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篥

觱篥

觱篥,又稱觱栗[the Tartar pipe] 。漢朝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形似喇叭,以蘆葦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聲音悲悽,羌人所吹,用以驚中國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觱篥
  • 讀音:bì lì
  • 別稱:觱栗
  • 類別:漢朝古代的一種管樂器
解釋,樂器的後來發展,管子,逗管,出處,詩詞,

解釋

客馳下,吹觱篥數聲。——明· 魏禧《大鐵椎傳》。

樂器的後來發展

觱篥隨著龜茲樂傳入中國後發展為中國的樂器,北方的管子,南方的逗管。

管子

管子其構造由管哨、侵子和圓柱形管身三部分組成。可用來獨奏、合奏和伴奏。經過變化發展,管子的演奏技藝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而廣泛流行於中國民間,成為北方人民喜愛的常用樂器。管子的音量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獷質樸,富有強烈的鄉土氣息,用於河北吹歌、冀東吵子會、山西八大套西安鼓樂等民間器樂合奏、民族樂隊、戲曲樂隊和宗教音樂中。

逗管

逗管是福建民間吹管樂器,外形如同一隻毛筆。總長37.5厘米左右,正面開有七孔,無需貼膜。由“竹管”、“叫子”、“手指”、“喇叭嘴”四部分組成。“竹管”長約30厘米,是逗管的主體部分;“叫子”長約4厘米,用蘆竹蘆葦製成;“手指”長約2厘米,用牛角製成,銜接“叫子”與“竹管”;“喇叭嘴”長約1.5厘米,用牛角製成,在“竹管”末端。常用於福州十番音樂、伬藝、閩劇等福州民間音樂。

出處

古簧管樂器名。以竹為管,管口插有蘆制哨子,有九孔。又稱“笳管”、“頭管”。本出西域龜茲 ,後傳入內地,為 隋 唐 燕樂及 唐 宋 教坊樂的重要樂器。
《史記·樂書》:“觱篥,以竹為管,以蘆為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已。”
《通典》:“觱篥出於胡中,胡人吹角以驚馬。後乃以笳為管,竹為首。”
《明皇雜錄》:“觱篥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注按:以其聲悲也。”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七拍:“ 龜茲觱篥愁中聽, 碎葉琵琶夜深怨。”
《資治通鑑·唐憲宗元和元年》:“ 師道 時知密州事,好畫及觱篥。” 胡三省註:“ 胡人吹葭管,謂之觱篥。
《樂府雜録》:觱篥,葭管也,卷蘆為頭,截竹為管,出於胡地。製法角音,九孔漏聲,五音。 唐編入鹵簿,為笳管;用之雅樂,以為雅管;六竅之制,則為鳳管。旋宮轉器,以應律者也。
杜佑曰:觱篥,一名悲篥,出於胡中,其聲悲。 東夷有以卷桃皮為之者。亦出南蠻。
又《樂府雜録》曰:觱篥,本龜茲樂。”
清· 俞蛟 《夢廠雜著·鄉曲枝辭下·蘆笙》:“初疑邊笳鳴, 晉陽鐵騎來縱橫;又疑吹觱篥, 龜茲舊樂多悽惻。”參閱《文獻通考·樂十一》。

詩詞

觱篥
作者 張祜
朝代 唐代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並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