廟M41墓相同。位於晉寧石寨山墓群中部偏東,坐向對著呈貢天子廟莊踽(M41)墓和莊踽之子(M33)墓。M12墓坑長3.8米,寬1.95米。長度比呈貢天子廟M41墓多0.5米,比晉寧石寨山M6墓少0.4米;寬度比呈貢天子廟M41墓少2.05米,比晉寧石寨山M6墓多0.5米。總體看,墓坑規模與晉寧石寨山M6墓差別不大。
石寨山遺址石寨山遺址

文物價值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是古滇青銅器中的獨有器物,是滇王和貴族用來盛放海貝和珍寶的寶箱。西漢以來,貯貝器上出現了大量現實生活的場景,祭祀、戰爭、狩獵,這些不僅是古滇人生活的縮影,更是滇王和貴族們權力的表現。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文化寓意

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上,祭祀儀式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奴隸們正在準備食物的場景和各類人在廣場上進行交易的場景。表明祭祀既是神聖的祈禱,也是各階層生活的交匯。
《華陽國志·南中志》中論當時的南中習俗說:“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建寧郡·味縣》條下云:“有明月社,夷、晉不奉官,則官與共盟於此社也。”都說明詛盟為古代西南民族中極為盛行的一種風俗,凡有重大事件都要用盟誓來約束,設立祭壇,供奉祭品,舉行典禮。從此貯貝器的器蓋上平台後面殺人祭柱場面來推測,這是一次立柱祭社的儀式。

重要展覽

2007年,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等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參加《國家寶藏特展》,在鄭州展出。

保護措施

2013年8月19日,西漢詛盟場面銅貯貝器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