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寫天下》中魏步良呼籲《行政強制法》儘快出台、公平公正乃是國民信心所系、別處招標有點煩,閔行渣企樂開懷、動用輿論監督,嚴防違規違紀,破解卸點難題、周菊生呼籲:渣土卸點緊缺,急盼拿出方案、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血案背後的申城快遞員眾生相、“上只角”仍聞8萬隻馬桶洗刷聲、上海城管柔情執法,效果比形式更重要、能否打通“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產業通道、南大路嚴重擁堵,區委領導上門調研、滬上駕校聯名要求取消限考、王祥非痛斥高校“二奶”現象等。
基本介紹
- 書名:記者寫天下
-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 頁數:382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大學出版社
- 作者:袁德禮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710940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記者寫天下》是袁德禮作為記者當事人近二十年來,發表於上海乃至各大報刊的新聞特稿、時評,以及詩歌、散文、小說等作品彙編。尤其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特別是社會的變遷,濃縮了創業人生、校園內外、終極關懷以及部分評論,是對當下社會民生的關注,是對社會發展的見證。
作者簡介
袁德禮,1954年4月23日生於上海。現為《城市導報》“創業人生”“校園內外”“終極關懷”版責任編輯、資深記者、專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雖年近六甸,但仍沖在新聞第一線。30年來,先後發表三千多篇各類新聞、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作品,累計1200多萬文字。散文《家有盲女》獲得2005年度《文學報》舉辦的全國徵文比賽特等獎,《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特稿榮獲2011年度上海新聞評選特等獎。曾在建築公司、服裝公司、團市委研究室、《新聞報》、《勞動報》等崗位上灑下過幾多汗水。現為上海德禮廣告公司(國企)法人。
圖書目錄
創業人生
龔林森:他能跳出“中國式失敗”的泥沼
龔林森:真正的金牌和信譽是在民眾心裡
唐根興:人脈是銀牌,能力是金牌,思路是王牌
何國棵:不再只靠老品牌懷舊吃飯
周松林:愛心帶教學員頌,德才出眾路暢通
陳岳興:思路決定出路,人品決定產品
戴光耀:國內專業排堵保暢領航人
陶福民:事業上追求,生活中甘願清貧
董柏永:找到企業與時代脈動的交集點
浦江飯店:見證兩個世紀的老飯店
黃春輝:住宅質量求精益,動遷市民最盼望
陳乃柱:演繹古國幾春秋,打造田園名貴酒
蘇岳波:大上海的繁榮有你一份功勞
陸從友:捕捉時代商機的高手
康新德:誓將滬南駕校辦成百年老校
劉建平:替天下子女行孝,為千萬家庭分憂
記者調查
魏步良呼籲《行政強制法》儘快出台
公平公正乃是國民信心所系
別處招標有點煩,閔行渣企樂開懷
動用輿論監督,嚴防違規違紀,破解卸點難題
周菊生呼籲:渣土卸點緊缺,急盼拿出方案
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
血案背後的申城快遞員眾生相
“上只角”仍聞8萬隻馬桶洗刷聲
上海城管柔情執法,效果比形式更重要
能否打通“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產業通道
南大路嚴重擁堵,區委領導上門調研
滬上駕校聯名要求取消限考
王祥非痛斥高校“二奶”現象
萬元夢斷獄門開
莫讓“假消費”傷了“真內需”
央視廣告招標繁榮背後存在隱憂
“甜蜜陷阱”亂象叢生,新人婚禮變成“昏禮”
城裡城外
蔡國亮:責任扛肩上,員工放心上,名利踩腳下
陳堅:獨創申城渣運行業管理新模式
萬吉公司:配合市府整治野蠻土方車出重拳
潘金河:抬起頭誠信做人,埋下頭誠懇做事
王祥非:大鵬展翅恨天低,熱心捐款無止盡
闞建能:發展才是硬道理,穩定乃是硬任務
劉建華:剷除城市多年頑症,“普環”讓普陀更美好
姜義紅:被無限誇大和被誤讀醜化的土方老闆
李軍:開著瑪斯車,獨闖上海灘
王亮:抓好車輛安全,杜絕“馬路殺手”
趙加坤:創業不怕遠征難,十年打拚盡開顏
張衛國:過去做好被人罵,於好有人夸
朱明均:給脫韁的渣運司機套上籠頭
錢四林:首推服務承諾,接受市民監督
余承濤:位卑未敢忘國憂,規範營運立潮頭
張士宏:國內渣運品牌經營的締造者
黃明德:董事長是一號搬運工
名流軼事
懷念馮英子
巴金:筆耕六十載,暮年正氣多
周成:第一位走進懷仁堂的海派畫家
陳從周:在從事“園林文學”創作
劉旦宅:從笨小孩到著名國畫家
夜訪書法家任政
“牡丹畫王”王世英:她將美麗帶給人間
汪齊鳳:將舞蹈融人人生,將人生獻給舞蹈
我的班主任鄭健恩師
沈家祺:從田埂上走出的作家
笑星王文麗:在家是位賢妻,對外不耍大牌
站在徐志摩墓前的沉思
王海:戴草帽的農民詩人
追思聾王書畫家石昌明
萬家燈火
家有盲女
我將雪碧當酒“騙”女兒
牛肚爆炸像悶雷
忘不了那顆滴血的心
老爸調侃大臣對詩
緬懷胞弟袁得華
沈佳:“80後”學習的楷模
她為什麼要鬧離婚
同意做伴
愛情永遠是個不等式
王媚韻:用愛心挽救幾多生命
雙手撐起服裝世界
中國企業家的婚姻大揭秘
莫言:感謝那些領路人
倦鳥歸巢倍溫馨
終極關懷
陳翠明:仙人仙地仙鶴園,真心守護到永遠
陳翠明老總譴責豪華葬禮
沈惠緣:我國殯葬價格改革第一人
申城崇尚墓地游
沈惠緣:夾著尾巴做人,常懷敬畏之心
時評隨筆
職業精神缺失令人擔憂
假如馮英子還活在世上
不能讓“中國式過馬路者”苦等
讀破幾本書,下筆亦有神
酒能成禮,過則敗德
我願和屬馬的人打交道
秘書究竟是什麼“書”
“三躁”患者不妨調整心態
死亡的婚姻不必維持
把“總經理”錯寫成“總理”挨批評
人越小氣越貧窮
企業家吳玉華和職業經理人的差異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就是鑽石
參加聖誕茶宴雜感
黨有根本宗旨,為民躬耕不止
人能弘道,道非弘人
讓他當個局長才解氣
許惠興:憎恨小人,善待友人
雜談做官不能發財
我和《勞動報》結下不解之緣
逯與勤:董事長只做三件事
莆田是創造林業神話的地方
顧祥興:是老闆為員工打工
曹海英:努力營造公平合理的渣運環境
廣州垃圾袋實名制雜談
親吻大海
別讓“霸氣”變成城管符號
迎來送往接待困境該改一改了
不能讓計程車司機成“現代祥子”
蔡曉民:海不言寬,天不言高
寒門子弟的春天在哪裡
新農村贊
夏國寶:動拆遷讓場北村民的生活更美好
馬金根:甩掉一窮二白帽子,把夢想轉變成現實
常積林:發展新產業,打造新市鎮,建設新農村
金永輝:村官真給力,裝扮新農村
許惠興:群雁高飛頭雁領,甘當無名實幹家
趙福清:廢除公款吃喝潛規則,不給推杯換盞者方便
月浦鎮將建國內首家農產品無公害示範鎮
校園內外
吳淞中學:創新教育是我們的精髓和本質
塗傳法:他躬耕在盲童文學的荒蕪中
趙斌:用生命教育書寫每個學生的輝煌
柏葉岳:永不懈怠育壯苗,敢為人先創名校
張志萍:花香十里一城春,名揚滬上嘉實園
俞建民:率先開墾丫丫農場
新聞聚焦
千萬不要做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人
為建設和諧美麗松江擎炬前行
IT專家劉俊揭秘“網路江湖”
滬上掀起經濟型酒店新模式
“車床族”:讓私生活停泊在車輛里
周漢康: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上
敬老院內有一半老人患有抑鬱症
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減少人才流人海外
金源房產公司刊登虛假廣告被起訴遭敗訴
張鐵生:從“白卷英雄”到“億萬富翁”
陳彬龢:一半是記者,一半是漢奸
張繼輝:給新聞稿起標題豈能文不對題
閘北交警事故審理科:人人是視窗,個個樹形象
被職校遺棄的孩子
公辦和民辦養老院能否做到一視同仁
潘麗琴:勞務派遣公司將面臨行業大洗牌
薛蠻子嫖娼被抓引發的熱點話題
跋:喜歡老袁的理由
范敬宜暢談新聞記者的綜合修養(代後記)
附文一他用質樸的心守護生命成長
附文二老爸,請您學會忘卻
龔林森:他能跳出“中國式失敗”的泥沼
龔林森:真正的金牌和信譽是在民眾心裡
唐根興:人脈是銀牌,能力是金牌,思路是王牌
何國棵:不再只靠老品牌懷舊吃飯
周松林:愛心帶教學員頌,德才出眾路暢通
陳岳興:思路決定出路,人品決定產品
戴光耀:國內專業排堵保暢領航人
陶福民:事業上追求,生活中甘願清貧
董柏永:找到企業與時代脈動的交集點
浦江飯店:見證兩個世紀的老飯店
黃春輝:住宅質量求精益,動遷市民最盼望
陳乃柱:演繹古國幾春秋,打造田園名貴酒
蘇岳波:大上海的繁榮有你一份功勞
陸從友:捕捉時代商機的高手
康新德:誓將滬南駕校辦成百年老校
劉建平:替天下子女行孝,為千萬家庭分憂
記者調查
魏步良呼籲《行政強制法》儘快出台
公平公正乃是國民信心所系
別處招標有點煩,閔行渣企樂開懷
動用輿論監督,嚴防違規違紀,破解卸點難題
周菊生呼籲:渣土卸點緊缺,急盼拿出方案
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
血案背後的申城快遞員眾生相
“上只角”仍聞8萬隻馬桶洗刷聲
上海城管柔情執法,效果比形式更重要
能否打通“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產業通道
南大路嚴重擁堵,區委領導上門調研
滬上駕校聯名要求取消限考
王祥非痛斥高校“二奶”現象
萬元夢斷獄門開
莫讓“假消費”傷了“真內需”
央視廣告招標繁榮背後存在隱憂
“甜蜜陷阱”亂象叢生,新人婚禮變成“昏禮”
城裡城外
蔡國亮:責任扛肩上,員工放心上,名利踩腳下
陳堅:獨創申城渣運行業管理新模式
萬吉公司:配合市府整治野蠻土方車出重拳
潘金河:抬起頭誠信做人,埋下頭誠懇做事
王祥非:大鵬展翅恨天低,熱心捐款無止盡
闞建能:發展才是硬道理,穩定乃是硬任務
劉建華:剷除城市多年頑症,“普環”讓普陀更美好
姜義紅:被無限誇大和被誤讀醜化的土方老闆
李軍:開著瑪斯車,獨闖上海灘
王亮:抓好車輛安全,杜絕“馬路殺手”
趙加坤:創業不怕遠征難,十年打拚盡開顏
張衛國:過去做好被人罵,於好有人夸
朱明均:給脫韁的渣運司機套上籠頭
錢四林:首推服務承諾,接受市民監督
余承濤:位卑未敢忘國憂,規範營運立潮頭
張士宏:國內渣運品牌經營的締造者
黃明德:董事長是一號搬運工
名流軼事
懷念馮英子
巴金:筆耕六十載,暮年正氣多
周成:第一位走進懷仁堂的海派畫家
陳從周:在從事“園林文學”創作
劉旦宅:從笨小孩到著名國畫家
夜訪書法家任政
“牡丹畫王”王世英:她將美麗帶給人間
汪齊鳳:將舞蹈融人人生,將人生獻給舞蹈
我的班主任鄭健恩師
沈家祺:從田埂上走出的作家
笑星王文麗:在家是位賢妻,對外不耍大牌
站在徐志摩墓前的沉思
王海:戴草帽的農民詩人
追思聾王書畫家石昌明
萬家燈火
家有盲女
我將雪碧當酒“騙”女兒
牛肚爆炸像悶雷
忘不了那顆滴血的心
老爸調侃大臣對詩
緬懷胞弟袁得華
沈佳:“80後”學習的楷模
她為什麼要鬧離婚
同意做伴
愛情永遠是個不等式
王媚韻:用愛心挽救幾多生命
雙手撐起服裝世界
中國企業家的婚姻大揭秘
莫言:感謝那些領路人
倦鳥歸巢倍溫馨
終極關懷
陳翠明:仙人仙地仙鶴園,真心守護到永遠
陳翠明老總譴責豪華葬禮
沈惠緣:我國殯葬價格改革第一人
申城崇尚墓地游
沈惠緣:夾著尾巴做人,常懷敬畏之心
時評隨筆
職業精神缺失令人擔憂
假如馮英子還活在世上
不能讓“中國式過馬路者”苦等
讀破幾本書,下筆亦有神
酒能成禮,過則敗德
我願和屬馬的人打交道
秘書究竟是什麼“書”
“三躁”患者不妨調整心態
死亡的婚姻不必維持
把“總經理”錯寫成“總理”挨批評
人越小氣越貧窮
企業家吳玉華和職業經理人的差異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就是鑽石
參加聖誕茶宴雜感
黨有根本宗旨,為民躬耕不止
人能弘道,道非弘人
讓他當個局長才解氣
許惠興:憎恨小人,善待友人
雜談做官不能發財
我和《勞動報》結下不解之緣
逯與勤:董事長只做三件事
莆田是創造林業神話的地方
顧祥興:是老闆為員工打工
曹海英:努力營造公平合理的渣運環境
廣州垃圾袋實名制雜談
親吻大海
別讓“霸氣”變成城管符號
迎來送往接待困境該改一改了
不能讓計程車司機成“現代祥子”
蔡曉民:海不言寬,天不言高
寒門子弟的春天在哪裡
新農村贊
夏國寶:動拆遷讓場北村民的生活更美好
馬金根:甩掉一窮二白帽子,把夢想轉變成現實
常積林:發展新產業,打造新市鎮,建設新農村
金永輝:村官真給力,裝扮新農村
許惠興:群雁高飛頭雁領,甘當無名實幹家
趙福清:廢除公款吃喝潛規則,不給推杯換盞者方便
月浦鎮將建國內首家農產品無公害示範鎮
校園內外
吳淞中學:創新教育是我們的精髓和本質
塗傳法:他躬耕在盲童文學的荒蕪中
趙斌:用生命教育書寫每個學生的輝煌
柏葉岳:永不懈怠育壯苗,敢為人先創名校
張志萍:花香十里一城春,名揚滬上嘉實園
俞建民:率先開墾丫丫農場
新聞聚焦
千萬不要做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人
為建設和諧美麗松江擎炬前行
IT專家劉俊揭秘“網路江湖”
滬上掀起經濟型酒店新模式
“車床族”:讓私生活停泊在車輛里
周漢康: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最高位置上
敬老院內有一半老人患有抑鬱症
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減少人才流人海外
金源房產公司刊登虛假廣告被起訴遭敗訴
張鐵生:從“白卷英雄”到“億萬富翁”
陳彬龢:一半是記者,一半是漢奸
張繼輝:給新聞稿起標題豈能文不對題
閘北交警事故審理科:人人是視窗,個個樹形象
被職校遺棄的孩子
公辦和民辦養老院能否做到一視同仁
潘麗琴:勞務派遣公司將面臨行業大洗牌
薛蠻子嫖娼被抓引發的熱點話題
跋:喜歡老袁的理由
范敬宜暢談新聞記者的綜合修養(代後記)
附文一他用質樸的心守護生命成長
附文二老爸,請您學會忘卻
後記
喜歡老袁的理由
您走街串巷的身姿印進了新聞事業的璀璨的畫面,袁德禮孕育著一個發酵的名詞——忠誠。一顆愛心和勤奮相接的花朵開在幾十棵松樹上,鳴響雲海,呼應地面,每一天都注入無窮的熱情和力量,精心採擷一朵朵寫實的柳綠花紅。 ’
踏壞十數輛腳踏車和電動車,二十年可繞地球幾圈,一路汗水一路歌,夢裡儘是種子,花開的聲音像洪水奔騰追向您。您深入小巷社區,聽到的是風雨聲,歡笑聲,夢之聲。
您思想的寬度,是許多人一輩子也丈量不盡的,您的心之海。您辛勤的汗珠滴落在這片熱土上,支撐您忠貞不移的人生信仰。您把生命融入新聞事業之中,報紙已成為了您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您生命的全部。
您像江鷗飛旋於江水上方,即使在濃霧天也絲毫沒有一絲懈怠,您翱翔海天之間,風雨中時刻不忘神聖職責。您多像一枚辛勤的蜜蜂,始終為人民采醞佳釀,調製瓊漿玉液。捕捉新聞的敏捷心靈,像鐘擺激盪在時間的須臾。您的心弦彈跳在上海的鬧巷和雲天之間,把心意潑寫在藍天下潔白的稿紙上。
在您深邃的紋理中,每一條在人民看來:你就是我伲信得過的記者,您成了黨與人民聯結帶上一顆熠熠生輝的紐扣。有人稱您是報界奇才,我看您奇就奇在:社會經濟生活亂象中,您似獵犬般迅捷,紛芸中像孤狐似敏銳,出擊像獵豹,率先在《城市導報》寫出《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等系列特稿,震動全國。
奇就奇在您性格像匹馬,奔跑不喊累。主編的“創業人生”出版二百期,為眾多企業出謀劃策受稱讚。奇就奇在您急人所急,關愛弱勢群體,不單是同情,更是身體力行,為伊消得入憔悴。安徽小伙打工被砸斷腿,您與市六醫院磋商,免掉他的5萬元醫療費,拯救他跳出苦海。奇就奇在,您在《城市導報》獨辟“老袁隨筆”,以輕鬆筆調浸入嚴肅氛圍,營造新穎別致景觀,一下子拉近了與全國各地讀者的距離。奇就奇在36年前您還未成家,就撰文關心老年再婚問題。奇就奇在您還是一位老牌詩人,三十年前就在香港及內地發表了大量的詩歌,尤其是您發表在《詩刊》上的一首詩《生活的網》,旨在反對公款吃喝,仍具重要現實教育意義。奇就奇在,您是新聞、特稿、散文、隨筆、時事評論、小說、劇本寫作的多面手,全能型,複合人才,文章信手拈來,運筆輕鬆自如。奇就奇在您以膽略見長,靠膽識取勝,德在行之前,禮在道之中。批評性、獨特性、創造性成功運用,使您常能妙手化解棘手問題,慣於化腐朽為神奇。您是人民的喉舌,精心撰寫每一條新聞。公理公平公信力,天理天平天良,正氣正義正人君子,善行善舉善良,崇尚公德,這就是您人生的生動寫照。
卅年馬不停蹄,如今,您這位名記者老驥伏櫪,屬馬的人寫下《我愛和屬馬的人打交道》,您猶如一匹奔騰的馬,志在千里;又似一隻翱翔的雄鷹,追雲趕日。一個敢怒敢言的“俠客”,膽識過人。您敢愛敢恨,心中有桿天平,不斷進取,永無止境,敢於實踐,勇立時代潮頭。
一炮60萬字《記者寫天下》,轟動上海灘,寫不盡天下情,閱不盡人間美。
袁大記者您以德寫新聞,以禮行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資深媒體人的赤誠肝膽躍然紙上。
市場是競技場,生存還須靠智慧。新時代新媒體,德禮依然是探索號,德禮號就是衝鋒號。您以德正身,熱血沸騰,奇士怪才,無愧人生。老袁不老,很多事五十歲後才看得清,老當益壯的您仍然)中在新聞第一線。寫下社會各階層新聞特稿老少皆宜。“老袁隨筆”街談巷議:“這個傢伙果真是報界奇才。”
大街小巷中你敢掏來真心,補償人們飯後茶餘後的缺失。您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有價值的新聞,在牆旮旯角落裡揀出寶貝,儲墨在車胎里,潑墨在各種報紙上,讓清廉的文字寫出純潔和高尚,發出時代之聲。
您為少壯派樹立了一個標桿。您教他們寫入生。您為後生繪就更美的天下。年少者可以學到你如何辨別潮頭,知曉拐角處如何轉折,在坦道上更要小心翼翼,當心有人專門設陷阱。您愛後生追慕遠方的風景,激勵他們寫好稿紙。
採訪苦作舟,寫稿勤為徑。您在關鍵時刻拉弦搭箭,塵世里明辨是非,魔鏡中還原真相。
您明潔得像一枚青葉,睜開眼睛,我就可以感受到你的茹爽的呼吸。您透明得像一泓清水,揚起頭,我就可以看到你流淌的心音。
您拯救了許多逆境中人,用真情寫下了道義和高尚。人生是永恆的一瞬,新聞是一瞬的永恆,讀者是報紙的主體,報紙是國家的面孔。您振翼,人民聽見你的心音。您爬字,讓社會變得一片光明。您筆尖繪出的,是讀者企盼的美景,您醞就的,是申城的甘霖。
一些人在紅色底座上塗墨,您激憤,疏導,您指正:祖國不是可以隨意修改的辭彙。
您洞察十字路口眾多驚詫的生命,了解草根同樣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您生命的底色只有一種,與共和國同色。您千錘百鍊,磨礪出人生的五光十色,您的基調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萬里河山繪寫出一抹瑰麗的色彩。
呵!您雖不是歷史學家,卻在書寫歷史。您記錄下一個又一個新聞人物,一件又一件重大事件,串聯起來便成為了一部史書。有了您,人們才看到了改革開放;沒有您,歷史就會成為一片空白。您雖不是法庭的法官,卻在評判是非。您把正確和錯誤寫進訊息,也寫進通訊,評論,用事實說話,樹立起道德的界碑。有了您,真理的旗幟就會獵獵飄揚;沒有你,謬誤就得不到審判。
您雖不是心理學家,卻在叩問心靈。您給讀者送去春風,雨露,又送去鮮花,彩虹;溫暖與關愛;譜寫成生命的樂章。有了您,心路便撒滿陽光;沒有您,心頭會留下陰霾。“報界奇才”,就是對您最好的讚美。書寫歷史,評判是非,叩問心靈,是職業,更是天職。當攤開稿紙寫下第一行文字,您的理想和腳印便寫了進去。您將“記者寫天下”進行到底,這便是您終生的財富。呵!這就是我喜歡老袁的理由!
朱榮興
2013年8月18日
您走街串巷的身姿印進了新聞事業的璀璨的畫面,袁德禮孕育著一個發酵的名詞——忠誠。一顆愛心和勤奮相接的花朵開在幾十棵松樹上,鳴響雲海,呼應地面,每一天都注入無窮的熱情和力量,精心採擷一朵朵寫實的柳綠花紅。 ’
踏壞十數輛腳踏車和電動車,二十年可繞地球幾圈,一路汗水一路歌,夢裡儘是種子,花開的聲音像洪水奔騰追向您。您深入小巷社區,聽到的是風雨聲,歡笑聲,夢之聲。
您思想的寬度,是許多人一輩子也丈量不盡的,您的心之海。您辛勤的汗珠滴落在這片熱土上,支撐您忠貞不移的人生信仰。您把生命融入新聞事業之中,報紙已成為了您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您生命的全部。
您像江鷗飛旋於江水上方,即使在濃霧天也絲毫沒有一絲懈怠,您翱翔海天之間,風雨中時刻不忘神聖職責。您多像一枚辛勤的蜜蜂,始終為人民采醞佳釀,調製瓊漿玉液。捕捉新聞的敏捷心靈,像鐘擺激盪在時間的須臾。您的心弦彈跳在上海的鬧巷和雲天之間,把心意潑寫在藍天下潔白的稿紙上。
在您深邃的紋理中,每一條在人民看來:你就是我伲信得過的記者,您成了黨與人民聯結帶上一顆熠熠生輝的紐扣。有人稱您是報界奇才,我看您奇就奇在:社會經濟生活亂象中,您似獵犬般迅捷,紛芸中像孤狐似敏銳,出擊像獵豹,率先在《城市導報》寫出《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等系列特稿,震動全國。
奇就奇在您性格像匹馬,奔跑不喊累。主編的“創業人生”出版二百期,為眾多企業出謀劃策受稱讚。奇就奇在您急人所急,關愛弱勢群體,不單是同情,更是身體力行,為伊消得入憔悴。安徽小伙打工被砸斷腿,您與市六醫院磋商,免掉他的5萬元醫療費,拯救他跳出苦海。奇就奇在,您在《城市導報》獨辟“老袁隨筆”,以輕鬆筆調浸入嚴肅氛圍,營造新穎別致景觀,一下子拉近了與全國各地讀者的距離。奇就奇在36年前您還未成家,就撰文關心老年再婚問題。奇就奇在您還是一位老牌詩人,三十年前就在香港及內地發表了大量的詩歌,尤其是您發表在《詩刊》上的一首詩《生活的網》,旨在反對公款吃喝,仍具重要現實教育意義。奇就奇在,您是新聞、特稿、散文、隨筆、時事評論、小說、劇本寫作的多面手,全能型,複合人才,文章信手拈來,運筆輕鬆自如。奇就奇在您以膽略見長,靠膽識取勝,德在行之前,禮在道之中。批評性、獨特性、創造性成功運用,使您常能妙手化解棘手問題,慣於化腐朽為神奇。您是人民的喉舌,精心撰寫每一條新聞。公理公平公信力,天理天平天良,正氣正義正人君子,善行善舉善良,崇尚公德,這就是您人生的生動寫照。
卅年馬不停蹄,如今,您這位名記者老驥伏櫪,屬馬的人寫下《我愛和屬馬的人打交道》,您猶如一匹奔騰的馬,志在千里;又似一隻翱翔的雄鷹,追雲趕日。一個敢怒敢言的“俠客”,膽識過人。您敢愛敢恨,心中有桿天平,不斷進取,永無止境,敢於實踐,勇立時代潮頭。
一炮60萬字《記者寫天下》,轟動上海灘,寫不盡天下情,閱不盡人間美。
袁大記者您以德寫新聞,以禮行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資深媒體人的赤誠肝膽躍然紙上。
市場是競技場,生存還須靠智慧。新時代新媒體,德禮依然是探索號,德禮號就是衝鋒號。您以德正身,熱血沸騰,奇士怪才,無愧人生。老袁不老,很多事五十歲後才看得清,老當益壯的您仍然)中在新聞第一線。寫下社會各階層新聞特稿老少皆宜。“老袁隨筆”街談巷議:“這個傢伙果真是報界奇才。”
大街小巷中你敢掏來真心,補償人們飯後茶餘後的缺失。您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有價值的新聞,在牆旮旯角落裡揀出寶貝,儲墨在車胎里,潑墨在各種報紙上,讓清廉的文字寫出純潔和高尚,發出時代之聲。
您為少壯派樹立了一個標桿。您教他們寫入生。您為後生繪就更美的天下。年少者可以學到你如何辨別潮頭,知曉拐角處如何轉折,在坦道上更要小心翼翼,當心有人專門設陷阱。您愛後生追慕遠方的風景,激勵他們寫好稿紙。
採訪苦作舟,寫稿勤為徑。您在關鍵時刻拉弦搭箭,塵世里明辨是非,魔鏡中還原真相。
您明潔得像一枚青葉,睜開眼睛,我就可以感受到你的茹爽的呼吸。您透明得像一泓清水,揚起頭,我就可以看到你流淌的心音。
您拯救了許多逆境中人,用真情寫下了道義和高尚。人生是永恆的一瞬,新聞是一瞬的永恆,讀者是報紙的主體,報紙是國家的面孔。您振翼,人民聽見你的心音。您爬字,讓社會變得一片光明。您筆尖繪出的,是讀者企盼的美景,您醞就的,是申城的甘霖。
一些人在紅色底座上塗墨,您激憤,疏導,您指正:祖國不是可以隨意修改的辭彙。
您洞察十字路口眾多驚詫的生命,了解草根同樣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您生命的底色只有一種,與共和國同色。您千錘百鍊,磨礪出人生的五光十色,您的基調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萬里河山繪寫出一抹瑰麗的色彩。
呵!您雖不是歷史學家,卻在書寫歷史。您記錄下一個又一個新聞人物,一件又一件重大事件,串聯起來便成為了一部史書。有了您,人們才看到了改革開放;沒有您,歷史就會成為一片空白。您雖不是法庭的法官,卻在評判是非。您把正確和錯誤寫進訊息,也寫進通訊,評論,用事實說話,樹立起道德的界碑。有了您,真理的旗幟就會獵獵飄揚;沒有你,謬誤就得不到審判。
您雖不是心理學家,卻在叩問心靈。您給讀者送去春風,雨露,又送去鮮花,彩虹;溫暖與關愛;譜寫成生命的樂章。有了您,心路便撒滿陽光;沒有您,心頭會留下陰霾。“報界奇才”,就是對您最好的讚美。書寫歷史,評判是非,叩問心靈,是職業,更是天職。當攤開稿紙寫下第一行文字,您的理想和腳印便寫了進去。您將“記者寫天下”進行到底,這便是您終生的財富。呵!這就是我喜歡老袁的理由!
朱榮興
2013年8月18日
序言
報界怪才袁德禮
同仁袁德禮,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儘管平時跑動不勤,各自忙著手頭上的雜事,然而彼此都能惦記對方。記得26年前,我得知他的女兒袁靚患病全盲,他一下子掉進入生痛苦的深淵後,我曾上門探望撫慰過他。當他看到女兒喜滋滋地玩著我帶去的“博士兔”等玩具時,緊鎖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三十年前,他曾在團市委研究室寫內參,我在《青年報》當編輯,經常碰頭談人生、談創作。在我印象中,每次見面,總是見他滿頭大汗,不停地擦拭,說是從基層跑新聞才趕來。他是一個渾身充滿激情、活力四射的人。他敢怒敢言、敢愛敢恨,生性熱情好客,豪爽大氣,很有悟性。他也是一個頗有才氣、銳氣的人,樂觀開朗,不會輕易被人生悲劇擊垮。一個月前我突然接到他的來電,要我為他60萬字的新書《記者寫天下》寫篇序。儘管我很少為他人作序,儘管手頭積壓大量亟待處理的公務,但我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在這個百年未遇的酷暑之夜,我在閱讀書稿過程中,常常感慨萬端,還會萌生出一種喜悅和欽佩的心緒來。像手頭這篇在2005年《文學報》舉辦的全國徵文大賽中榮獲特等獎的散文《家有盲女》,講述他從悲傷、孤獨、無助到盲女袁靚健康成才的苦澀與喜悅,讀後令我潸然淚下。記得13年前,上海大學出版社曾舉辦過《袁靚童話集》、《袁靚作品選》新書首發式,我安排報社記者到現場採訪,當時對他或許能產生一絲的安慰。在《文匯報》上我讀到他寫的文章《盲童照樣能當安徒生》,字字真情,令人動容。《解放日報》、《新民晚報》、《青年報》、《勞動報》頭版刊登過盲童作家袁靚的圖文報導。
袁德禮是一位新聞敏感性很強的資深媒體人。2011年6月3日,他率先在《城市導報》編寫出《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等系列特稿,引起廣東省交通廳高度重視,責成有關部門立刻整改,被眾多報刊競相轉載。這比交通部等五部委6月20日發出通告,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糾正各種違規收費行為要整整提前17天。如果沒有王偉總編和記者本人的膽識遠見,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同年6月15日由他采寫的《魏步良呼籲(行政強制法>儘快出台》一文,立刻引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使1988年起草的《行政強制法》又被重新提上立法議程,並於2012年元旦正式對外實施。為打破渣運行業招投標壟斷惡習,他先後寫出《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乃是國民信心所系》、《別處投標有點煩,閔行渣企樂開懷》等幾十篇特稿,也為推動這個行業規範健康地向前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在此書“記者調查”、“新聞聚焦”板塊中看到《“上只角”仍聞8萬隻馬桶洗刷聲》、《動用輿論監督,嚴防違規違紀,破解卸點難題》、《血案背後的申城快遞員眾生相》、《被職校遺棄的孩子》、《讓私生活停泊在車輛里》等輿論監督的新聞稿,先後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至於駕培、渣企、教育和養老領域新聞監督的一些稿件,往往在揭露中傳遞著溫暖的情懷,充分說明批評往往也是一種建樹。我以為正面不一定正確,正確不等於有效,有效往往比正確更重要。
我讀“時評隨筆”、“城裡城外”、“新農村贊”、“創業人生”、“校園內外”、“名流軼事”、“萬家燈火”、“終極關懷”板塊的文字,深感袁德禮具備深度報導記者的特質:他有哲學家的思維、經濟學家的頭腦、作家的文采、社會學家的責任感和歷史學家的使命感。至於在策劃、運營方面,他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複合型怪才。問及此事,他卻說“這沒啥了不起,不過如此嘛。在30年新聞生涯中,我無非跑得勤快一些,寫得認真一些,凡事想得周全一些而已”。記得當時他跑寶山區的新聞,踏著腳踏車幾乎跑遍各個鄉鎮、街道、公檢法及各個部門,常常跑到居民家裡,探討社區民意,挖掘社會新聞,這樣一跑就是二十年,腳踏車也踏壞十多輛。四處奔波使他寫下了諸如《用生命教育書寫每個學生的輝煌》、《永不懈怠育壯苗,敢為人先創名校》、《從田埂上走出的作家》、《南大路擁堵嚴重》、《寶山有寶。羅涇有金》等新聞大特寫。
記得16年前,他在市六醫院採訪,正巧碰到安徽小伙許忠鎖在內蒙古打工突遭慘禍,一堵牆轟然倒下,砸在他身上,不僅左腿被砸斷,而且肝脾破裂,生命垂危,轉到市六醫院。袁德禮聞訊跟院長林發雄商量:能否免收許忠鎖各種費用5萬多元。隨後他在《解放日報》、‘《新聞報》、《勞動報》、《安徽青年報》撰寫長篇通訊《六院心繫民工生與死》、《打工者突遭不幸牽動申城眾人心,獻愛心情意濃濃奏響一曲動人歌》,各地讀者見狀踴躍捐款。傷者哥哥許忠鋒當即下跪,淚流滿面地感謝袁德禮和六院領導挽救了他弟弟的一條生命。
在日常工作中,袁德禮常接到民工反映民企老闆扣壓他們的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障金等問題的來電來信,只要他一個電話打過去,抑或下去追責查明情況,再棘手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掩卷沉思,我感到這本書沉甸甸的分量。常懷憂黨憂民之心,恪盡興國興市之責,他的文字似在情理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人生的豐滿決定了他文章柔中帶剛的質地,灑脫的勇氣又使他的文章充滿正義感。難怪著名老報入沈鶴對我說:“袁德禮是我們新聞界的一大怪才。”
讀他的書稿,我在考慮這么一個問題:對於時光流逝,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人喜愛懷念往事,瑣碎細節,都被視作珍貴無比,一再回味。也有人慶幸成果,再回首來時路,經歷了種種辛勞,在感恩的同時,無怨無悔向前闖。袁德禮顯然屬於後者。如今,面對諸種媒體競爭,紙媒讀者流失嚴重,影響力大降,在美國已有105種報紙倒閉,而在中國卻只有《中華新聞報》一家倒閉,所以我們始終要堅持“內容為王”,在題材報導上有新突破,在報導形式上有新探索,在重大事件、敏感問題的報導上早到位、先發聲,以不負廣大客群的期望,這是新老媒體人共同的奮鬥目標。勇於變革,拒絕平庸,增進能力,迎難而上,把握歷史前進的走向,努力在風雲浪涌中思想,在眾聲喧譁中回應民意。而在這方面,德禮兄無疑為我們報界樹立了一個標桿。
德禮兄選擇了新聞是他的幸運,報界有了這位袁德禮怪才,也是我們新聞界的一大幸運。
年近六旬的袁德禮還衝在新聞第一線,目的就是想寫出各個階層都滿意的新聞作品。據悉很多讀者愛讀他寫的新聞特稿和“老袁隨筆”,為此我感到很欣慰,於是我在燈下隨便寫下以上這些文字,算是為他的這本新書作序。
吳紀椿
2013年7月28日深夜
同仁袁德禮,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儘管平時跑動不勤,各自忙著手頭上的雜事,然而彼此都能惦記對方。記得26年前,我得知他的女兒袁靚患病全盲,他一下子掉進入生痛苦的深淵後,我曾上門探望撫慰過他。當他看到女兒喜滋滋地玩著我帶去的“博士兔”等玩具時,緊鎖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三十年前,他曾在團市委研究室寫內參,我在《青年報》當編輯,經常碰頭談人生、談創作。在我印象中,每次見面,總是見他滿頭大汗,不停地擦拭,說是從基層跑新聞才趕來。他是一個渾身充滿激情、活力四射的人。他敢怒敢言、敢愛敢恨,生性熱情好客,豪爽大氣,很有悟性。他也是一個頗有才氣、銳氣的人,樂觀開朗,不會輕易被人生悲劇擊垮。一個月前我突然接到他的來電,要我為他60萬字的新書《記者寫天下》寫篇序。儘管我很少為他人作序,儘管手頭積壓大量亟待處理的公務,但我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在這個百年未遇的酷暑之夜,我在閱讀書稿過程中,常常感慨萬端,還會萌生出一種喜悅和欽佩的心緒來。像手頭這篇在2005年《文學報》舉辦的全國徵文大賽中榮獲特等獎的散文《家有盲女》,講述他從悲傷、孤獨、無助到盲女袁靚健康成才的苦澀與喜悅,讀後令我潸然淚下。記得13年前,上海大學出版社曾舉辦過《袁靚童話集》、《袁靚作品選》新書首發式,我安排報社記者到現場採訪,當時對他或許能產生一絲的安慰。在《文匯報》上我讀到他寫的文章《盲童照樣能當安徒生》,字字真情,令人動容。《解放日報》、《新民晚報》、《青年報》、《勞動報》頭版刊登過盲童作家袁靚的圖文報導。
袁德禮是一位新聞敏感性很強的資深媒體人。2011年6月3日,他率先在《城市導報》編寫出《廣深高速公路以還貸的由頭“搶錢”》等系列特稿,引起廣東省交通廳高度重視,責成有關部門立刻整改,被眾多報刊競相轉載。這比交通部等五部委6月20日發出通告,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糾正各種違規收費行為要整整提前17天。如果沒有王偉總編和記者本人的膽識遠見,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同年6月15日由他采寫的《魏步良呼籲(行政強制法>儘快出台》一文,立刻引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使1988年起草的《行政強制法》又被重新提上立法議程,並於2012年元旦正式對外實施。為打破渣運行業招投標壟斷惡習,他先後寫出《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乃是國民信心所系》、《別處投標有點煩,閔行渣企樂開懷》等幾十篇特稿,也為推動這個行業規範健康地向前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在此書“記者調查”、“新聞聚焦”板塊中看到《“上只角”仍聞8萬隻馬桶洗刷聲》、《動用輿論監督,嚴防違規違紀,破解卸點難題》、《血案背後的申城快遞員眾生相》、《被職校遺棄的孩子》、《讓私生活停泊在車輛里》等輿論監督的新聞稿,先後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至於駕培、渣企、教育和養老領域新聞監督的一些稿件,往往在揭露中傳遞著溫暖的情懷,充分說明批評往往也是一種建樹。我以為正面不一定正確,正確不等於有效,有效往往比正確更重要。
我讀“時評隨筆”、“城裡城外”、“新農村贊”、“創業人生”、“校園內外”、“名流軼事”、“萬家燈火”、“終極關懷”板塊的文字,深感袁德禮具備深度報導記者的特質:他有哲學家的思維、經濟學家的頭腦、作家的文采、社會學家的責任感和歷史學家的使命感。至於在策劃、運營方面,他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複合型怪才。問及此事,他卻說“這沒啥了不起,不過如此嘛。在30年新聞生涯中,我無非跑得勤快一些,寫得認真一些,凡事想得周全一些而已”。記得當時他跑寶山區的新聞,踏著腳踏車幾乎跑遍各個鄉鎮、街道、公檢法及各個部門,常常跑到居民家裡,探討社區民意,挖掘社會新聞,這樣一跑就是二十年,腳踏車也踏壞十多輛。四處奔波使他寫下了諸如《用生命教育書寫每個學生的輝煌》、《永不懈怠育壯苗,敢為人先創名校》、《從田埂上走出的作家》、《南大路擁堵嚴重》、《寶山有寶。羅涇有金》等新聞大特寫。
記得16年前,他在市六醫院採訪,正巧碰到安徽小伙許忠鎖在內蒙古打工突遭慘禍,一堵牆轟然倒下,砸在他身上,不僅左腿被砸斷,而且肝脾破裂,生命垂危,轉到市六醫院。袁德禮聞訊跟院長林發雄商量:能否免收許忠鎖各種費用5萬多元。隨後他在《解放日報》、‘《新聞報》、《勞動報》、《安徽青年報》撰寫長篇通訊《六院心繫民工生與死》、《打工者突遭不幸牽動申城眾人心,獻愛心情意濃濃奏響一曲動人歌》,各地讀者見狀踴躍捐款。傷者哥哥許忠鋒當即下跪,淚流滿面地感謝袁德禮和六院領導挽救了他弟弟的一條生命。
在日常工作中,袁德禮常接到民工反映民企老闆扣壓他們的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障金等問題的來電來信,只要他一個電話打過去,抑或下去追責查明情況,再棘手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掩卷沉思,我感到這本書沉甸甸的分量。常懷憂黨憂民之心,恪盡興國興市之責,他的文字似在情理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人生的豐滿決定了他文章柔中帶剛的質地,灑脫的勇氣又使他的文章充滿正義感。難怪著名老報入沈鶴對我說:“袁德禮是我們新聞界的一大怪才。”
讀他的書稿,我在考慮這么一個問題:對於時光流逝,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人喜愛懷念往事,瑣碎細節,都被視作珍貴無比,一再回味。也有人慶幸成果,再回首來時路,經歷了種種辛勞,在感恩的同時,無怨無悔向前闖。袁德禮顯然屬於後者。如今,面對諸種媒體競爭,紙媒讀者流失嚴重,影響力大降,在美國已有105種報紙倒閉,而在中國卻只有《中華新聞報》一家倒閉,所以我們始終要堅持“內容為王”,在題材報導上有新突破,在報導形式上有新探索,在重大事件、敏感問題的報導上早到位、先發聲,以不負廣大客群的期望,這是新老媒體人共同的奮鬥目標。勇於變革,拒絕平庸,增進能力,迎難而上,把握歷史前進的走向,努力在風雲浪涌中思想,在眾聲喧譁中回應民意。而在這方面,德禮兄無疑為我們報界樹立了一個標桿。
德禮兄選擇了新聞是他的幸運,報界有了這位袁德禮怪才,也是我們新聞界的一大幸運。
年近六旬的袁德禮還衝在新聞第一線,目的就是想寫出各個階層都滿意的新聞作品。據悉很多讀者愛讀他寫的新聞特稿和“老袁隨筆”,為此我感到很欣慰,於是我在燈下隨便寫下以上這些文字,算是為他的這本新書作序。
吳紀椿
2013年7月28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