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彬

許永彬,曾用名:許文彬,生於1921年,九江縣江洲鎮人,前埂國小教師,洲頭中學校長,懂一口流利的英語,1947年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員,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任騎兵中校大隊長,內戰失敗後,投降解放軍,後與反動派決裂加入革命隊伍,1951年入朝參戰,戰爭結束後復員到地方並任國小教師,直到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永彬
  • 外文名:xuyongbin
  • 別名:許文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九江縣江洲鎮
  • 出生日期:1921
  • 性別:男
起義革命,育新人鞠躬盡瘁,建陵園嘔心瀝血,

起義革命

時間追溯到1948年,當時還在國民黨部隊中任教官的許永彬深惡國民黨的黑暗,率部起義,加入革命隊伍後,任解放軍19兵團軍政幹校教員,在教學中,許永彬結合自己親身經歷,深刻剖析國民黨反動統治,對廣大學員進行深入講解,並獲記功獎勵。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許永彬毅然參加了志願軍,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63軍“功臣班”文化教員。為戰後培養領導幹部,志願軍將戰場立功的英雄集中到一起,由許永彬教他們學文化,為這些人走上領導崗位做好知識儲備,當時“功臣班”就辦在離火線30多米的坑道里,來一批,學習一批。
有一次,為了阻止敵人搶割老百姓的水稻,許永彬和“功臣班”的英雄們不顧敵我力量二十幾倍的懸殊,跟敵人搏殺。激戰中,許永彬頭部受傷後仍然堅持戰鬥,直到大部隊趕來,打垮了搶糧的敵人。為此許永彬榮記戰功一次。
韓戰結束後,1953年許永彬轉業到九江地區,地區安排他到政協工作,許永彬則要求到農村國小去教書,他說:“經過韓戰戰火的洗禮,受到那么多英雄的薰陶,深深領會人生的意義在於你對社會是否有用,黨和人民是否需要你。”
就這樣,許永彬帶著戰場的硝煙和榮譽,帶著無私奉獻的決心和憧憬,到九江縣江洲鎮洲頭國小赴任。

育新人鞠躬盡瘁

在許老80多高齡時向黨遞交入黨申請,後批准成為了一名高齡新黨員,2001年5月18日,本著弘揚烈士精神,繼承革命光榮傳統,為開創中小學生革命教育基地,便於中小學生每年清明節向烈士們敬獻花卉或花圈,啟迪革命學子,為社會主義事業而發憤讀書,學好烈士愛國愛民為民的貢獻精神,促進鎮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素質,激發人民愛黨愛國的熱情。
許永彬長達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無論是任國小教導主任,還是任校長,或是做任課教師,他都把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放在首位,以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形象為藍本,以自己的身體力行作刻刀,精心呵護,認真“雕刻”每一個學生的稚嫩心靈。
由於經濟條件限制,從建國到八十年代初,江洲學校最大的問題是生源流失太多,很多學生半途退學,回家幫忙種地。許永彬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上門做工作,動員學生家長讓孩子返校,有的學生家離校20多里。許永彬先後上門家訪700多人次。經他做工作,有100多名學生重新走進了課堂。
許永彬一生以德育人,愛生如子。文革時一個富農家的子弟過不了水溝,他去背,有人攻擊他沒有階級觀點,階級立場不堅定。而當他聽說一位縣局局長不供養自己的父親,就當眾指責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一個連父親都不供養的人,怎么會對人民民眾有感情呢?”那位局長是共產黨員,許永彬因此被說成攻擊共產黨,加上所謂階級立場問題,他被批了個“右派言論”,撤銷其校長職務,調到江洲中學當老師。在中學裡,部分“紅衛兵干將”揪住許老師的所謂歷史問題不放,將他下放到洲頭村。
在洲頭村,許永彬一邊進行勞動,一邊為了失學的孩子,利用工休和晚上時間開闢了第二課堂,他動員那些因學校停課而失學的孩子努力學文化。他針對盛行一時的“讀書無用論”,選編一些讀書上進的故事,講給那些孩子和家長聽。被他動員起來的學生,利用工休、晚上時間,到許永彬這裡來求學,許永彬對上門的學生,包括那些揪斗過他、羞辱過他的學生一視同仁,直講得他們透徹了解為止。“文革”後許永彬老師恢復工職,回到江洲中學工作。恢復高考後,江洲中學高考錄取率是全公社平均比例的5倍。
由於許永彬老師是英語課的主力教師,發音純正,被稱為“牛津腔”。退休後,九江市多所中學想高薪聘請他去教英語。然而,許永彬深知江洲英語老師仍然緊缺,在每月只有補貼30元的情況下依然選擇留下返聘,繼續留在江洲中學發揮餘熱。
1988年,許永彬受江洲鄉黨委委託,牽頭在洲頭、前埂、後埂三個村辦聯合中學,毅然挑起了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的重擔。他以校為家,全身心撲在工作上,他狠抓校風、苦抓質量,一時間,洲頭聯合中學升學率在全市名列前茅,洲頭中學連續8年獲全縣德育先進單位,1994、1995年,還是九江縣惟一獲市委、市政府嘉獎的德育先進工作單位,省市報多次宣傳介紹許永彬的事跡。

建陵園嘔心瀝血

雖然許永彬已年過八旬,但仍然關心青少年教育工作。2001年,許永彬向上級建議在江洲建立革命烈士陵園,使之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園申請得到批准後,在許永彬帶領下成立了以德高望重的老幹部為成員的革命烈士陵園籌建小組。他們多方籌措資金,蒐集革命歷史文物和烈士資料,於2003年開闢了江洲革命烈士展覽館,建起烈士紀念塔,陳列了大革命時期以來江洲為國捐軀的8名革命烈士的事跡和革命文物。
為了讓講解更加生動形象,他將主要精力放在展板前接待講解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這幅活教材,他將所有烈士村的二線幹部動員起來,新組織了第二代烈士陵園管理處領導小組,自己主要負責接待講解工作。在每次接待前來瞻仰的學生們時,他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他們進行語重心長的講解,使他們接受革命傳統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如今,這裡已經正式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來參觀憑弔和學習的學生、家長、社會青年絡繹不絕,先後接待瞻仰人次2萬多,一些省市領導都到此題詞讚揚。
許永彬常常對別人說:“當年志願軍63軍在給我的立功賀信中,勉勵我永遠做一個光榮的人。什麼叫永遠?我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只要沒燒成骨灰,就要像春蠶一樣永遠吐絲,像蠟燭一樣永遠燃燒,生生不息,為社會奉獻畢生的精力。
2008年12月22日與世長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