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宜城驛

《記宜城驛》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記宜城驛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韓愈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記宜城驛
此驛置在古宜城內,驛東北有井,傳是昭王井,有靈異,至今人莫汲。驛前水,傳是白起堰西山下澗,灌此城壞,楚人多死,流城東陂,臭聞遠近,因號其陂“臭陂”;有蛟害人,漁者避之。井東北數十步,有楚昭王廟,有舊時高木萬株,多不得其名,歷代莫敢翦伐,尤多古松大竹。於太傅帥襄陽,遷宜城縣,並改造南境數驛,材木取足此林。舊廟屬極權宏盛,今惟草屋一區。然問左側人,尚云:“每歲十月,民相率聚祭其前。”廟後小城,蓋王居也。其內處偏高,廣員八九十畝,號“殿城”,當是王朝內之所也,多磚,可為書硯。自小城內地,今皆屬甄氏。甄氏於小城北立墅以居。甄氏有節行,其子逢,以學行為助教。元和十四年二月二日題。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謚“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