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訴衷情令·長安懷古
- 作者:康與之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詩詞
原文,注釋,譯文,評解,作者簡介,
原文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注釋
阿房:宮名。秦始皇營建。
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鹹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譯文
在秦朝的廢址,漢朝的荒丘上,己經不止一次的看見狐兔群遊了。歷史上的朝代在更迭興亡,長安這座古都也一再易主。往日的繁華變成了一場夢,而今的宋朝不是正在步其後塵,留下千古恨愁嗎。
你看那夕陽的餘輝灑在古原頭上,呈現出一片即將消亡的金黃;塞北的雁群一路哀鳴著開始向南飛去;浩蕩的渭河水,依然向東奔流滔滔不息,滿目都充盈著晚秋的淒清冷寞和肅殺之氣。
評解
這首詞弔古傷今,表現了身處偏安局面,不勝今昔之感的情懷。上片從眼前景物寫起,阿房廢址,漢代荒丘,成了狐兔群游之所。昔日豪華,已成春夢。撫今追昔,不勝悲愁。
下片著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見塞雁南來,渭水東流。黃昏時候,益覺傷感。全詞工麗哀婉,情韻悠長。這是康詞中較為突出的一首。
作者簡介
康與之字伯可,號順庵,洛陽人,居滑州(今河南滑縣)。生平未詳。陶安世序其詞,引與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經傳於晁四丈以道,受書法於陳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駐揚州,與之上《中興十策》,名振一時。秦檜當國,附檜求進,為檜門下十客之一,監尚書六部門,專應制為歌詞。紹興十七年(1147),擢軍器監,出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檜死,除名編管欽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