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地名志》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昌市民政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昌市地名志
- 作者:許昌市民政局
- 出版社: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
《許昌市地名志》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昌市民政局。
《許昌市地名志》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昌市民政局。內容簡介《許昌市地名志》編纂歷時4年,以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資料為基礎,以《河南省省市縣三級地名志編纂綱要》為指導,以翔實的內容、樸實的筆法記...
《河南省許昌縣地名志》是許昌縣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包括政區居民地地名、政區居民地地名、交通水利地名、名勝古蹟地名、歷史地名等。作品目錄 封面 河南省許昌縣地名志 圖片 題詞一 題詞二 題詞三 題詞四 題...
《許昌縣蘇橋鄉地名志》是許昌縣地名辦公室、蘇橋鄉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地名工作是一門新興的社會科學,也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學性都很強的工作。它與公安、民政、交通、水利、郵電、測繪、新聞出版、外事等部門及人民...
據20世紀90年代初刊印的《許昌市地名志》(徵求意見稿)記載,1980年,六一路上設立了紡織品、服裝、百貨、糖菸酒市場。1982年,街道兩側建起了門面房,供集體或個人租用,六一路遂被命名為“文峰市場”。 當時,該路段有許昌教育...
七一路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與南護城河平行,西頭正對著許昌火車站。歷史沿革 因為緊鄰許昌火車站,七一路發展商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1990年編印的《許昌市地名志》中看到,1968年,在七一路西段建起了兩層樓高的七一百貨商店...
1923年由王秀文編纂的《許昌縣誌》中有一幅南關車站圖,圖中白廟村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即為新興路的前身。1990年編纂的《許昌市地名志·徵求意見稿》第九冊中收錄有“許南路”詞條,其載:“許南路,原系許昌至南陽公路的一段...
設計並編繪有許昌地區地圖、許昌市地圖、許昌交通旅遊圖多種;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卷》、《許昌市志》、《許昌市地名志》等方誌的編纂工作、先後獲河南省社會科學進步獎、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印刷產品優秀獎、河南省錢幣論文...
《河南省鄢陵縣地名志》是鄢陵縣地務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所收錄的地名包括鄢陵縣的政區聚落地名、自然地理實體地名、名勝古蹟名稱等。作品目錄 封面 河南省鄢陵縣地名志 著作權頁 前言 圖片 縣委辦公樓 縣人民政府辦公樓 乾...
《許昌市地名志·徵求意見稿》第九冊記載: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許昌文廟遷於此,次年在文廟東側建立州學。文廟又稱黌學,因此這條街最初名為黌學街。除文廟、州學外,這條街北側還有春秋樓。這條街至新中國成立後,才更名為...
地名典故 清虛,就是清淨、虛無縹緲的意思,為道教用名。1990年出版的《許昌市地名志(徵求意見稿)》記載,清虛街原名沙龍街,明末清初在街北段西側建有清虛宮(市一中院內),故改名小清虛街,清末更名為清虛街。
據《河南省許昌縣地名志》記載:明代辛姓在村東老溟水(老潩河)上建座石橋,名辛橋。清代李姓復修此橋時,在兩側置了青石護欄(俗稱扶手),慣稱扶橋,遂改村名為扶橋。發展歷程 扶橋歷史悠久,飽經滄桑,早在遠古唐堯時期,扶橋...
“長葛英劉”分為《地名志》的英劉和今日之英劉 始祖墓碑 原碑現存於英劉居委會院內,據碑文所刻,此碑立於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公元1713年),其上所述英劉村起源原文(簡體文)如下:吾家始祖傳自有明由山西洪侗遷來者也...
設計並編繪有許昌地區地圖、許昌市地圖、許昌交通旅遊圖多種;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河南卷》、《許昌市志》、《許昌市地名志》等方誌的編纂工作、先後獲河南省社會科學進步獎、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印刷產品優秀獎、河南省錢幣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