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平,指平叛;平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討平
- 外文名:put down
- 拼音:tǎopíng
- 注音:ㄊㄠˇ ㄆㄧㄥˊ
討平,指平叛;平定。
討平,指平叛;平定。...... 《後漢書·盧植傳》:“及車騎將軍皇甫嵩討平黃巾,盛稱植行師方略。”《三國志·吳志·鐘離牧傳》:“會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
《討平董璋榜》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建立者孟知祥創作的一篇散文。...... 《討平董璋榜》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建立者孟知祥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討平董璋榜 ...
他在文帝遇弒後,參與擁立武陵王劉駿為帝,隨其討平元兇劉劭,升任左衛將軍,封洮陽縣侯。後歷鎮廣州、豫州等地,先後平定南郡王劉義宣、竟陵王劉誕的叛亂,官至...
討平劉劭:劉義宣在元兇之亂時,於地方州郡中第一個起兵討伐劉劭,得到雍州、豫州、司州等處的回響,史稱“首創大義,威名著天下”。他擁戴劉駿為帝,先後派遣將領...
又率軍討平黃巾,“威聲滿天下” [1] 。中平二年(185年),進拜右車騎將軍,更封錢塘侯。後為河內太守,擊退進逼的張燕。 權臣董卓秉政時,想任朱儁為副手,...
八月,來護兒與宇文述等人討平楊玄感。隋煬帝加封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又追贈其父來法敏官爵。 [21] 三征高句麗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第三次征討高句麗。...
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指日本平安時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間,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家族集團一系列爭奪權力的戰爭的總稱。平安時代末期,貴族間充滿...
杜重威(?~948),又名杜威,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臣。迎娶後晉高祖石敬瑭之妹,封為舒州刺史,掌管禁軍。先後討平張從賓、范延光、安重榮,...
王晏球討平王都 主詞條:定州之戰天成三年(928年)四月,義武軍節度使王都反於定州(今河北定縣),派人勸說王晏球一同反叛,王晏球不從。王都又派人厚賄王晏球部下,...
張伯儀(?—788年6月18日),魏州(今河北魏縣)人。唐朝中期將領,安南都護張順之子。張伯儀早年隸屬於朔方節度使李光弼麾下,討平袁晁起義。歷任睦州刺史、杭州刺史...
匡琦,三國時期人物,東漢末人。曾起兵,為張昭討平。...... 匡琦,三國時期人物,東漢末人。曾起兵,為張昭討平。本名 匡琦 所處時代 三國 民族族群 漢族 主要成...
移兵討平都勻蠻,俘斬萬計。 6. 《明史·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二十四年,拜平羌將軍,討越州叛蠻阿資,破降之。擇地立柵處其眾,置寧越堡。遂平...
景泰元年(1450年),奉命兼理兩浙鹽稅,福建寇賊吳金八等人流劫青田等縣,軒輗與孫原貞討平了他們。後來賊首羅丕、廖寧八又從福建進犯浙江,軒輗又因為防禦有功,升...
梁睿討平王謙 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靜帝繼位,因年紀尚幼,由丞相楊堅統領朝政。楊堅任命梁睿為益州總管,以取代王謙。八月,王謙起兵造反,攻打始州(治今四川...
黃武五年(226年),韓當統帥敢死及解煩營兵一萬人,討平丹陽郡賊寇叛亂。 [9] 韓當病逝任上 在討平丹陽叛亂後不久,韓當便在任上病亡。 [10] 死後,他的屍體...
賀齊討平叛亂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孫策逝世,趁此孫氏政權中樞交替之際,自立冶縣之地域的建安等縣的當地山越人又進行了要求自立自治的反抗鬥爭;接掌權力的孫權...
桓溫平蜀後,在當地舉任賢能,援引賢才為己用,將成漢舊臣王誓、王瑜、鄧定、常璩等人闢為參軍,成功安撫蜀地。但王誓、鄧定不久便舉兵叛亂,最終都被晉軍討平...
吳元濟被討平後,韓弘恐懼,看到朝廷興師討師道,九月自動率部攻伐,包圍曹州。十一月,朝廷任命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為橫海節度使,領3000精兵赴鎮;田弘正率魏博軍自楊劉...
宰相張光輔率軍討平叛亂,但卻縱容部將大肆勒索。狄仁傑一概不予聽從,還正言斥責張光輔,稱其之罪甚於李貞。[11]張光輔懷恨在心,便於回朝後彈劾狄仁傑出言不...
同時,羽柴秀吉已逐一平定四國九州,全日本只有奧州及小田原的北條氏政父子仍未討平,終於,羽柴秀吉展開討伐北條氏的戰爭,由於德川與北條有姻親關係,德川家康為被懷疑...
錢鏐在唐末跟隨董昌保護鄉里,抵禦亂軍,累遷至鎮海軍節度使,後因董昌叛唐稱帝,受詔討平董昌,再加鎮東軍節度使。他逐漸占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1],先後...
洪武十四年(1381年),西番十八族叛亂,和王弼率軍征討,降服乞失迦,平定其部落,又討平延安伯顏帖木兒,活捉了西番的番酋,歸師後論功封為靖寧侯,年食祿二千石,...
會都指揮趙得、宮聚兵以次討平龍溪等三十七寨,斬首一千七百級,投崖墜水死者無算。捷聞,進都督同知,充總兵官,佩平蠻將軍印,代政鎮守。 16. 《明史·蔣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