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南鎮

訥南鎮

訥南鎮隸屬訥河市管轄。位於市境中部偏東,訥謨爾河南岸。鎮政府駐地距市區28公里。訥南鎮全境地勢南高北低,屬平原地帶。全鎮行政區域總面積357.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187公頃,是訥河市麥豆主要產區之一。鎮政府駐地訥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訥南鎮
  • 外文名稱:Nenan Town
  • 行政區類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訥河市
  • 地理位置訥河市中部偏東
  • 面積:357.96平方公里
  • 人口:41933(2016)
訥南鎮簡介,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和交通情況,人口土地,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發展狀況,基礎設施,經濟發展,

訥南鎮簡介

鎮辦工業有澱粉廠、綜合加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018萬
元。全鎮共轄訥南、平房、魯民、五福、新化、光輝、向榮、紅五月、興業、雙泉等10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32人。2016年全鎮總人口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24人。
訥南鎮訥南鎮

歷史沿革

訥南鎮始建於1910年,清政府於當年10月從湖北天門縣移民來此墾荒,在訥河縣城東南部建立七個移民屯,在三屯西北一公里處設立貨店,向移民供應生產生活物資,俗稱官貨店,因貨店位於訥漠爾河南岸,故稱訥南官貨店。1917年隸屬訥河縣第二行政區,轄37個村屯,1938年改為街村制稱訥南村、轄9個區屯,1946年改為第六行政區,建立區、村兩級政府,轄16個村,37個屯,1949年縣政府在六區劃出12個村成立第十三區。1950年六區增設一個街,為訥南街,轄1街11村。1956年設定訥南中心鄉,下置訥南、魯民、巨合、興業為聯繫鄉,同年11個村共組建232個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四鄉合併成立訥南人民公社,轄25個生產大隊,153個生產隊,1966年訥南劃出15個生產大隊建立巨合,全勝人民公社,1984年撤鄉置鎮後稱訥南鎮轄10個村,2007年訥河鎮劃出東興、前進、全勝村劃歸訥南鎮管轄,轄12個村76個自然屯111個村民組。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230281105200
121
訥南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1
220
平房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2
220
魯民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3
220
五福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4
220
新化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5
220
光輝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6
220
向榮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7
220
興業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8
220
雙泉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09
220
全勝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10
220
東興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5211
220
前進村村民委員會

地理位置和交通情況

訥南鎮位於訥河市東南部,距市區28公里。地處東經129度09分,北緯48度25分。東與九井鎮為鄰,西與六合鎮接壤,南與同心鄉交界,北隔訥漠爾河與孔國鄉相望。
鎮內交通便捷,四通八達。訥河至克山公路橫貫東西穿越全境,訥河至克山農場公路在鎮駐地由北向南延伸過境,全勝至九井鄉級公路級由南部村屯直達九井鎮,鎮村有鄉間路相連。全勝、平房、雙泉等村,鄉間路全部硬化。來往附近市縣和市區客運班車在鎮駐地經由始發。

人口土地

訥南鎮幅員面積357.96平方公里。轄訥南、平房、魯民、東興、前進、全勝、五福、新化、光輝、向榮、興業、雙泉等12個村,76個自然屯,111個村民組。2016年,訥南鎮有14,963戶,戶籍人口41,933人,其中非農人口4824人。民族除漢族外有滿、回、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耕地面積28187公頃。

自然環境

訥南鎮屬溫涼氣候帶,全年有效積溫2,150—2,400°C度,年降水量440mm無霜期120-122天。
境內地勢:波狀起伏,崗谷相間,崗坡平緩,屬山前高平原地形。南部老雲溝底和北部訥漠爾河南岸地勢平坦開闊。衛星運河從九井鎮延伸入境至西部魯民村西南處,建有終端水閘門。老雲溝防洪排水乾渠由東至西在新化村南出境。訥南乾渠穿越北部村屯在全勝村北注入訥漠爾河。乾渠北側,渠高水暢,楊柳依依,田間橋涵措落有致,分布期間,是我鎮重點水稻主產區。訥漠爾河沿岸水草豐美,溝塘泉泡生長著泥鰍,田雞、草蝦、草魚等多種自然魚。有10餘處百畝以上泉泡養殖人工訓化魚。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水源豐富,黑土肥沃,適宜種植大豆、玉米、水稻、馬鈴薯、甜菜等農作物。
縱觀訥南大地,農防林、千畝方巍巍壯觀,退耕林綠滿沙灘,林茂糧豐沃野良田,魚米之鄉美麗家園。

經濟發展狀況

訥南鎮是農業大鎮,近年來,始終把農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圍繞市場調結構,突出綠色打品牌,提升質量增效益的調整思路,首先加大結構調整提升產業優勢,實施旱改水2萬畝,使水田面積增至12.2萬畝,種植有機水稻0.61萬畝,年收益15億多元。規模經營連片種植大豆7.4萬畝,其中高蛋白大豆4萬畝。其次抓規模養殖,促進農民增收。以年出欄30萬頭的東興生豬養殖合作社和雙盛養殖場為龍頭,帶動百頭以上中小養殖場快速發展,全鎮已有40多家中小養殖場。僅楊樹林屯家禽養殖協會,飼養笨雞笨鵝3萬餘只,年增收200萬元。第三,轉換經營機制,發展合作組織。全鎮共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69家,入社農戶1800戶,入社土地5.4萬畝。其中魯民粉條專業合作社現有固定資產上百萬元,入社農戶24戶,年產值4000多萬元,純利潤200多萬元。金龍經濟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486戶,入社耕地2萬餘畝。投資400萬元實施低產田改造旱田改水田1千畝,年增收100萬元。第四,抓勞務,促轉移。全鎮轉移富餘勞動力12.768人,其中在國外務工240多人,年收益2500多萬元,。勞務總產值2億元。優勢產業提檔升級,促進經濟持續發展,201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可達1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萬元以上。

社會發展狀況

訥南鎮按照以項目強鎮,產業富民的戰略思路,實施招商引資找項目,向上爭取上項目的措施,加快鎮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通過項目建設,硬化了3個村的鄉村公路,和鎮直公路擴展加寬及邊溝整修,新建維修了兩棟敬老院房舍,新建2棟鎮衛生院診療、住院樓和鎮計畫生育服務樓。300平方米鎮文化站活動場所,和6個村級活動場所。購置了164台套中小型農用機械,380個水稻育秧大棚,140眼抗旱機電井。和部分村自來水工程。鎮域經濟社會同步發展,有力拉動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農民住房磚瓦化率達89%,全鎮有49個自然屯用上了自來水。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已進入農民家庭。學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90%的農民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鎮有衛生防疫站,村有專職防疫醫生,並定期開展農民健康普查和衛生防疫服務工作。每年各節日期間鎮村都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
鎮政府駐地是百年前墾荒移民物資供應的官貨店,如今已成為訥河市東南部經濟文化中心,物流商貿較發達的鄉村集鎮。以南北中心大街為界,設立四個居民區。街道兩側是個體飯店、超市、洗浴、糧店等業戶50多家,設定南北兩個農貿市場,鎮內有糧庫、衛生院、中國小校、農村信用社、郵政局、文化站、計生服務站、水利服務站、司法服務所、移動電信等服務單位。鎮村有個體客運小車來往,有始發齊市、市區的客運班車。

基礎設施

人民生活條件改善,有線電視可同時播放16套節目,9個村全安裝了程控電話,自來水普及率70%,磚瓦化率85%。發展前景廣闊。在未來的幾年裡,訥南鎮繼續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進一步實施馬鈴薯產業開發和農業生態建設兩大戰略,突出結構調整、規模養殖、招商引資三個重點,全面提升鞏固和完善稅費改革,民營企業、中介組織、勞動力轉移四項工作。實現財政收入和人均收入穩步增長,推進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經濟發展

近幾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全鎮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03年種植業產值23,720萬元,畜牧業產值4,884.9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產值1.63億元,人均純收入728元。產業結構調整漸趨合理。種植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畜牧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馬鈴薯、水稻等農產品資源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魯民粉條、雙泉牌大米現都已在省工商局註冊商標,產品暢銷省內外。
產業化經營粗具規模。鎮有年加工鮮薯1.5萬噸的澱粉廠,有中小型澱粉加工業7家,個體粉坊567戶。有魯民粉條生產專業村,雙泉十屯,雙泉九屯,訥南十屯為水稻生產專業屯,向榮六屯為仔豬生產專業屯。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鎮政府所在地主路安裝了路燈,建了硬化邊溝。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