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姓

記姓

記姓,“記”讀音作jié(ㄐㄧㄝˊ),不可讀作jì(ㄐㄧˋ),得姓始祖是姒履癸(夏桀)。記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但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三十九位,以敦煌、河南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姓
  • 外文名:Jie/Ji
  • 類型:中華姓氏
  • 得姓始祖:姒履癸(夏桀)
  • 郡望:敦煌、河南等
  • 堂號:敦煌堂 河南堂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記[記,讀音作jié(ㄐㄧㄝˊ),亦可讀作jì(ㄐㄧˋ)]
記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後裔末王夏桀,屬於以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天工開物》的記載,上古時期的夏王朝,自大禹至夏桀,並數有窮,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其世系順序為:第一代姒禹、第二代姒啟、第三代姒太康、第四代姒仲康、第五代姒相、第六代有窮羿、第七代寒浞、第八代姒少康、第九代姒杼、第十代姒槐、第十一代姒芒、第十二代姒泄、第十三代姒不降、第十四代姒扃、第十五代姒廑、第十六代姒孔甲、第十七代姒皋、第十八代姒發、第十九代姒履癸(夏桀)。夏王朝至末帝姒履癸,小字記九,史稱夏桀,公元前1651~前1600年在位。夏桀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國君之一。其實履癸文武雙全,赤手就可以把鐵鉤拉直,但他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他驕奢淫逸,生活腐化,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建造傾宮、瑤台,又從各地搜羅美女充填後宮。桀在征伐有施氏部落時得了美女妺喜,回國後便晝夜與妹喜及宮女們飲酒作樂,棄國事而不顧,引起諸侯國合民眾的極大不滿。於是,四方諸侯紛紛反叛,使夏桀的處境十分孤立。不久,諸侯間勢力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的商湯乘機發兵伐桀,公元前1600年,兩軍在鳴條(今山西安邑,一說在今河南封丘)展開大戰,不滿夏桀德行的夏軍當然大敗,許多兵士臨陣倒戈,夏桀倉皇出逃,終死於南巢(今安徽巢縣),夏王朝由此滅亡,史稱“鳴條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有道伐無道”的戰爭,也是夏、商、周三朝的第一次更迭。夏王朝滅亡後,成湯建立了商王朝,遷夏桀的後裔至中原,以便牢控。那些後裔建立了不少小城以居住,其中有以夏桀之字“記九”為姓氏,稱記九氏,後分衍為單姓記氏、九氏,世代相傳至今,其記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jié(ㄐㄧㄝˊ)。今河南省的嵩山腳下,還有記氏族人當年聚集居住的“記氏城”遺址。
到了漢朝時期,漢軍中即有記氏將領,曾隨大將軍衛青在漠北擊潰北匈奴,之後入駐敦煌,後鎮守敦煌郡涼州。當時,在敦煌地區的漢族門閥之一便主要是因任官的契機而遷入,而後留居下來的,包括一些鎮守征戰於該地的武將,如記氏、翟氏、孔氏、曹氏、羅氏、王氏等。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劉漢王族在古倭奴國後裔高丘氏分支高山外記氏,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位於今日本列島正中部的岐阜縣飛驒地區,險峻的叢山中穿延著道道狹長的山谷,座座村落散布其間。其中,最大的盆地之一即為高山盆地。當地的氣候特徵是,冬季及晝夜的溫差較大。每當冬天大雪到來之際,天氣非常寒冷,有時最低溫度達-15℃。而在夏季,這裡雖然日照充足之日居多,但由於濕度較低,使人感到非常涼爽。不過,夜間很涼,睡覺時需要蓋上被子。飛驒地區群山環抱,東部的乘鞍岳、穗高岳及槍岳;西部的白山;南部的御嶽山,其海拔高度都在三千米以上,風光明媚之所隨處可見。飛驒地區有人類活動的記載始於繩文時代(公元前6000年以前),遺蹟很多,由此可使人聯想到當地的文化起源久遠。距今大約一千三百五十年前的日本“大化革新”時期,納稅制度得以確立。但由於飛驒地處山區,可資繳納的米、穀物及紡織品很少,因此,作為替代納稅的一種形式,飛驒地區每年派平民赴首都工作二百五十~三百天。這些人在首都主要從事建造宮殿、大門及寺院時的木工作業。飛驒每年派出的工匠大約一百名,他們以雙手創造出諸多建築傑作。不過據說,其中有人因不堪工作的辛勞而逃走。縱觀日本歷史,著名寺院的修建者中,飛驒工匠之名頻有所見。工匠們返回家鄉飛驒後,在三佛寺廢寺等飛驒地區古代寺院的建造中,充分發揮了他們所掌握的技術特長。飛驒工匠的精湛技藝,作為傳統工藝的精華,在當地一直延續至今。
東漢朝末期,中原戰亂,有劉漢王族人士避戰禍遷逃至倭奴國生息繁衍,後隨倭奴國習俗,改倭奴姓氏為高丘氏,亦稱高山氏,其庶支加稱“外記”前綴,合稱高山外記氏(アルパイン激)。到了日本的室町時代終結時期(公元1556年前),高山外記氏族人曾在岐阜縣飛驒地區的天神山(今飛驒城山)修築城堡,因此,高山外記的城堡臨近之地皆被稱為高山,這個名稱沿用至今。到日本正親町天皇天正十二年(公元1585年,豐臣秀吉掌權),金森長近平定了飛驒地區後,大力振興發展了城堡文化與城堡城市(今城下町)。金森城主歷六代,共一百零七年,日本史稱“金森時代”,期間,高山外記氏族人遷居至岡山縣地區。金森時代結束後,飛驒地區直轄於德川幕府。到了日本東山天皇元祿八年(公元1695年),高山城被毀。自金森時代至江戶(今日本東京)德川時代終結,這一時期被稱為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7年)。在江戶時代結束後的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公元1868年起),高山外記氏有一部分族人回抵祖國大陸,往返於日本、江浙、閩粵地區經商,其中有回覆漢姓為高氏、記氏者。高山外記氏族人中,後來有與著名近代文學大家、浙江紹興人周樟壽(周樹人,筆名魯迅)的關係非常密切者,如內山完造,就是高山外記氏一族的後裔。周樟壽逝世後,內山完造發起了募集“魯迅文學獎”的運動,後被特聘為《大魯迅全集》的編輯顧問。他撰著了《活中國的姿態》、《上海謾話》、《上海夜話》等一系列著作。民國三十一年(日本天皇裕仁昭和十七年,公元1942年),他回國遷居東橫浜路松里,民國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又搬回千愛里居住。
抗日戰爭結束後的民國三十四年(日昭和二十年,公元1945年),國民黨當局以敵國僑民為由,強令內山完造歸國。內山完造被驅回國後,其始開於民國六年(日本大正天皇大正六年,公元1917年)在上海四川北路魏盛里169號(今2048號)的“內山書店”,被作為“敵產”為民國政府沒收,改作他用。內山書店停業後,其址先為中國文化服務社,而後為體育用品商店,再後為山陰路工商銀行儲蓄所。回到東京後,內山完造致力於日中友好運動,1950年,他發起並參加創建日中友好協會。1952年公開聲明反對日本政府與台灣當局相互承認,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們最最頭疼的人物之一。1954年,他親自參加接待新中國第一個訪日代表團。1959年,內山完造以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身份來華訪問,因突發腦溢血,病逝於北京。中國政府依其生前意願,安葬於上海萬國公墓(今宋慶齡陵園)。1980年,內山書店舊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後來,上海人民為了紀念內山完造和他從事日中友好事業的業績,於1981年9月在內山書店原址立石紀念:“此店為日本友好人士內山完造所設。魯迅先生常來店買書、會客,並一度在此避難,特勒石留念”。
該支記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jì(ㄐㄧ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太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太史,是自商王朝時期就有的王室官職,專職記載君主的言行舉止、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百官的家世以及執政情況等,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官位,由學識淵博、剛正不阿的勛望之人擔當。實際上,歷代太史不只一名,而是至少三名,除了總纂之外,還有左史、右史各一名,成天端著竹簡、絹冊、或羊皮在朝堂上記錄百官與君王之事,其中,左史側重記錄言論,右史側重記錄事件,太史總纂。這在典籍《周禮·王制》中右記載:“太史典禮執簡記。註:國有禮事,則豫執簡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在史籍《唐書》中還有更詳細的說明:“左有記言之史,右有記事之官。”因此,太史中的左史又稱“記言官”,簡稱“記言”;右史又稱“記事官”,簡稱“記事”。
在太史們的後裔子孫中,大多承襲太史之職,以使史冊能延續不斷地記載下去,後有以官職稱謂之俗稱為姓氏者,稱記言氏、記事氏,再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記氏、史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記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jì(ㄐㄧˋ)。

第四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明朝末期國姓爺鄭成功部下陳氏族人,屬於因故改姓為氏。台南縣柳營鄉萬田營造公司的董事長叫記堂溢,老是被別人誤會姓紀。記堂溢說,祖先原姓“陳”,因與人打賭輸了改姓為“記”,“全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記堂溢笑著說:“小時候讀書到現在,我們都很怕犯錯,若被報紙註銷來,因全台只有我們家族姓記,大家一定知道是誰,絕不敢犯錯。”記堂溢表示,根據族譜記載,祖先原姓陳,為明末國姓爺鄭成功的部屬,後隨鄭抵台,居住在東山鄉南勢村。後來,子孫後代中有參加村內的“扛鼎”比賽,套鼎的草繩屢次被鼎的邊緣鋸斷。其陳氏祖先不信邪,便與人打賭說,如果再被鋸斷就與“鋸”同姓!不料,那草繩真的又斷了,其陳氏祖先無奈,認賭服輸,就改陳氏為閩南語“鋸”的同音字“記”,此後就有了“陳骨記皮”的說法。記堂溢的母親戴萬珠曾笑著說:“老祖先太‘朝直’了,哪有人打賭輸了就改姓的?”“朝直”是閩南語,意思就是“老實”。因該支記氏原本姓陳,而台灣陳氏實在太多,因此老是害怕近親通婚,直到該支記氏的第五代之前,祖先嚴令記氏與陳氏絕不能通婚,但現在已沒有這項禁忌了。記堂溢說,“每次填寫數據,填姓記時都會有人問說是不是填錯了?我都回答,自己的姓怎么可能寫錯。”有一次,記堂溢帶女兒到醫院看病,填寫病歷後,那護士也老是問是不是填錯了?經常要費一番唇舌解釋:“姓記,日記的記”,還附加一句“你記住了嗎?”記堂溢的堂哥記進山強調說:“我們記氏的由來,據祖父記水發說,一代傳一代都說著同樣“鋸斷”的故事,在台灣目前還不曾遇到同姓的人呢。”
該支記氏的正確姓氏讀音作jì(ㄐㄧˋ)。

得姓始祖

姒履癸(夏桀)。

遷徙分布

記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但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三十九位,以敦煌、河南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敦煌市,台灣省的桃園縣、苗栗縣、台南市、花蓮縣、台東縣,日本國等地,均有記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敦煌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將敦煌郡從酒泉郡分出來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其時下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堂號

敦煌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