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革命: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

設計革命: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

《設計革命: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初版於1969年問世,是理察 ·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個人世界觀的精彩集成,2017年9月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設計革命: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
  • 作者:理察 ·巴克敏斯特·富勒 
  • 原版名稱: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
  • 譯者陳霜 
  • ISBN:9787568029049
  • 頁數:160
  • 定價:39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9
  • 裝幀:平裝
主要內容,目錄,作者簡介,對作者的評價,前言(節選),

主要內容

在這本通俗易懂的小書里,富勒深入探討了人類面臨的嚴峻考驗,努力尋求為避免人類消亡而應該奉行的基本原則。人類如何才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繁衍下去?自動化生產對人類的個體化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如何能夠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充分實現人類潛力,讓全球貧困終結於今天這一代人?富勒對“專業化”提出質疑,他呼籲發動一場創新設計革命,並對人類如何駕駛“地球號太空船”飛向可持續未來,提出了建議。

目錄

前言
第1章 綜合的天性
第2章 專業化的由來
第3章 進化的本質
第4章 地球號太空船
第5章 普遍系統理論第6章 協同效應
第7章 人體機能的擴展
第8章 生生不息
附錄
致謝
譯後記

作者簡介

理察·巴克敏斯特·富勒(1895—1983年)是一位美國建築師、工程師、幾何學家、製圖師、哲學家、未來學家和發明家。著名的格線球頂便是他的傑作。富勒是當代最出色的思想家之一,以其研究地球危機所採用的綜合化視角而聞名。50多年來,他有眾多創造發明,理念先進,致力於“以少勝多”,發掘創新潛力,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富勒一生勤勉,著述近30本。他熱心於公眾啟蒙,環遊世界各地發表演講,聽眾數以萬計。1983年,富勒在病逝之前不久榮獲了美國總統自由勳章。該獎項是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頒獎詞中稱讚道:“他在幾何學、教育學和建築設計領域卓有貢獻,為這些領域的發展樹立了標桿。”富勒離世後,化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碳分子同素異形體,由於其分子結構類似於格線球頂,將其命名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當今科學界通常稱它為“巴克球”。
1970 年,巴克敏斯特·富勒與底特律大學建築系學生座談1970 年,巴克敏斯特·富勒與底特律大學建築系學生座談

對作者的評價

(富勒等18人)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史蒂夫·賈伯斯
科技的游吟詩人,也是狂熱的科技傳道者。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
富勒的洞見造就了《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ue)。
——斯圖爾特·布蘭德(被賈伯斯盛讚的《全球概覽》創始人)
我非常感激能和晚年的巴克敏斯特·富勒一起工作,他是一位像19世紀傳統建築界中的帕克斯頓(Paxton)一樣的英雄,是真正的高科技運用的主人。他也永遠是合理建設的執行者,他強調地球生態的脆弱,並擁有領先於那個時代的全球生態意識。
——諾曼·福斯特(第21屆普利茲克建築大獎得主)

前言(節選)

“現在,全人類都面臨這樣一種選擇:憑藉智力去尋求、發現和套用宇宙的普遍性原則,以少勝多,最終成功實現可持續生存。”
——理察·巴克敏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
外祖父巴克敏斯特· 富勒的三本最重要的著作再版了,我何其有幸,能為此撰寫前言。這三本書分別是《設計革命: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要烏托邦,還是要消亡》(Utopia or Oblivion)和《來過就走,莫要停留》(And It Came to Pass-Not to Stay)。今天,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地球危機,在這個關鍵時期,能由我把巴克敏斯特· 富勒的作品推介給年輕一代,我備感榮幸。這三本書雖然寫於30 到40 年前,卻堪稱是為今天準備的“錦囊妙計”。書中提出了創造可持續未來的解決方案,有如一把神奇的鑰匙,將開啟全人類通往未來的大門。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外祖父巴奇(即巴克敏斯特)安家在洛杉磯,與外祖母安妮和我一起生活。他們家距離我母親的住處幾步之遙。安妮長年待在家裡,而巴奇卻滿世界奔忙。他的家坐落在太平洋西岸,他的辦公室設在費城,而他自己卻經常飛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他就這樣一次次地環遊“地球號太空船”。有一天,他又要出遠門,我開車送他去機場。他說:“傑米,到機場要開半個小時,我們趁這段時間來討論點什麼吧。你說我們現在最該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具體細節我已不記得了,但我確信談話一定是圍繞著這一主題進行的:如何有效利用資源,讓全人類持續生存繁衍下去。這是巴奇的永恆議題,是指引他前進的“北極星”,他的思考從未偏離於此。
因此,允許我模仿巴奇的樣子,向讀者們提問:“我們現在最該思考的問題是什麼?”讓我們就從這個問題出發,開始討論吧。多年以來,我有幸與外祖父一起生活和工作。在那些年裡,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共事合作;無論是我陪同巴奇出差旅行,還是他在寫作演講稿,巴奇總是再三強調人類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他從思考研究中得出結論,認為人類已經走到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全人類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嚴峻抉擇——是要天下大同的烏托邦,還是要人類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他斷言,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掌握了整個地球生命的生殺大權:可以是毀滅性力量,也可以是建設性力量。他相信,人類憑藉智力獲取和積累專業知識,可持續性地利用地球現有資源和科學技術,分階段逐步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和原子核能,可最終滿足全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食物、住宅、能源和水等)。
我與外祖父一同生活了28 年,這期間他發表過幾百場演講,我全都列席聆聽。在這些演講中,他或是討論全球發展趨勢,或是探究大自然的設計原則,或是闡釋他某項發明的工程策略,或是研究“芸芸眾生”的渺小力量如何能夠推動變革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他從來不曾忽視全球大局。在我陪伴外祖父的日日夜夜裡,毫不誇張地說,他每分每秒都清醒地意識到地球面臨危機,而且他也明白我們每個個體所做出的每個選擇、每個舉動都至關重要,既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有可能成為幫助脫難的救命稻草。
巴奇高度關注“地球危機”,他的言論極具說服力,影響深遠。然而,任何超前的思想理念都很難立刻被民眾理解和接受。巴奇的議題尺度宏大,人們很難將之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真的有辦法讓全人類可持續生存下去嗎?”“就算有辦法,我區區一個人能起什麼作用呢?”第一次聽到巴奇言論的人通常都會如此發問。後來,漸漸地許多人開始涉足與此相關的某些領域,但“地球危機”的緊迫性仍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於已開發國家的大多數人來說,飽食終日,生活舒適,什麼危機都不足為奇。
然而,時至今日,“地球危機”已不再聳人聽聞,不再遙不可及。世界性危機已成為全民共識,還交織著氣候急劇變化、環境急劇惡化,更不要說核武器危機和全球大面積極端貧困問題持續無解了。當前形勢告訴我們已經越來越逼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這時,人類的集體意識已經逐漸清醒和明朗起來。今天的人們幾乎再也不可能迴避地球危機了。例如,科學家指出,如果北極冰蓋持續快速融化下去,那么五年之內便將蕩然無存。如果我們仍然無法認識到人類完全有能力建設可持續的未來,有能力把“危機”轉化為“生機”,那么即使我們對環境問題有所警醒,也很難徹底走出當前困境。
那么,你手裡拿著的這本書將如何幫助你理解可持續的未來?將如何幫助你參與到拯救地球的行動中,學習駕駛“地球號太空船”成功進入安全飛行模式?我所了解的巴奇有一項卓越的才能,那就是他善於描繪最宏大的全景圖像,讓我
們很容易發現目前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能阻止地球危機。巴奇在書中把這樣的拯救行動描述為一門“巨觀上綜合全面而微觀上精準確切”的學科。在他看來,拯救行動具有兩種相反的極端特性,單獨強調其中任何一種都會引起失衡,最終導致拯救行動失敗。巴奇把這樣一種解決問題的“大策略”稱為“綜合性預期設計科學”。他認為這是解決地球危機最有效的工具。
巴奇一直致力於推動“設計革命”,他堅信“改變環境比改變人容易”。舉例來說,假設有座村莊臨河而建,大河波濤兇險,長久以來屢有村民涉水遇難。這時,我們設計建造了一座新橋,那么自然而然,人們都會從橋上行走過河,不再冒險搖船蹚水。隨著村民們逐漸習慣使用新橋,原有的生活方式便會自然而然地轉變了。到21 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超過90億,如何利用有限的地球資源創造充足的“能量收益”,以維持90 億人的持續生存,同時還要保證生態環境不受破壞,這是個極其複雜的難題。巴奇認為,要解決地球危機,必須重新建構地球生命保障系統;要重新建構地球生命保障系統,根本上必須依靠設計創新。如今的計算機性能年年提升,但實體重量卻在年年減輕;節能燈比白熾燈耗電少,而且壽命更長。設計創新不斷提高全球基礎建設的總體效率,不斷發掘地球資源潛力,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設計革命,這就是所謂的“以少勝多”,巴奇觀察到大自然的規律一概如此。
因此,“我們最該思考的問題是什麼?”現在最該思考什麼?明天最該思考什麼?明天會遇到什麼挑戰,今天還不得而知,但“地球危機”卻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我們理應從現在就開始思考如何應對。巴奇指出,我們面前有兩種選擇:或者是認真思考,進而建設性地行動起來,或者是消極被動,聽之任之。那么,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人類究竟會做出哪一種選擇?巴奇在寫給助手的一封信中談道:
我要大聲疾呼,用一場全球性的、不流血的、建設性的設計革命來取代全球性的流血革命。設計領域的革命將帶來“全勝”,而流血革命只能導致“全輸”。
值得高興的是,“設計革命”今天已在全球範圍內初具規模,活躍、良性且欣欣向榮。雖然只有少數業內人士會採用“設計革命”這樣的名稱,但今天在世界各地,無數個人、機構和組織在面臨難題時,都會採用巴奇所倡導的各項原則,從設計上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即使占據報紙雜誌和主流電視節目頭條的往往是“流血革命”,但如果我們看得稍微深入一點,就會發現世界各地頻頻出現了“設計革命”的身影,令人鼓舞。我們每個人都能為這場設計革命添磚加瓦。那么,只要發動設計革命就足以解決地球危機了嗎?來得及嗎?沒有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解決地球危機,我們人人有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