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是高新區北海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苑曉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 提供學校:高新區北海學校
  • 主講教師:苑曉娜
  • 類 別:微課
課程簡介,設計思路,

課程簡介

轉化是一種常見的、極其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更是一種最常見、最基礎的思維方法,它可以在數與數、形與形、數與形之間進行轉換,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而對數學教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一線教師普遍感覺內容深、難度大,實踐中產生了很多困惑: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與傳統的數學知識教學有什麼不同?這部分內容究竟應該教什麼?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應該得到些什麼? 而對學生來說,已經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但這些經驗更多是針對解決具體問題而言的,因而是零散的、無意識的。藉助微課這種方式,提取最核心思想,將學生片斷式的、零散的思想集中並串聯,將班級課堂大大拓展延伸,為學生終身學習的發展開闢新的途徑。

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 思路一:教學方法立足學情。 有效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合適的數學現實的基礎之上的。在套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去進行。因而,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能夠解決某一類問題、獲得某一類問題的結論和答案,而應超越具體問題的解法和結論,指向策略的形成和套用意識。 思路二:案例選取重組整合。 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將案例內容重組整合。首先,形與形之間的轉化直觀形象,從面(平面圖形)到體(立體圖形),感受化整為零(長方體)、化不規則為規則(三角形、梯形等)、化圓為方(圓)的“轉化思想”。然後,數與計算方面的轉化,感受化未知為已知(即數與形的轉化)。不同層面的轉化策略,思維含量是不一樣的,分類讓學生經歷感受轉化策略的形成過程。 思路三:技術細節助推高效。 因為時間限制在5——10分鐘,所以內容設計及講解時,要做到精準控制,要將設計的精華部分展示出來,傳達的是清晰的知識點,在有限的時空內做到結構又相對完整,語言準確,讓教師觀看了,能清楚地明白其設計意圖,領悟其設計的與眾不同的精妙之處,讓學生看了,能因精巧的設計、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講解而印象深刻,達到掌握該知識點之目的,教學效果大大增強。 思路四:互動設計交流情感。 無論是微課中的生活套用還是分享智慧故事與數學家的名言,這些互動化的設計都力圖能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與數學的情感交流,充分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