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許生南歸
- 作者:梅堯臣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宛陵先生集》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許生南歸
大盤小盤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麤。
斗量入貢由掇拾,未必一一疵纇無。
不貢亦自有光價,此等固知魚目殊。
許生懷文頗所似,暫抑安用頻增吁。
倚門老母應日望,霜前稻熟舂紅稃。
歸來爛炊多釀酒,洗盪幽憤傾盆盂。
九卿有命不愁晚,朱邑掌年是嗇夫。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許生:生平未詳。
⑵海估(gù):海商,販賣海產品的商人。估,通“賈”,商人。眩目:眼花撩亂。精麤(cū):精密和粗疏。
⑶斗量:形容數量多。入貢:進獻給朝廷。掇(duō)拾:拾取。
⑷疵(cī):小病,引申為缺點,小毛病。纇(lèi):缺點毛病。《淮南子·說林》:“若珠之有纇,玉之有瑕。”
⑸“此等”句:化用“魚目似珠”成語。南朝梁任昉《大司馬記室箋》“惟此魚目”注引《韓詩外傳》:“白骨類象(牙),魚目似珠”,謂其以假亂真。
⑹“許生”句:謂其滿腹文才如珠璣之珍。
⑺吁:謂怒而發聲。
⑻稃(fū):穀粒的殼,古籍多作“孚”。
⑼爛炊:燒熟。爛:熟。
⑽盆盂:器皿,此處泛指盛酒器。
⑾九卿:古時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職。
⑿“朱邑”句:漢時朱邑,舒(今屬安徽)人,少為桐鄉嗇夫(鄉官),廉平不苛。吏民愛敬之,舉賢良。遷北海太守,治行第一。入為大司馬。死後歸葬桐鄉,鄉民共為冢立祠,歲時祭祀不絕。是嗇(sè)夫,一作“一嗇夫”。嗇夫,鄉官。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小盤大盤堆滿了明珠,海商眼花撩亂分不清精和粗。他收拾好一大批進貢給朝廷,很難每顆都完美缺點全無。沒入貢的也自有光彩、價值,明珠當然根本不能等同於魚目。許生滿腹文才很像還沒進貢的明珠,暫時受到壓抑,又何必頻頻發怒號呼?老母親天天倚門將你盼望,霜降前莊稼熟正舂稻穀。歸去後煮好稻米多多釀酒,一杯杯痛飲能洗淨胸中憤怒。做不做高官自有命運安排,才德厚就不必發愁遲暮。漢朝大司農朱邑當年曾是鄉間小吏,只不過管管聽訟收租。
創作背景
皇祐四年(1052),許生下第後南歸,梅堯臣作此詩,安慰許生的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自己應試失敗的憤懣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開篇並沒直接表達對許生的安慰之情,而是藉助普遍事例來說明科舉考試的不公平。一是盤中明珠混雜,精粗不易細分的事例;二是斗量納貢,疵瑕混雜、魚目混珠的事例。詩人認為科舉考試正是如此,良莠不齊之中難免有無能之輩渾水摸魚,金榜題名,真正有才能的人反而會遇不到伯樂賞識,只得下第歸鄉。而許生你就是這樣的人才啊,只是由於沒有遇到賞識你的人才至於明珠被埋沒,世事皆如此,所以你就不必長吁短嘆了。接著詩人展開想像,筆鋒陡轉至許生將要回歸的故鄉,他的年邁的母親可能正在天天倚門遠望著尚未回歸的兒子呢。在她看來,考中與否並不是最主要的,兒子平安回來才是母親日夜盼望的。家裡的稻子早已收割完畢,紅紅的穀皮正好可以用來為兒子釀酒。家鄉的美酒應該可以洗盪許生落第後的滿腔憂憤吧!詩人藉助親情、鄉情來安慰下第的友人,為全詩塗上了一絲溫馨的色彩。結尾更藉助西漢時代少時為舒桐鄉嗇夫而後官至大司馬的朱邑的事例來安慰許生,給其戴上了一個希望的光環。
這首詩說的是許生,但也是在說詩人自己。梅堯臣曾不止一次到東京應考,但始終沒有中舉,這成為困擾他終身的創傷。基於這些親身體驗,詩人意識到有識之士的落第是由於統治者的腐朽和制度的失當造成的,所以他對下第人士委屈、鬱悶的心情是深有體會的。藉助安慰別人,其實是在傳達自己的憤懣之情。與許生不同的是,梅堯臣於皇祐三年被賜同進士出身,這對他失意的心情多少是有些慰藉的,詩尾的那堅信晚來有成的話語在安慰許生的同時,也正是詩人心情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