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詔議
- 拼音:zhào yì
- 注音:ㄓㄠˋ ㄧˋ
- 釋義:下詔命令論議
陛下幸加大惠於天下,使有罪不收,無罪不相坐,甚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謹奉詔,盡除收律相坐法。(《漢書·刑法志》:孝文二年詔議收律相坐法。左右丞相...
詔議(詔議) 下詔命令論議。《漢書·王莽傳上》:“九月, 莽母 功顯君 死,意不在哀,令太后詔議其服。”1 ...
詔是一個漢字,讀作zhào,本意是指帝王召集大眾講話。引申義是(帝王)告知(下屬、大眾),告訴。該文字在《說文新附》和《禮記·曲禮》等文獻均有記載。...
前秦以朝車迎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侯神主,然君侯不宜但依故爵乘朝車也。禮有尊親之義,為可依諸王比,更議。(《通典》七十二。文帝即王位,尚書令桓階等奏...
《詔議通糴法》是晉朝司馬炎創作的一篇散文。...... 《詔議通糴法》是晉朝司馬炎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詔議通糴法 創作年代 晉朝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司...
《議律令詔》是《漢書·刑法志》中的一段文字。...... 《議律令詔》是《漢書·刑法志》中的一段文字。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今律令煩...
中詔是漢語辭彙,拼音zhōng zhào,意思是指宮中直接發出的帝王親筆詔令。。...... 中詔是漢語辭彙,拼音zhōng zhào,意思是指宮中直接發出的帝王親筆詔令。。...
詔議奔喪是一本出自《吳志·大帝傳》的漢語傳記。...... 詔議奔喪是一本出自《吳志·大帝傳》的漢語傳記。中文名 詔議奔喪 出處 《吳志·大帝傳》 語言 ...
議九錫禮儀詔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可。唯公功德光於天下,是以諸侯王、公、列侯、宗室、...
詔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yòng,是指皇帝直接下令任用。...... 詔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o yòng,是指皇帝直接下令任用。zhào yòng ㄓㄠˋㄩㄥˋ...
《詔議中郎李斡事》是東晉司馬睿創作的一篇散文。...... 《詔議中郎李斡事》是東晉司馬睿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詔議中郎李斡事 創作年代 晉朝 作品體裁...
《議減鹽價詔》是唐代文學家陸贄創作的一篇文章。...... 《議減鹽價詔》是唐代文學家陸贄創作的一篇文章。作品名稱 議減鹽價詔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詔 作者...
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御史呂誨、范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為皇考,濮王為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
(《漢書·王莽傳》上:居攝三年,莽母功顯君死,意不在哀。太后詔議其服,少阿、羲和、劉歆與博士諸儒七十八人皆曰云雲,莽遂行焉。)[1] ...
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漢書·武帝紀》:元朔元年,詔議不舉孝廉者罪,有司奏議云云,奏可。) [1] ...
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
初,建安末,孫權始遣使稱藩,而與劉備交兵。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
宋綬屢議朝政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去世,仁宗想起宋綬當日的話,便將他召回,準備重用,但遭宰相張士遜阻止,只復職翰林侍讀學士。仁宗下詔議定章獻明肅皇后和...
有詔議應敵定論,洪遵、金安節、唐文若等相繼論列,宰執獨無奏。上以問浩,浩奏:“先為備御,是謂良規。儻聽淺謀之士,興不教之師,寇去則論賞以邀功,寇...
宦官既不能像翰林學士草詔,惟有假以其他途徑奪權,例如變更議定決策的原貌,加入修訂程式,或者壟斷宣令的最終過程,得以上下其手。凡此,解釋了越到唐代後期,內諸司...
《議安邊第三十六》是唐代文學家吳兢創作的一篇散文。...... 詔議安邊之策,中書令溫彥博議:“請於河南處之。準漢建武時,置降匈奴於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為...
元後允,詔議九錫之法。元始五年(公元5年),官民因王莽不受新野田之賜,“而上書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皆叩頭言”,...
和議,史稱俺答封貢;海上開放民間貿易,史稱隆慶開關;因為這兩項措施,明朝又...唆使其黨羽偽造《東林黨點將錄》上報朝廷, [119] 1625年明熹宗下詔,燒毀全國...
丁巳,下詔議經略中原。翼欲悉所部之眾北伐,表桓宣為都督司、雍、梁三州、荊州之四郡諸軍事、梁州刺史,前趣丹水;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帥眾入臨淮;並發所...
詔議民食原文:詔曰:“間者數年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