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2015年度林業生態建設實施方案

許昌市2015年度林業生態建設實施方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五型許昌”、實現“富民興許”的目標要求,全面實施《許昌市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規劃》。

基本信息,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點工作,責任分工,保障措施,

基本信息

為持續提升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彰顯我市林業生態優勢,依據《許昌市林業生態建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許昌市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規劃(2013-2017年)》,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突出抓好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壯大生態產業,弘揚生態文化,持續提升全市林業生態建設水平,為建設美麗許昌做出積極貢獻。

目標任務

全市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造林任務11.12萬畝(其中三個重大水利項目配套綠化工程1.385萬畝,南水北調乾渠綠化工程1.365萬畝,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3.065萬畝,“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1.45萬畝,生態廊道網路建設工程0.555萬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0.3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建設3萬畝);完成林業育苗1.6萬畝、中幼齡林撫育5.3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0.1萬畝;城區新增綠地719.65畝、改造綠地7686.11畝。

重點工作

(一)突出抓好“四海”工程建設。
緊緊圍繞三個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搞好配套綠化、美化,打造“河暢、湖清、水淨、岸綠、景美”的林水一體生態景觀系統。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原則,突出做好清潩河、石樑河、潁汝乾渠流入和流出市中心城區地域4處大型生態林地,即“四海”工程建設。清潩河、石樑河兩側各500米範圍和潁汝乾渠兩側各300米範圍為控制區,全部高標準打造生態防護林帶;控制區以外建設高標準農田林網;規劃區內廊道和主要節點全部高標準打造精品工程;規劃區內所有村莊進行高標準綠化,林木覆蓋率達到50%以上。西北林海重點打造高效林藥兼用林基地,北部林海重點打造田園風情村落,西南林海重點打造高標準花木基地,東南林海重點打造花果觀光休閒基地。承擔“四海”建設任務的縣(市、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組織協調,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要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特別是清潩河、石樑河及潁汝乾渠兩側生態防護林帶建設,要全部實行土地流轉,由業主統一經營管理,確保建設質量。
(二)強力推進南水北調中線乾渠生態廊道建設。
嚴格按照《河南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規劃(2013-2017年)》(豫政〔2013〕42號)要求,在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兩側各營建100米以上的綠化帶。綠化帶內側30米要全部栽植常綠生態樹種,儘量減少樹木落葉對水質的影響;中間20米可栽植常綠生態樹種或落葉生態樹種;外側50米可栽植生態樹種、經濟樹種或發展花卉苗木基地。林帶內修建8米寬生產道路,單一樹種連續栽植長度控制在200-500米。常綠樹種要求胸徑4公分以上,落葉樹種胸徑6公分以上,經濟樹種苗木規格要求達到Ⅰ級苗標準。重要區段和節點要重點打造,全部栽植生態樹種,提升綠化水平和檔次。
(三)持續提升花卉苗木產業化集群建設。
按照“擴規模重集聚、調結構提檔次、延產業促融合”的發展思路,加快鮮切花產業發展,持續推進花卉苗木產業提檔升級,將花木產業打造成我市經濟的支柱產業。選擇10家有潛力、有規模的花木企業作為產業的龍頭重點扶持。各縣(市、區)要在財政、金融、科技等方面加大對花木產業的支持力度,圍繞許昌花卉苗木這一優勢產業,建設一批具有觀賞、採摘、休閒、餐飲和旅遊等功能的精品生態園,突出蠟梅、盆景、造型植物和彩葉植物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大力引進切花生產企業,提高鮮切花在我市花木產業中的比重,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切花品牌。實現花木產業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規模優勢向產品優勢轉變,由數量型向效益型轉變,推動全市花木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全市新增花卉苗木面積3萬畝,其中鮮切花5000畝。
(四)紮實開展森林撫育和改造工程建設。
按照可持續經營理念,加強中幼齡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地生產力。按照“伐小留大,伐弱留強”的原則,科學制定森林撫育方案。根據不同培育目標,選擇撫育間伐、修枝、割灌、補植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合理的撫育方式,嚴格按照設計方案組織施工。鼓勵專業隊施工,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嚴禁出現“拔大毛、開天窗、剃光頭”等現象。全市完成森林撫育工程5.3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0.1萬畝。
(五)切實鞏固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成果。
圍繞5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和糧食核心區建設項目,以高大喬木樹種為主,按照一般平原農區農田林網格線面積控制在300畝以內、沙區林網格線面積控制在200畝以內的標準,紮實抓好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老林網區有缺株斷檔的要搞好補植補造,需要更新的要及時進行更新;新建林網區要積極調整樹種結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各縣(市)至少打造1個農田林網精品工程區,充分展示我市農田林網建設成就。許昌縣要在全面摸底調查基礎上,查漏補缺,及早做好省級生態縣復檢準備工作。全市完成“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1.45萬畝。
(六)重點抓好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
加大困難宜林地造林、立地條件較好的灌木林地改造和未達標造林地的補植補造力度,大力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飛播造林,持續提高林地利用率。山區依託退耕還林後續產業等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工程,重點打造木本中藥材和特色經濟林基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平原區以廊道綠化、農田林網建設、城鎮社區綠化美化等省級重點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全市完成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3.065萬畝。
(七)大力加強城郊林業生態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原則,打造“五環四海百園”(“五環”即環繞市縣城區建設的生態防護林帶、“四海”即四處大型生態林地、“百園”即在城區近郊打造100個花木產業園),構築“城郊森林環抱、環城林帶成網”的城郊生態系統。在鞏固和完善現有環城防護林帶的基礎上,積極營造環繞許昌新老城區的景觀防護林帶。即沿許昌縣和長葛市的邊界、國道新107線、蘭南高速和省道227線營造100米寬防護林帶,以期用兩年時間建設許昌市第二道環城防護林帶。著力抓好縣(市、區)之間主幹道路的綠化,構建融綠化美化於一體的生態景觀林帶。大力加強城市近郊花木產業園建設,搞好許昌縣曹魏生態園、宏安生態園、四季春生態園、東城區濕地公園、鹿鳴湖公園等建設,加快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構建完整的城郊林業生態屏障。
(八)加快推進城區生態綠化工程建設。
按照“道路綠化形成景觀,廣場遊園形成精品,出入市口形成靚點”的原則,以深化園林改革為動力,突出道路綠化建設重點,繼續推進城區綠化建設,完成城區綠化建設工程38項(其中新建工程13項、提升改造工程25項),新增綠地719.65畝,改造綠地7686.11畝。
(九)著力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力度。
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下,測報準確率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97%以上。認真做好美國白蛾、楊樹食葉害蟲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繼續開展飛機防治和地面人工防治相結合,確保不發生嚴重危害。林木憑證採伐率、辦證合格率均達到90%以上,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率達到90%以上。認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市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內。

責任分工

(一)禹州市責任人:王宏武
1.完成南水北調乾渠綠化工程1萬畝。
2.完成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1.2萬畝;“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0.2萬畝;生態廊道網路建設工程0.25萬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0.1萬畝。
3.突出抓好103省道禹州段高標準綠化工作,紮實做好237和325省道禹州段補植補造工作。
4.新增花卉苗木0.4萬畝。
5.完成中幼齡林撫育工程2萬畝。
6.完成林業育苗0.35萬畝。
7.建立2個義務植樹基地。
(二)長葛市責任人:尹俊營
1.完成南水北調乾渠綠化工程0.365萬畝。
2.完成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0.6萬畝;“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0.35萬畝;生態廊道網路建設工程550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500畝。
3.切實抓好京港澳高速公路長葛改造提升路段補植補造工作。
4.新增花卉苗木0.4萬畝(含鮮切花300畝)。
5.完成中幼齡林撫育工程0.8萬畝。
6.完成林業育苗0.2萬畝。
7.建立2個義務植樹基地。
(三)許昌縣責任人:蕭楠
1.完成“四海”建設工程1.16萬畝。
2.完成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0.4萬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500畝。
3.完成“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0.3萬畝,紮實做好生態縣復檢準備工作。
4.紮實抓好新元大道和237省道許昌段補植補造工作。
5.新增花卉苗木0.7萬畝(含鮮切花0.15萬畝)。
6.完成中幼齡林撫育工程0.8萬畝。
7.完成林業育苗0.25萬畝。
8.城區綠化完成新建工程4項,提升改造工程11項,新增綠地414.03畝,提升改造綠地2692.8畝。
9.建立2個義務植樹基地。
(四)鄢陵縣責任人:尹二軍
1.加快花木產業集群建設步伐,新增花卉苗木1.1萬畝(含鮮切花0.3萬畝)。
2.完成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0.2萬畝;“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0.1萬畝;生態廊道網路建設工程0.1萬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500畝。
3.突出抓好機西高速公路鄢陵段高標準綠化工作,紮實抓好永登高速公路鄢陵改造提升路段和237省道鄢陵段補植補造工作。
4.完成中幼齡林撫育工程0.8萬畝。
5.完成林業育苗0.55萬畝。
6.建立2個義務植樹基地。
(五)襄城縣責任人:郭棟超
1.完成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0.5萬畝;“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0.5萬畝;生態廊道網路建設工程0.15萬畝;城鎮社區綠化美化工程500畝。
2.突出抓好103省道襄城縣段和首山環山路高標準綠化工作。
3.新增花卉苗木0.15萬畝。
4.完成中幼齡林撫育工程0.9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0.1萬畝。
5.完成林業育苗0.2萬畝。
6.建立2個義務植樹基地。
(六)魏都區責任人:楊朝暉
1.新增花卉苗木500畝。
2.完成林業育苗0.02萬畝。
3.城區綠化完成新建工程1項,提升改造工程3項,新增綠地122.09畝,提升改造綠地1457.92畝。
4.建立1個義務植樹基地。
(七)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責任人:韓國全
1.城區綠化完成新建工程6項,提升改造工程1項,新增綠地139.1畝。
2.建立1個義務植樹基地。
(八)經濟技術開發區責任人:王民生
1.完成“四海”建設工程450畝。
2.完成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450畝。
3.新增花卉苗木500畝(含鮮切花100畝)。
4.完成林業育苗0.02萬畝。
5.城區綠化完成提升改造工程2項,提升改造綠地305.98畝。
6.建立1個義務植樹基地。
(九)東城區責任人:王保海
1.完成“四海”建設工程0.18萬畝。
2.完成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0.12萬畝。
3.新增花卉苗木0.15萬畝(含鮮切花100畝)。
4.完成林業育苗0.01萬畝。
5.城區綠化完成新建工程2項,提升改造工程5項,新增綠地44.43畝,提升改造綠地3129.41畝。
6.建立1個義務植樹基地。
(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人:寧伯偉
完成城區綠化提升改造工程3項,提升改造綠地100畝。

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各地要進一步提升對林業生態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繼續堅持政府一把手是林業生態建設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的領導機制。把林業生態建設各項指標納入目標管理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考核,嚴格獎懲,確保林業生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對不能如期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的縣(市、區),取消其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的評先資格,並實施責任追究。
(二)深化改革,激發活力。
繼續落實林農對集體林地的承包經營權,進一步鞏固家庭承包改革成果。積極開展林權流轉登記和服務工作,落實承包主體,引導依法流轉、規範流轉。逐步完善林權抵押貸款配套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和健全林權抵押登記、評估、流轉和林權收儲等機制,做好林權抵押貸款工作和其他林業金融服務。積極引導和鼓勵發展林業專業大戶、家庭林場、林業合作社、林業企業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充分激發林業發展活力。指導建立林地承包仲裁機構,積極化解矛盾,維護農村穩定。
(三)嚴把質量,確保成效。
在加快造林進度的同時,要嚴把造林質量關。一要科學編制方案。要注意調整樹種、品種結構,多設計混交林,做到喬灌結合、落葉與常綠結合,生態防護與綠化美化結合。二要保證苗木質量。按照“適地適樹,就地調劑”的原則,選用生長快、抗性強、無病蟲害、適宜我市造林的鄉土樹種。主幹道兩側栽植綠化觀賞樹種乾高1.8米以上,胸徑5公分以上;農業綜合開發和5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林網建設,楊樹苗高必須4米以上,胸徑2.5公分以上;一般農田林網楊樹苗高3米以上,胸徑2公分以上。三要保證栽植質量。栽植楊樹要堅持挖大坑、埋當中、扶正踩實不懸空。山區造林要儘可能壘石堰,翻土晾曬。栽後及時澆透水、高培土,確保不窩根、不露根、不透風。四要創新造林模式。積極探索和推廣林糧間作、林花間作、林菜間作、林藥間作、林草間作、林禽一體等造林模式,提高總體經濟效益。
(四)多方籌資,加大投入。
要採取政府引導、社會投入、市場運作的方式,拓寬林業建設融資渠道,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縣(市、區)要按照《河南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規劃》的要求,每年安排不低於縣級財政預算支出1%的資金投入林業生態建設。要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支持林業生態建設,鼓勵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發展林業。同時,要加大林業招商引資力度,出台相關優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林業貼息貸款政策。
(五)拓寬形式,履行義務。
要採取多項措施,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一是深入開展義務植樹宣傳。將每年3月份定為全市義務植樹月,通過市級媒體向全社會公布義務植樹基地和活動方案,營造濃厚的義務植樹氛圍。二是加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各縣(市、區)要將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為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四大班子領導要帶頭到義務植樹基地參加植樹活動,提高社會各界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三是拓寬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充分發動各行各業、各單位和社會各界民眾,號召他們通過認建認養綠地、保護古樹名木、購買碳匯、森林管護、公益綠化宣傳等方式履行植樹義務,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
(六)嚴格執法,保護成果。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強化檢疫執法,提高控災減災能力,控制突發性林木病蟲害的傳播蔓延,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認真執行森林採伐限額和征占用林地審批制度,劃定林地紅線,守住生態底線,堅決遏制林地非法流失。認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實加強火源管理和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能力,確保全市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推進森林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造林綠化成果。
(七)強化督導,狠抓落實。
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成立督查組,對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督導。市林業局負責對各縣(市、區)林業生態建設進行督導,市住建局負責對城區綠化進行督導,市監察局全程監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各督查組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督導,及時發現問題並促其整改。繼續採取“一周一通報、兩周一排名”的督查制度,對不認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責任單位,按照《許昌市林業生態建設問責暫行辦法》給予責任追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