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學派簡介
計畫學派的興起比設計學派稍晚,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儘管計畫學派對外發表的文章數以萬計,但由於在理論創新上沒有重大突破,只是重複設計學派的基本模式的一些觀點,因而其影響力逐漸衰退。
同設計學派相似,計畫學派也把市場環境、定位和內部資源能力視為制定戰略的出發點。但它認為
企業戰略的制定過程應該是一個正規化、條理化的計畫過程,不應該只停留在經驗和概念的水平上。比如,企業應採用什麼方法去評價自己和外部環境,以保證對SWOT的分析是客觀的;哪些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對企業最具有戰略意義等等。基於這樣的理念,計畫學派引進了許多數學、決策科學的方法,提出了許多複雜的戰略計畫模型。
相關書籍
計畫學派最早的代表著作當屬安索夫
1965年出版的《企業戰略》。安索夫提出,戰略應當包括四個構成要素:
(1)產品與市場範圍,即確定企業在所處行業中的產品與市場的地位。
(2)增長向量,企業經營的方向和趨勢。
(3)協同效果,即“大於由公司各部分資源獨立創造的總和的聯合資源回報效果”。在各業務間存在資源、技術、管理和價值鏈活動的各環節間的匹配關係時,可以實現各因素的聯合、共享和節約,產生2+2>4的效果。
(4)競爭優勢,是指企業及其產品和市場所具備的不同於競爭對手的能夠為企業奠定牢固競爭地位的特殊因素。這不僅發展了戰略理論,而且對當時西方企業的管理活動以至現在的企業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從戰略要素的內容可以看出,設計學派和計畫學派都將市場環境、定位和內部資源能力視為戰略的出發點,並且這兩個學派對於戰略形成的看法也是很相似的。
理論觀點
不同於設計學派的是,計畫學派認為:
(1)戰略的形成應當是一個受到控制的、有意識的、詳細具體地正規化的過程。該過程可以分解成幾個主要的步驟,每個步驟要考慮大量的因素和各種技巧。
(2)原則上是由主要領導人承擔整個過程的責任。在實踐中,則由計畫人員承擔實施的責任。
(3)需要詳盡清楚地闡明這一過程形成的戰略,以便具體地落實目標、預算程式和各種運作計畫,並加以實施。
理論影響
在此觀念指導下,計畫學派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戰略決策過程的正規化,條理化。相對於設計學派那種鬆散的戰略形成框架,計畫學派則列出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步驟和必須考慮的因素。安索夫最早描繪的戰略計畫模型使用了 57個小方塊和大量的箭頭及圖解詳細地描述了戰略決策的過程,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在以後的十年中,計畫學派的理論得到廣泛的推廣。在斯坦納(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動下,該理論進一步與實踐相結合,產生了如經驗曲線、增長一份額矩陣、市場份額與獲利能力的聯繫(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大大豐富了
戰略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