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賀來

許賀來(1656-1725),雲南紅河清代名人。字燕公,號秀山,石屏人。清康熙己丑(1685年)科取一甲第30名進士。是年五月初一,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改編修,升侍講。清代雲南入翰林院人選,自許賀來開始,故有“開風翰林”之說。許賀來生平以詩古文著稱,獲有“清華首選”、“清華儲相”、“纂修秘閣”、“侍幄開先”等贈匾,光耀門庭。大學士陳海龍(海寧人)與他是同科進士,稱讚他是“篤學卓行”的君子,是“同榜進士中最少年風流,蘊籍傾倒一座”的“瑰奇岸偉之士”。他的詩古文辭,常獲翰林院稱譽。丁卯(1687年)十月初一日,御試體仁閣,授編修。戊辰(1688年),分校春闈,所取多是知名人物,飽學之士,皇上大喜,除有封贈之外,又準他百日假,回鄉省親。

基本介紹

  • 本名:許賀來
  • 字號:字燕公,號秀山,石屏人
  • 所處時代:清康熙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雲南紅河
  • 出生時間:1656
  • 去世時間:1725
  • 主要作品:賜硯堂詩集
簡介,生平,著述,

簡介

許賀來,雲南紅河清代名人。

生平

許賀來回到家鄉,本想終身侍奉母親,不遠遊致仕,怎耐翰林院以“詞苑多曠員”上言於吏部,以檄文催促回京。癸酉(1693年)冬,他只好再赴京都補官。
康熙皇帝很注重漢文學,萬機之餘,常詔命詞臣翰班入乾清宮西暖閣面試。乙酉(1705年)七月初三日,詔試許賀來。許賀來文章生輝,講解確切,眾皆贊誦不已,因此獲上恩,擢升任侍講,望亦重,名亦高,出入館閣,頗受尊重。在此期間,他曾與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等編纂了類書《古今淵鑒類函》。
許賀來侍母至孝,他雖置身京都,官居侍講,卻不是攀高趨炎之輩,素有激流勇退的準備。老母80之年,他常在南城了遠,望雲興嘆,拂衣而歸。是年,欲遣派督學,他名列首選,但歸鄉意決,固辭不受。歸鄉後,他在普陀岩下築活水園,侍奉老母百年謝世,至守孝期滿,竟不赴京補官,終日杜門著述。

著述

許賀來著有《賜硯堂詩集》、《紀恩集》等十五種藏於家(今雲南省博物館僅存有《賜硯堂詩集》、《賜硯堂詩續集》兩種,民國年間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