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昌民眾藝術館
- 始建年代:1960年
- 占地面積:6200㎡
- 展館級別:國家一級館
- 館長:陳若軍
- 建築面積:12000㎡
活動室,歷史沿革,社會影響,舉辦活動,
活動室
(截止2012年6月)
有業務用房共3144平方米
展室2個面積共738平方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廳400平方米
書畫展廳面積338平方米
多功能排演廳:1個面積738平方米
多媒體教室:1個面積360平方米
民族舞教室:1個面積360平方米
現代舞教室:1個面積74平方米
小戲、小品、小合唱排練廳:1個面積52平方米
音樂教室:1個面積26平方米
健身舞蹈教室:1個面積720平方米
戲迷活動室:1個面積52平方米
歷史沿革
許昌市民眾藝術館始建於1960年,原為許昌專區民眾藝術館。1961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人員被精簡下放,民眾藝術館被迫解散。1979年1月15日,原中共許昌地委組織部許組字(1979)1號檔案批示:“地委常委同意恢復許昌地區民眾藝術館、許昌地區博物館,兩館合署辦公。”館址為原許昌地區展覽館(南關大街130號)。恢復辦公後,時稱許昌地區民眾藝術館。1986年,隨著許昌地區的區域劃分,許昌地區民眾藝術館定名為許昌市民眾藝術館。許昌地區民眾藝術館更名為許昌市民眾藝術館、核定編制20人。
2006年12月,群藝館新館建設工程批准立項。2007年3月新館開工建設,原館址新建民眾藝術館綜合樓,於2008年11月竣工。新館位於許昌市南大街466號,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使用面積7000平方米,房屋產權歸民眾藝術館。
社會影響
許昌市民眾藝術館是許昌市專門輔導、指導、組織和研究民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文化中心。多年來,在許昌市的民眾文藝創作、文化藝術培訓、民眾文化品牌培養、民眾文化活動組織等方面取得了輝煌業績。一大批藝術界名人曾經在民眾藝術館這個業餘文藝舞台上留下了足跡。
舉辦活動
開館以來,許昌市群藝館利用新館條件好、設施全的優勢,充分發揮收藏、展示和教育作用,設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書畫展廳、多功能廳、老年活動室、舞蹈教室、少兒活動室、多媒體教室等公益性活動室,開展豐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動。
一、舉辦了《許昌市青年書畫家國畫作品展》、《新形象新容顏攝影作品展》、《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書畫作品展》和《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攝影作品展》,展出許昌市書畫名家創作的國畫、版畫、油畫、書法作品200多幅,攝影作品160幅,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許昌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二、舉辦了《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內容涉及許昌市6個縣(市、區)的25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中國家級保護項目3項,省級保護項目15項,市級保護項目7項,展出實物353件,圖片展板25塊,通過實物、圖片以新穎的展示手段將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給觀眾,點燃了許昌人心靈深處的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三、新年伊始,許昌市群藝館又舉辦了許昌市《庚寅年》(虎年)特種郵票發行式暨生肖集郵文化展,展出生肖集郵板面29塊,各種郵品2萬多枚和傳統手工剪紙作品《百虎賀春》長卷一幅。
四、充分利用文化陣地,應廣大戲曲票友的要求,開設了戲迷活動室,引入社會力量開設了民族舞、現代舞、體育舞蹈等4個少兒活動室,已招收學員200人次。
五、與許昌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許昌實驗國小等院校聯合,組織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參觀活動,讓廣師生感受、觸摸、認知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了解許昌燦爛的歷史文化。僅2010年1月,許昌市群藝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就組織講解4場,接待師生400餘人。展廳內,鬼斧神工的鈞瓷燒制技藝、華麗精美的順店刺繡工藝、古老神秘的中藥炮製技藝都深深吸引了師生們。
六、積極組織開展送文化進基層活動,1月14日上午,組織文藝工作者到陽光集團為職工們送去了舞蹈、歌曲、小品、小戲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受到了職工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