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泗

言如泗

清代名吏言如泗,字素園,是江蘇昭文人,孔門弟子言偃子游的七十五世孫,正宗的聖賢后裔。先後擔任過垣曲、聞喜的縣令和解州的知州。清乾隆三年,皇帝要舉行“臨雍”大典,祭祀儒家聖賢,言如泗做為聖賢的後裔受到邀請,參與了祭祀活動。事後,乾隆皇帝恩賜他為“貢生”,擔任正黃旗官學教習。另外,像《解州直隸州州志》《安邑縣誌》等文獻,都是言如泗主持修撰的。嘉慶十一年,言如泗在家鄉去世,終年九十一歲,可謂仁者多壽。到光緒年間,言如泗被列入“名宦”,受到朝廷的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言如泗
  • 別名:字素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昭文人
  • 出生日期:1716年
  • 逝世日期:1806年
  • 職業:正黃旗官學教習
  • 主要成就:注重農田水利,壘堤疏河
  • 代表作品:作《重修垣曲縣學記》和《弦歌書院記》等文
概述,介紹,報導,

概述

言如泗(1716—1806)字素園,江蘇昭文人,言子七十五世孫。乾隆三年,高宗臨雍,如泗以賢裔陪祀,賜恩貢生,充正黃旗官學教習。
十四年,銓授山西垣曲知縣,城濱黃河,修石堤以捍水。亳河故有數渠,復於上游濬之,分以溉田,民稱“言公渠”。調聞喜,涑水湍急,舊渠多圮,別濬新渠,食其利者五村。舉卓異,擢保德直隸州知州。新疆軍興,徵調過境,值歉歲,如泗經畫曲當,民無所累。陝西巡撫明德聞其能而薦之,乞養歸。父喪除,補解州。白沙河在城南,地如建瓴,南決則害鹽池,北決則壞城。如泗請於大吏,用鹽帑修築兩岸石堰,長五里。又姚暹渠本以護鹽池,民田不能灌溉。故事,商民分修,商盡諉之於民,力爭,乃仍舊貫。
二十九年,擢湖北襄陽知府。如泗愛士恤民而治盜嚴,在解州,民間夜不閉戶。襄陽素為盜藪,聞其至,盜皆遠遁。三十四年,因失察屬員罷職。尋以皇太后萬壽祝嘏復原官,遂不出。嘉慶十一年,卒於家,年九十一。光緒中,祀名宦。

介紹

乾隆年間,先後在垣曲、聞喜、解州等做過十數年的地方官。乾隆十六年,如泗由保德州調任垣曲任知縣。在垣期間,他注重農田水利,壘堤疏河,為民造福;又對縣學(文廟)進行了大的維修,並作《重修垣曲縣學記》和《弦歌書院記》等文以重學育人。乾隆十九年,如泗由垣曲轉任聞喜縣知縣,親自手撰《修聞喜縣治記》一文,寫出了他為職的意願。後如泗又調任解州直隸州知州,管轄夏縣、平陸、芮城、安邑四縣及運城鎮,領導纂《解州全志》,解州志書前無全志之稱,他將本州及州屬的安邑、夏縣、平陸、芮城等縣聯繫起來修志,其編排次序先州後縣及專鎮運城,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可分可合,各適其用,實為創新,堪稱一大功績。言如泗在職期間,非常推崇關羽,親自主持增修解州關帝廟結義園及常平村關帝祖廟,並在御書樓北正門親手書寫《絕倫逸群》木匾一幅,實為全廟匾書之逸冠。他還加固城池、修溝渠、開發水利。因久雨姚暹匯水暴漲,為保護鹽池,如泗對北堰亦加高培土,渠防加固,並可於旱季利用渠水澆灌民田,頗受人民歡迎。言如泗生活在清代中期,自以《先賢言子後裔》,每到一地,總是注意整修《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廟,他從封建社會的正統觀念出發,以維護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利益進行修建,但給人民辦了不少好事,也是應予肯定的。

報導

清代名吏言如泗,雖然是江蘇人氏,但與河東特別有緣。先後擔任過垣曲、聞喜的縣令和解州的知州。今天我們遊覽解州關帝廟時,還能發現言如泗許多遺蹟,比如結義碑、“絕倫逸群”匾額、常平“關公故里”碑等。另外,像《解州直隸州州志》《安邑縣誌》等文獻,都是言如泗主持修撰的。現在,我們只重點介紹言如泗做為地方官吏的各種政績。
言如泗,字素園,是江蘇昭文人,孔門弟子言偃子游的七十五世孫,正宗的聖賢后裔。清乾隆三年,皇帝要舉行“臨雍”大典,祭祀儒家聖賢,言如泗做為聖賢的後裔受到邀請,參與了祭祀活動。事後,乾隆皇帝恩賜他為“貢生”,擔任正黃旗官學教習。
乾隆十四年,言如泗正式進入官場,被任命山西省垣曲縣知縣。垣曲的老縣城,在今天的古城鎮一帶,現在已經被黃河小浪底水庫淹沒。當時縣城就鄰近黃河,黃河發水時,縣城常遭淹沒。言如泗上任後,率領百姓,採石築堤,阻擋河水,取得了成功。
垣曲縣有一條亳河,是黃河的支流。早先曾有幾條用於灌溉農田的引水渠,年久淤積,不能發揮作用。言如泗率領百姓,在亳河上游做了疏浚工作,讓水渠重新灌溉農田。事後,百姓們感念言公之德,把水渠命名為“言公渠”。
言如泗調任聞喜知縣後,又著手治理當地的涑水河。那時候涑水河的水量很大,水流也比較湍急,過去修築的引水渠,都被河水衝垮了。言如泗動工開挖了幾條新渠,讓五個村的農田得到灌溉。
這幾項治水工程,給言如泗帶來一定的聲望,上級考核為“卓異”,朝廷提拔他為保德直隸州知州(保德在現在的晉西北一帶。)
朝廷在新疆用兵,內地負責供應糧草。保德州糧食歉收,言如泗費盡心血,巧為籌劃,勉強完成了徵調任務,並且沒有增加老百姓的負擔。
山西巡撫明德,聽說了言如泗的才能,就向朝廷推薦。言如泗卻因為父親年老多病,請求辭官,回鄉奉養父親。父親去世後,又守孝三年,這才出來做官,被朝廷任命為解州直隸州知州。
解州城南,有一條白沙河,地勢很高,如同“高屋建瓴”,河堤向南決口則淹沒鹽池,向北決口則淹沒解州城,情形挺危險的。言如泗向上級請示,動用了“鹽帑”,在白沙河兩岸修築了五里多長的石堰,解決了這個問題。
運城的姚暹渠,作用是阻擋、排泄鹽池外圍的流水,保護鹽池生產,當地百姓的農田並不能得到灌溉。根據過去的慣例,姚暹渠的維修任務,由運城的鹽商和普通百姓共同承擔。但不法奸商們推卸責任,好多年來,姚暹渠都由百姓們獨立維修,很不合理。
當時,運城鹽池的鹽業生產與鹽商經營,由鹽運使衙門負責管理;普通百姓,則由解州官府管理。言如泗是解州知州,自然要努力維護解州百姓的利益,他與鹽運使進行了多次交涉,最後達成共識,仍按過去的慣例,由商民分擔姚暹渠的維修任務。
言如泗擔任解州知州期間,愛護讀書人,體恤百姓,但對犯罪分子的打擊手段卻很嚴厲。一時間,解州民間竟達到了“夜不閉戶”的程度,名聞遐邇。乾隆二十九年,朝廷提拔言如泗擔任湖北省襄陽知府,襄陽當時是個盜匪窩子,治安很不好,那些盜匪聽說朝廷派言如泗來當知府,都嚇得跑到了外地。(這個記載有些傳奇色彩,但載諸史冊,應當是有一定依據吧。)
乾隆三十四年,言如泗因為下屬官員犯罪,自己有失察之過,被朝廷免官。不久,皇太后過大壽,朝廷開恩,又給言如泗官復原職。言如泗是位讀書君子,官癮並不大,接到朝廷的詔書後,並沒有去上任,就在家鄉閒居,安心搞自己的文化事業。
嘉慶十一年,言如泗在家鄉去世,終年九十一歲,可謂仁者多壽。到光緒年間,言如泗被列入“名宦”,受到朝廷的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