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玻璃

記憶玻璃

將印有文字和圖像的紙片蓋在一塊透明的玻璃上,然後用短波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進行高能電磁輻射,玻璃就能自動“默記”這些文字、圖像。當受到日光等長波光源照射後,在暗背景中保存的這種玻璃,仍能把文字、圖像再現出來。這種神奇的玻璃是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蘇鏘院士和李成宇博士為首的科研小組研製成功的。它是由一種新型紅色長餘輝發光材料在玻璃上經特殊工藝處理做成的,並且,科研小組還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它的存儲記憶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玻璃
  • 外文名:Memory glass
長餘輝發光,材料的研究,實際套用,

長餘輝發光

所謂長餘輝發光,是指白天在太陽光、日光燈或其他高能電磁輔照下將能量儲存,晚上再把所儲能量釋放出來從而發光。為人們所熟知的“夜光粉”即是長餘輝材料的一種,但它只能發出黃綠色一種光,發光時間一般僅為一、兩個小時,且亮度低。以往,為維持其發光強度,都採取加入放射性元素的辦法,但這會對人的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如何找到一種更科學的長餘輝發光材料,一直受到人們關注。

材料的研究

1996年,蘇鏘的科研小組開始了新型長餘輝發光材料的研究。先後成功研製出能發出綠光、藍光、紫光、紅光的長餘輝材料,發光時間也更長,發光亮度和耐光性更強,黑暗中肉眼可見達數十小時以上;他們還製成了玻璃、陶瓷等不同發光體模組。在蘇鏘的實驗室暗房中,記者看到了由這些長餘輝發光材料製成的粉狀、椎狀、塊狀等多種形體的玻璃陶瓷發光體模組,發出各種奪目的光彩。其中的長餘輝紅色玻璃更是具有透明、發紅光,晶化後可由紅色變成不透明的綠色或黃色,餘輝時間長,可將文字、圖像寫入、存儲、讀出等神奇特點。
另據蘇鏘介紹,這些長餘輝發光材料的主要原料提取自稀土,我國稀土儲量占世界80%,長餘輝發光材料的研發不僅可以帶動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同時,由於不用電就能發光,使得長餘輝發光材料在工業、民用領域的用途十分廣泛。待“儲光”技術進一步成熟後,這種玻璃在高科技領域的套用前景不可限量,一套大百科全書的內容都可能“寫”在一塊拇指大小的玻璃晶片上,而動態的三維立體影像也可以完整無損地長時間保存下來。

實際套用

早在199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就構想,將信息寫入一種耐久的、類似玻璃的透明材料。玻璃能抵抗高溫的炙烤、化學物質的腐蝕和機械力的損傷,甚至還有防彈功能。
科學家為實現這一構想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倒不是玻璃難造,而是雷射束難以精確控制,稍不注意,刻出的微小圖案就有差錯。好在這個問題在剛過去的2014年得到了解決。日本一家公司一聽說這個成果,就迫不及待地想抓住機遇,要將這一技術用於熔融石英(一種類似玻璃的材料),開發新型信息存儲產品,計畫2015年推向市場。
英國物理學家卡贊斯基也對這個技術感興趣。他考慮能否在石英上刻出同時帶有5種信息的刻痕,也就是不僅反映三維空間(長、寬、深)的變化,還記錄入射雷射脈衝的強度和偏振性。這樣信息儲存密度比日本這家公司的高8倍,可以在指甲大小的石英材料上保存萬億位元組的信息,即可以存500萬本每本10萬字的書,差不多可以將一座大型圖書館塞進2個“指甲”。而且,卡贊斯基依據測試結果推測,這種材料所儲存的信息可以耐1000℃高溫,可以逃過核爆炸的損毀,可以安然保存100億年,“這個壽命差不多與宇宙同在,與日月同輝……”卡贊斯基驕傲地說。
記憶玻璃技術投入實際套用後,警方可以在1個“指甲”內追蹤案犯若干年前的行蹤。此外,氣象台可以在“指甲”內追蹤地球上的風雲變幻,未來的人類乃至外星人也能藉助這種技術了解我們這幾代人的生活狀態和文明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