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與五四運動關係密切的45位人物,分成四組:“為人師表”、“橫空出世”、“內外交困”、“眾聲喧譁”,全書從一個個鮮活的五四歷史人物,透視五四時期的歷史與社會。
基本介紹
- 書名:觸摸歷史
- 作者:陳平原 / 夏曉虹
- ISBN:9787301150849
- 頁數:396
- 定價: 40.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4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章節目錄,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與五四運動關係密切的45位人物,分成四組:“為人師表”、“橫空出世”、“內外交困”、“眾聲喧譁”,全書從一個個鮮活的五四歷史人物,透視五四時期的歷史與社會。
作者簡介
陳平原,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21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的歷史演進、現代中國學術史等.主要著作有《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合著,1988)、《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1992)、《小說史:理論與實踐》(1993)《學者的人間情懷“(1995)、“陳平原小說史論集》(1997)、《陳平原學術自選集》(1997)、《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華文化通志·散文小說志》(1998)、“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1999)等。
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結集有《書里書外》、《大書小書》、《書生意氣》、《閱讀日本》、《漫捲詩書》、《游心與游目》等。
夏曉虹,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碩士字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重點研究近代中國文學、晚清社會及文化、明遺民等,著作有“覺世與傳世《梁啓超的文學道路》(1991)、《詩界十記》(1991)《晚清文人婦女觀》(1995)日譯本(1998)、《舊年人物》(1997)、《詩騷傳統與文學改良》(1998).並主編“學者追憶叢書”(1997)。
章節目錄
總說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1
關於五四運動/2
五月四日那一天/11
如何進入歷史/51
為人師表/57
蔡元培在“讀書”與“救國”之間/58
陳獨秀“直接行動”和“犧牲精神”/70
李大釗從圖書館到廣場/77
胡適不在場的參與者/86
錢玄同在疑古與革新之間/94
劉半農從才子到戰士/101
周作人在理想與現實的岔路口/107
馬寅初永遠的“五四青年”/112
馬敘倫四入四出北大緣/118
劉師培閉關謝客抱疾著述/125
梁漱溟來自北大的另類/135
橫空出世/143
傅斯年這不是他要的五四/144
羅家倫一筆寫出五四潮/148
段錫朋“學生自治”的“段總理”/153
許德珩學運中的社會活動家/157
張國燾急速“左”傾的學運領袖/164
鄧中夏脫下西裝換上工裝/170
羅章龍亢慕義齋里的譯者/176
楊振聲從文化觀點看五四/180
匡互生打進趙家樓的第一人/184
聞一多終身維護五四傳統/188
梁實秋五四運動的“局外人”/193
鄭振鐸風雷中的新探索/196
冰心被“震”上文壇的奇蹟/202
內外交困/209
徐世昌調和各派關係的大總統/210
段祺瑞被忽視的罪魁禍首/215
曹汝霖千夫所指曹阿瞞/220
章宗祥飽嘗老拳為哪般/226
陸宗輿江東父老羞於認/230
陸徵祥難勝重任的首席專使/234
顧維鈞臨危受命的外交家/239
傅增湘突然失蹤的教育總長/245
吳佩孚“軍人衛國,責無旁貸”/250
眾聲喧譁/255
梁啓超來自巴黎的警報/256
林長民從留日到抗日/266
汪大燮外交元老的投袂而起/276
劉崇佑抗辯政府的大律師/282
康有為向後拉車的“文聖人”/296
孫中山革命新力量的發現/301
章太炎行一萬四千里之後/310
嚴復書牘里的中國//316
林紓拼我殘年極力衛道/325
邵飄萍必使政府聽民意/339
王光祈工讀互助的夢想/343
魯迅“待死堂”與“吶喊”/347
餘論/355
設議院與開學堂/356
人物簡介/371
參考資料/378
後記/383
新版後記/386
關於五四運動/2
五月四日那一天/11
如何進入歷史/51
為人師表/57
蔡元培在“讀書”與“救國”之間/58
陳獨秀“直接行動”和“犧牲精神”/70
李大釗從圖書館到廣場/77
胡適不在場的參與者/86
錢玄同在疑古與革新之間/94
劉半農從才子到戰士/101
周作人在理想與現實的岔路口/107
馬寅初永遠的“五四青年”/112
馬敘倫四入四出北大緣/118
劉師培閉關謝客抱疾著述/125
梁漱溟來自北大的另類/135
橫空出世/143
傅斯年這不是他要的五四/144
羅家倫一筆寫出五四潮/148
段錫朋“學生自治”的“段總理”/153
許德珩學運中的社會活動家/157
張國燾急速“左”傾的學運領袖/164
鄧中夏脫下西裝換上工裝/170
羅章龍亢慕義齋里的譯者/176
楊振聲從文化觀點看五四/180
匡互生打進趙家樓的第一人/184
聞一多終身維護五四傳統/188
梁實秋五四運動的“局外人”/193
鄭振鐸風雷中的新探索/196
冰心被“震”上文壇的奇蹟/202
內外交困/209
徐世昌調和各派關係的大總統/210
段祺瑞被忽視的罪魁禍首/215
曹汝霖千夫所指曹阿瞞/220
章宗祥飽嘗老拳為哪般/226
陸宗輿江東父老羞於認/230
陸徵祥難勝重任的首席專使/234
顧維鈞臨危受命的外交家/239
傅增湘突然失蹤的教育總長/245
吳佩孚“軍人衛國,責無旁貸”/250
眾聲喧譁/255
梁啓超來自巴黎的警報/256
林長民從留日到抗日/266
汪大燮外交元老的投袂而起/276
劉崇佑抗辯政府的大律師/282
康有為向後拉車的“文聖人”/296
孫中山革命新力量的發現/301
章太炎行一萬四千里之後/310
嚴復書牘里的中國//316
林紓拼我殘年極力衛道/325
邵飄萍必使政府聽民意/339
王光祈工讀互助的夢想/343
魯迅“待死堂”與“吶喊”/347
餘論/355
設議院與開學堂/356
人物簡介/371
參考資料/378
後記/383
新版後記/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