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4年,《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創刊。
1978年,《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改刊期為月刊。
2001年,《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改刊期為半月刊。
2003年,《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改刊期為旬刊。
2014年,《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刊期改回半月刊;11月,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行業最新研究成果與學術領域最新發展動態;具有先進性和推廣價值的工程方案;有獨立和創新見解的學術報告;先進、廣泛、實用的開發成果。
熱點與綜述,理論與研發,大數據與雲計算,網路、通信與安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形圖像處理,工程與套用,其他熱門欄目。
計算機相關專業科研人員,工程項目的決策、開發、設計及套用人員,大專院校師生。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官網顯示,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委員會有委員59人。
委員:白曉穎、陳晨、陳志敏、陳左寧、杜小勇、杜玉越、范玉順、高新波、耿新、何明、何炎祥、胡建強、懷進鵬、焦李成、金海、金士堯、金小剛、李國正、李建明、廖小飛、劉愛民、劉方明、劉學林、盧錫城、羅英偉、馬殿富、潘志庚、彭鑫、邵棟、沈昌祥、沈緒榜、嵩天、孫茂松、孫煒、譚繼紅、譚景信、汪東升、王懷民、王珊、王士同、王鑫、吳德會、吳朝暉、謝立、徐常勝、許靜、徐俊剛、楊芙清、楊小遠、尹義龍、應時、俞揚、曾劍平、張鈸、張慧、趙建傑、鄭緯民、周欣、朱美正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學會學報、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英國《科學文摘》(SA/INSPEC)、俄羅斯《
文摘雜誌》(AJ)、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D)、《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資料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收錄。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共出版文獻40381篇。
據2018年5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共載文37088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計算機工程與套用》總被下載6575068次、總被引34472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8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70。
據2018年5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計算機工程與套用》被引量為299608、下載量為1265577。
榮譽表彰
2017年11月,《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榮獲“2017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曾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工業和信息化部精品期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百強科技期刊”、“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標誌由英文字和中文兩部分組成,CEA取自期刊英文名的首字母,搭配書法字型的期刊名字。
辦刊宗旨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堅持走學術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注重理論的先進性和實用技術的廣泛性,在促進學術交流的同時,推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覆蓋面寬、信息量大、報導及時是該刊的服務宗旨。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主任委員 | 劉學林 |
主編 | 譚繼紅 |
副主編 | 杜小勇、嵩天、陳志敏 |
總編輯 | 陶小雪 |
執行總編輯 | 丁宇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