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性檢驗

診斷性檢驗,檢驗人體標本以判斷人體健康狀態的操作。又稱化驗。因通常取標本在實驗室進行,故常稱實驗室診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診斷性檢驗
  • 別名:化驗
目的,參考範圍,發展史,檢驗的貢獻,

目的

①篩查。尋找疾病風險因子以利預防;在無症狀人群中發現潛在的疾病狀態以冀早期治療。
②檢驗有症狀人群。確立診斷或排除某個診斷。
③進一步明確病情。如判斷疾病分期和嚴重程度,估計預後,追隨病情發展,觀察療效和藥物毒副作用,監測併發症的出現和復發跡象等。旨在及時作出相應處理,包括選擇或更改療法、調整用量等。

參考範圍

根據部分樣本,即表觀上健康無病且處於正常狀態的人,測來的數值,取其平均值±1.96×標準差。此範圍大致相當於樣本總體的95%(一般近似常態分配)。而另5%的所謂“異常”,並無“疾病”含義,仍是健康無病且處正常狀態者。
檢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好的檢驗值,具有較高的信度(可靠性,即精確度),即對同一個情況反覆測定得出同一結果。更要有較高的效度(有效性,即準確度),即能檢出真實情況。一般的檢驗都存在某種程度的誤差:一類型誤差是真實的病例被誤認為非病例而漏檢,這稱為假陰性(FN),以區別於真陰性(TN);另一類型是把非病例誤當作真病例,這稱為假陽性(FP),以區別於真陽性(TP)。假陰性少,則檢驗的敏感性(靈敏度相當於TP/TP+FN)高;假陽性少,則特異性(即專一性,相當於TN/TN+FP)高。檢驗截止點和ROC曲線 大多數檢驗結果是一個邊界模糊的漸變過渡帶。需要人為地設定一個截止點來區分陰性、陽性。截止點設定得高,檢驗的特異性就高,而敏感性則低;截止點設定得低,則特異性也低,而敏感性變高。常用操作特性曲線(ROC曲線)來刻畫這個現象。曲線的縱坐標示為敏感性(“真陽性率”);橫坐標示為1減特異性(“假陽性率”)。也可把縱坐標理解為“信號”,把橫坐標理解為“噪聲”。當曲線越向左上方突出,從而曲線下面積越大時,表示區分二者的能力越大,也即檢驗的效能越好。
並行和串列檢驗 
對於同一個檢驗來說,敏感性高的特異性就差;反之亦然。敏感性高的檢驗有利於發現少見疾病,面對眾多可能時還可幫助排除無關的疾病;而特異性高的檢驗常用於確診,特別是在重大臨床決策如手術或化療。多個相對獨立的檢驗(即並行檢驗)可提高檢驗的敏感性,但特異性卻會降低。重複同一檢驗,重複的次數越多,得出假陽性的機會越大。另外,也常常相繼作一系列的檢驗,當前一個檢驗為陽性時再作下一個比較複雜、費錢或有一定風險的檢驗(即串列檢驗)時,可提高檢驗的特異性,但卻降低其敏感性。
檢驗的機率比 
對於只有陰性和陽性兩個結果的檢驗,存在兩個比值:
①陽性結果機率比(LR+)=患者中該檢驗為陽性的機率/非患者中該檢驗為陽性的機率=敏感性/(1-特異性)。
②陰性結果機率比(LR-)=患者中該檢驗為陰性的機率/非患者中該檢驗為陰性的機率=(1-敏感性)/特異性。一般來說,LR+在10以上就說明該檢驗結果為陽性時對診斷的肯定作用很大,而LR–在0.1以下則表示該檢驗結果為陰性時對診斷的排除功效很大。LR+/LR–即檢驗鑑別患者與非患者的能力,稱為比數比。檢驗內容 分為兩大類:常規檢驗和專科檢驗。前者如血常規、尿常規和大便常規等。後者指各專科提供的項目,由相關的基礎學科提供檢驗。各專科有專門的設備、試劑和技術人員。新的趨勢是建立中心檢驗室,以保證設備的高效利用和統一的、高質量技術人員培訓。

發展史

形態觀察發展最早。
17~20世紀顯微技術的進展,由光學顯微鏡到電子顯微鏡,能分辨出越來越小的結構。由細胞、細菌、病毒、核糖體,直到大型蛋白質分子。而相差顯微鏡和微分干涉相差顯微鏡,結合活體染色,可在高倍下觀察培養中的活細胞的微細變化。化學方法檢驗對象為體內一切化學成分,包括外源藥物或毒物和內源病理產物,但檢驗具有較高特異性的生物大分子一直是檢驗技術的發展方向。19世紀發現火燒尿液可檢測出腎炎病人的尿中蛋白是臨床檢驗發展的一個飛躍。
19世紀發展起來的細菌學和血清學也為檢驗提供了多種技術。使用固體培養基培養細菌的經驗,為後來研製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提供了借鑑。對抗感染免疫的研究,則為檢測各種特異性分子提供靈敏且高度特異的方法,即製備特異性抗體以檢測相應的抗原。大部分形態觀察都需要染色,但其發展卻有賴於形態學同其他學科如化學和免疫學的結合。如利用特異抗體同標本中的特異成分(抗原)結合,而抗體預先標記有顯色成分(如螢光染料),待查成分在切片的原位上顯示。且可進一步製備針對特異一級抗體的二級抗體,並在二級抗體上標記,例如鹼性磷酸酶,通過酶促反應產生千萬種有色產物分子,加強顯示。
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分子生物學重點研究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研究得較早。免疫學方法利用了免疫球蛋白(抗體)同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功能。此外對酶蛋白的催化功能(包括補體和凝血因子的生理功能,它們主要都是蛋白酶)、運動蛋白的運動功能、載體蛋白和轉運蛋白的運輸和跨膜轉移物質的功能、蛋白質激素和信號轉導系統以及轉錄因子的信息傳遞功能等相繼開展研究,其中不少都可套用到臨床診斷。另一方面,離心、電泳、層析(又稱色譜)、質譜等技術的發展有助於蛋白質分離和結構研究。基於細胞融合技術的單克隆抗體製備技術,提高了使用抗體抗驗的分辨能力。
20世紀40年代發現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50年代發現DNA雙螺旋,60年代破解了遺傳密碼。
至70年代發展了DNA操作技術,可利用得自細菌的限制性內切酶在特定部位切割DNA成較小的片段以利個別基因的分離和操作;利用凝膠電泳分離這些片段,得出按大小順序排列的分離片段;利用印跡法將前述電泳所得結果轉移到尼龍膜上,再利用帶有顯色標記的DNA探針進行分子雜交,從而檢出待查成分;利用克隆載體或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可大量複製所得DNA;最後可進一步測出其中的鹼基順序並據以推測對應的蛋白質一級結構,再根據具有類似結構的蛋白質的功能可推測出它的大致功能。這些技術及其派生技術,部分已套用到臨床上,例如用於檢測特異性病毒核酸和檢測腫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對檢驗技術的普遍需求促進了它的商業化,試劑的標準化批量生產和操作的標準化、自動化,使大量中小醫療單位也有條件使用多種檢驗試劑盒和使用血尿常規的自動檢驗儀。

檢驗的貢獻

疾病包含3個層次:
①穩定的症候組合。
②典型的病理髮現。
③特異的病因。相應的,疾病診斷也就有症候診斷、病理診斷和病因診斷之分。症候包括通過問診了解到的症狀及其演變史和體檢發現的異常體徵,症候診斷常由臨床醫生在門診或病房確認。但病理診斷(包括結構和功能兩方面的異常)和病因診斷卻常常需要檢驗。現代檢驗常用於追隨觀察、判斷預後和指導治療。
例如檢出病原體後,常要作藥物敏感試驗,作為選藥參考。有的治療甚至必須先作檢驗,例如輸血前必須先配血,腎移植前必須先做受供雙方配型,合格後才能進行。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療效(如使用降血糖製劑時檢查血糖)或毒副作用(如化療時查粒細胞計數,看骨髓抑制情況)。化療療程後,監測復發(如檢查腫瘤標誌物)。“內環境”學說 19世紀法國生理學家C.伯爾納提出“內環境”概念,用指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外液為細胞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疾病是對內環境穩態的破壞。通過代償的負反饋作用,維持內環境穩態。血液是內環境中最活躍的部分,它迅速循環全身,蒐集和匯總了全身的信息,是檢驗的最好切入點。
血液檢驗項目有:
①在血管內發揮作用的物質。a.紅細胞。用於運輸O2和CO2,產生於骨髓最後被脾臟破壞,平均壽命120天。b.血小板。產生於骨髓、協助止血。為巨核細胞裂塊,變肝、腎血小板生成系調控,壽命約10天。c.血漿蛋白。大都是糖蛋白,多產生於肝臟。d.多肽和胺。e.電解質。鈉、氯、鉀、鈣等。
②在血管外發揮作用的物質。a.淋巴細胞。往返於淋巴系統和血液之間,壽命從幾周、幾月到幾年。但記憶細胞壽命可長達數年以至數十年。b.單核細胞。產於骨髓,至發炎組織內轉化為吞噬細胞發揮作用,壽命不足3天。c.營養素。如血糖、胺基酸、脂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等。d.多形核白細胞。產生於骨髓,半衰期6小時,起吞噬作用。e.廢物。尿素、肌酐、膽色素、外來物質或激素。
③在異常情況下出現在血管內或在微量基礎上明顯增加的物質。a.炎性反應產物。細胞反應的C反應蛋白。b.組織破壞釋放或返流的物質。胞內酶如肝細胞的轉氨酶和心肌細胞的TNT,胞外酶如胰腺澱粉酶。c.癌標誌物。d.藥物和毒物含興奮劑。人體內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機制,免疫系統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針對體外侵入的病原體和體內新生物帶來的內環境紊亂,於是出現了“神經-體液-免疫調控網路”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