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作為融新聞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爐的綜合體,它具有向觀眾傳達信息、知識、價值取向的功能,而這些功能都是以審美功能為基礎的。紀錄片創作時應注入作者的美學思考,使美成為紀錄片創作努力達到的藝術境界,以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需求。一般而言,紀錄片具有紀錄本質的真實美、矛盾衝突構成的懸念美、人物性格刻畫的個性美以及客觀紀實呈現的樸素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錄美學
- 特點:融新聞性、思想性、藝術性
- 對象:自然界和社會生活
- 傳達:信息、知識、價值
特點,生活美,藝術美,節奏美,
特點
生活美
紀錄片的美來源於生活美。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無論從形態和內涵上講,既有美的東西,也有醜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會用深邃的目光發現美、挖掘美。一部優秀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紀錄片,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審美觀念進行美學構思,對生活中美的事物加以選擇、概括、提煉、邏輯構架而成的藝術畫卷。因此說紀錄片的美根植於生活美之中。一切生活之美,都可以在紀錄片中得到反映和再現。
藝術美
紀錄片的美表現為藝術美。紀錄片的美源於生活美但並不等於就是生活美,正如黑格爾所說,“藝術的美高於自然。藝術的美是由心靈生產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的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黑格爾《美學·全書序論》第一卷第6頁)”。藝術美是藝術家通過對生活美進行加工、提煉、集中、概括而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是藝術形象和意境的和諧與統一,因而比生活美更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更強烈和更富有感染力。鄭板橋曾說:“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畫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觀形象,經過大腦的意象處理,最終經過技術加工物化為典型的藝術形象。紀錄片的創作與此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首先是被採訪者的形象作用於記者的感官而形成的印象;而後則是記者對印象中的形象的諸元素進行情感的、理性的、審美的判斷,“舍我不欲取我所揚”,形成了高於印象的意象中的形象;最後經過理性的思考和創造性的勞動——拍攝、剪輯、製作——再現出極具典型意義的、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形象,也就是創造出藝術美。前幾年筆者創作的、曾獲中央外宣辦和國家廣電總局外宣二等獎的《牟氏莊園》,經過記者的採訪、觀察和思考,將牟氏家族第三代孫媳姜振國為其丈夫和兒子(皆為早亡)出殯的宏大場景塑像群,運用了誇張和運動鏡頭的拍攝手法,使其達到“真人真物”和“活起來”的視覺效果,產生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觀眾看後產生了不到掉氏莊園看實景終覺遺憾的感覺。這就是藝術美產生的巨大作用,它喚醒了觀眾對牟氏社園以及牟氏家族史的極大興趣。
節奏美
紀錄片的美表現為節奏美。現代美學認為,節奏是運動過程中有秩序的連續,是有組織的序列。節奏的本質在於顯示生命活力,其意蘊表現為快與慢、輕與重、抑與揚、緩與急、緊張與鬆弛的相互對比與關照。如果一個人在某項活動中毫無變化地重複著一個動作,很快就會感到勞累和體力不支。如果我們的一部紀錄片通篇沒有任何跌宕起伏、輕重緩急,即使它的鏡頭銜接再順暢、畫面再優美,也會使觀眾產生心理上和視覺上的疲勞。因此,紀錄片要贏得觀眾,就必須遵循節奏規律,讓觀眾在鬆緊有度的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