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術語。錢文標明自身當值的錢。如新莽“小泉直 ( 值 ) 一”、“大布黃 ( 當 ) 千”,三國劉蜀的“直 ( 值 ) 百”、“直百五銖”等,均為記值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值錢
- 解釋:古錢幣術語
最早的記值錢,代表錢幣,小泉直一,大布黃千,直百五銖,
最早的記值錢
平首橋足布中有“梁(穎)二釿、梁(穎)一釿、梁(穎)半釿,甫反一釿,陰晉一釿,陰晉半釿,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陝(虞)一釿、”的紀值。
代表錢幣
小泉直一
小泉直一鑄於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貨幣改制之時。小泉直一錢徑為1.3厘米,重0.7克左右。由於王莽忌諱漢室劉姓含“卯”、“金”、“刀”三字。也由於錯刀、契
刀等虛值大錢普遍遭反對,因而廢棄錯刀、契刀,而更鑄“小泉值一”以替代五銖,同大泉五十一起使用,子母相權,小泉五十枚能值大泉一。小泉直一錢製作精工,文字清秀,是歷代錢中小錢的最佳品。流傳於世上的還有鎏金小泉,很佳美。
大布黃千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財富的象徵,具有天生的貨幣職能。早在先秦時期楚金版就是最早的黃金貨幣,交易時可根據物品價值的多少來分割使用。秦統一中國後,將貨幣分為二等,據《史記·平準書》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鎰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合20兩(一說24兩)。這是中國曆
史上最早的貨幣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