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蟬猴(解猴)

幼蟬猴

解猴一般指本詞條

幼蟬猴是同翅目蟬科蚱蟬、黑蚱等的剛出土蛻皮而尚未羽化的若蟲,又稱蟬猴、知了猴、知了狗子。幼齡幼蟲身體多為白色或黃白色;額顯著膨大;觸角及口吻發達;前胸背板很大;無複眼,在複眼部位上有一單眼;前足脛節適於掘土。老齡幼蟲身體較堅硬,黃褐色;腹部縮小;翅芽非常發達;前胸背板縮小,中胸背變大;自頭頂至後胸背中央,有一蛻皮線,為羽化成蟲時的開裂線。

幼蟬猴在中國除西北青藏高原等無蟬地區外,廣有分布,一般海拔不超過250米的地方都有發生。多棲息於楊、柳、槐、楓楊等闊葉樹上。常在夜間出土,爬伏於樹幹的下部。若蟲孵化後,由枝上落於地面,即鑽人土中,在土中生活3年,共蛻皮5次,每當春暖時向上移動,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來時則深入土中,以避寒冷。

幼蟬猴肌肉纖維細嫩,味極鮮美。常被作為菜餚或小吃食用。而且營養很豐富,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別名知了狗、知了猴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半翅目
  • :蟬科
  • 中文學名:幼蟬猴
成長過程,種類分析,地理分布,主要價值,歷史,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養殖技術,蟬卵的採集,選擇場地,埋植卵枝,養殖管理,採收與加工,烹飪方法,炸幼蟬猴,酥炸幼蟬猴,燉幼蟬猴,

成長過程

古人沒見過蟬的若蟲是如何到達地下的,便認定蟬是由蜣螂或金龜子的幼蟲變化而來。“蜣螂化蟬”的傳說在古代廣為流傳,連以嚴謹著稱的《論衡》也說:“蠐螬化為復育,復育轉為蟬。”“蠐螬”就是金龜子幼蟲。
蟬的若蟲在地下度過它一生的頭兩三年,或許更長一段時間。美國有一種蟬能活 17 年。它的若蟲要在地下捱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黑暗生活。在這段時間裡,它吸食樹木根部的液體。然後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它經過幾年緩慢的生長,作為一個能量的儲存體爬出地面。它用來挖洞的前爪還可以用以攀援。
當蟬的若蟲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蛻皮是由一種激素控制的。它的前足呈勾狀,這樣,當成蟲從空殼中出來時,它就可以牢牢地掛在樹上。必須垂直面對樹身,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為了成蟲兩翅的正常發育,否則翅膀就會發育畸形。蟬將蛹的外殼作為基礎,慢慢地自行解脫,就象從一副盔甲中爬出來。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種類分析

蟬是半翅目昆蟲,全世界已知約2000種,中國僅有200種。它們在自然界出現的時間前後不一。蟪蛄,體長約2厘米,全身黑褐色。蟪蛄是最早登台的歌唱演員,鳴聲尖而長,連續不斷。
蚱蟬又叫知了、鳴蟬,在這個小家族中個頭最大了。體長約4厘米,混身漆黑髮亮,鳴聲粗獷而宏亮,鳴聲高亢響亮,像是男高音。不過,它們的聲音有點刺耳,每當中午時分,當群蟬齊鳴時,頗有擾人休息之嫌。
幼蟬猴
幼蟬猴
斑透翅蟬,原名鳴鳴蟬,個性孤僻,只在山區分布,叫聲總是“嗚嗚嗚……哇”的悲哀悽慘的聲調,好像是在哭泣。
伏了蟬到夏至時才登台歌唱,“伏了、伏了”地連聲不停,伏天剛到,它便迫不及待地告訴人們“伏了”。也許它是好意,提前告訴人們伏天就要結束了,請做好氣候變涼的準備。
寒蟬,體長約2.5厘米,頭胸淡綠色,因它在深秋時節叫得歡,故又稱秋蟬。寒蟬入秋才開始鳴叫,它們的歌唱才是這場“蟬聲系列音樂會”的壓軸曲。不過它們只是“滋滋滋”地一個音符,唱得太單調,其藝術水平實在不堪擔負壓軸的重任。
蟬科昆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漸變態類。一般生活史都較長,2~3年完成一代。最著名的種類要數美國的17年蟬,此外還有3種13年蟬,它們都是昆蟲中的壽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