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傷寒論》成書於1144年。該書是金代成無己對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的註解本,是我國第一部全面注釋《傷寒論》的著作,也是現存最早的全注本。書中用《黃帝內經》《難經》的理論“以經釋論,以論證經”,堪為後世典範。本書就《註解傷寒論》原文進行了逐句白話解,並對一些重點、難點字詞進行注釋,希望能幫助中醫初學者及中醫藥愛好者更好地研習《傷寒論》。
基本介紹
- 書名:註解傷寒論白話解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頁數:491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軍醫出版社
- 作者:成無己 鮑艷舉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1735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幫助中醫初學者及中醫藥愛好者更好地研習《傷寒論》
作者簡介
作者:(金代)成無己 鮑艷舉 花寶金
圖書目錄
《註解傷寒論》序一1
《註解傷寒論》序二2
傷寒卒病論集3
卷一5
辨脈法第一5
平脈法第二41
卷二78
傷寒例第三78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114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第五124
卷三153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153
卷四24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七241
卷五294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294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九352
卷六359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359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364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398
卷七435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三435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四444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五452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六460
卷八463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七463
辨不可吐第十八463
辨可吐第十九464
卷九467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467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481
卷十487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二487
《註解傷寒論》序二2
傷寒卒病論集3
卷一5
辨脈法第一5
平脈法第二41
卷二78
傷寒例第三78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114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第五124
卷三153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153
卷四24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七241
卷五294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294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九352
卷六359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359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364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398
卷七435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三435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四444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五452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法第十六460
卷八463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七463
辨不可吐第十八463
辨可吐第十九464
卷九467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467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481
卷十487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二487
序言
《註解傷寒論》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本全面注釋《傷寒論》的著作,也是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注本,其對《傷寒論》的流傳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成為學習和研究《傷寒論》的必讀書目之一。
醫聖仲景嗜好醫學,“受術於同郡名醫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博通群書,潛樂道術”,廣論湯液數十卷,遂成《傷寒雜病論》。《傷寒論》為《傷寒雜病論》的一部分。《傷寒論》全書共398條原文,系統總結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將醫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形成了我國第一部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的醫學典籍;確立了六經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使得外感病及雜病的治療有規律可循;踐行了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書中所載113方(缺一方),配伍嚴謹,用藥準確,療效顯著,被後世稱之為“方書之祖”。
金代成無己對《傷寒論》重新編次整理注釋,成書於1144年,《註解傷寒論》為《傷寒論》的首次全注本,對西晉·王叔和本《傷寒論》10卷22篇,毫無遺漏地全面注釋,創立了以經釋論的先例,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
《註解傷寒論》在寫作上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傷寒論》的原文進行了重新的編排,後世稱之為成無己本。二是以經釋論,成氏受《傷寒雜病論·自序》(“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影響,在註解《傷寒論》的過程中多引用《素問》《靈樞》《難經》原文來闡發仲景思想,以經釋論,堪為後世經典。明·趙開美贊為“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經)、素(問)、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奧: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里、虛實、陰陽、死生之說,究藥病輕重去取加減之意。”三是以證論經,以經解方,以經釋經,為成氏所獨創。成氏的臨床經驗十分豐富,對臨床的診斷與鑑別頗為深刻,成氏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對《傷寒論》經文前後貫通,觸類旁通,引經據典,使人明其證候、治法、方藥之所以然。
《註解傷寒論》是中醫藥古籍中的瑰寶,為了讓更多的中醫業者及中醫愛好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本書,我們對《註解傷寒論》的原文進行了詳細、全面的白話解,並對重點、難點字詞進行了注釋。本書系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涵芬樓影印明嘉靖汪濟川校正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為底本,又參考了多個校勘版本,對各本不同的譯義,凡有可取的,分做夾注,以備參考。汪本中有些通用互見的字,如一、壹,二、貳,三、叄,丸、圓,柏、蘗等,都加以統一。汪本原無張仲景自序、林億序文,特為加上。本書在寫作上分【傷寒論原文】【註解傷寒論】【白話解】三個模組,個別之處沒有【註解傷寒論】條文,系原書即無註解。該書的白話解部分,經多位學者反覆推敲,力求既貼近現代語言習慣,又保持原文義全貌。書中重點、難點字詞的注釋以劉渡舟主編的《傷寒論語譯》為參考。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幫助。
醫聖仲景嗜好醫學,“受術於同郡名醫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博通群書,潛樂道術”,廣論湯液數十卷,遂成《傷寒雜病論》。《傷寒論》為《傷寒雜病論》的一部分。《傷寒論》全書共398條原文,系統總結了東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將醫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形成了我國第一部集理法方藥為一體的醫學典籍;確立了六經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使得外感病及雜病的治療有規律可循;踐行了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書中所載113方(缺一方),配伍嚴謹,用藥準確,療效顯著,被後世稱之為“方書之祖”。
金代成無己對《傷寒論》重新編次整理注釋,成書於1144年,《註解傷寒論》為《傷寒論》的首次全注本,對西晉·王叔和本《傷寒論》10卷22篇,毫無遺漏地全面注釋,創立了以經釋論的先例,對後世醫家影響深遠。
《註解傷寒論》在寫作上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傷寒論》的原文進行了重新的編排,後世稱之為成無己本。二是以經釋論,成氏受《傷寒雜病論·自序》(“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影響,在註解《傷寒論》的過程中多引用《素問》《靈樞》《難經》原文來闡發仲景思想,以經釋論,堪為後世經典。明·趙開美贊為“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經)、素(問)、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奧: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里、虛實、陰陽、死生之說,究藥病輕重去取加減之意。”三是以證論經,以經解方,以經釋經,為成氏所獨創。成氏的臨床經驗十分豐富,對臨床的診斷與鑑別頗為深刻,成氏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對《傷寒論》經文前後貫通,觸類旁通,引經據典,使人明其證候、治法、方藥之所以然。
《註解傷寒論》是中醫藥古籍中的瑰寶,為了讓更多的中醫業者及中醫愛好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本書,我們對《註解傷寒論》的原文進行了詳細、全面的白話解,並對重點、難點字詞進行了注釋。本書系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涵芬樓影印明嘉靖汪濟川校正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為底本,又參考了多個校勘版本,對各本不同的譯義,凡有可取的,分做夾注,以備參考。汪本中有些通用互見的字,如一、壹,二、貳,三、叄,丸、圓,柏、蘗等,都加以統一。汪本原無張仲景自序、林億序文,特為加上。本書在寫作上分【傷寒論原文】【註解傷寒論】【白話解】三個模組,個別之處沒有【註解傷寒論】條文,系原書即無註解。該書的白話解部分,經多位學者反覆推敲,力求既貼近現代語言習慣,又保持原文義全貌。書中重點、難點字詞的注釋以劉渡舟主編的《傷寒論語譯》為參考。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