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圍湯

解圍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六。具有止腎熱,散心寒,舒肝鬱之功效。主治心腎不交,寒熱時止時發,一日四五次以為常,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

基本介紹

  • 名稱:解圍湯
  • 出處:《辨證錄》卷六
  • 組成:人參、熟地、山茱萸、當歸、茯神、生棗仁、柴胡、白芍、遠志、半夏、玄參、菖蒲
  • 功用:止腎熱,散心寒,舒肝鬱
  • 主治:心腎不交,寒熱時止時發,一日四五次以為常,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五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當歸一兩,茯神五錢,生棗仁五錢,柴胡一錢,白芍一兩,遠志二錢,半夏二錢,玄參三錢,菖蒲一錢。

用法用量

水煎服。二劑寒熱減半,躁顫亦減半;再服二劑,前症頓愈;再服二劑,不再發。

功用

止腎熱,散心寒,舒肝鬱。

主治

心腎不交,寒熱時止時發,一日四五次以為常,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

重要文獻摘要

《辨證錄》:“寒熱時止時發,一日四、五次以為常,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人以為寒邪在陰陽之間也,誰知是火熱在心腎之內乎。夫腎與心本相剋而相交者也,倘相剋而不相交,必至寒熱止發之無定。蓋心喜寒而不喜熱,腎喜熱而不喜寒。然而熱為腎之所喜,必為心所惡;寒為心之所喜,必為腎之所惡。腎噁心寒,恐寒氣犯腎,遠避之而不敢交於心;心惡腎熱,恐熱氣犯心,堅卻之而不肯交於腎。然而腎噁心寒,而又惡其不下交於腎,必欲交交而心不受,反以熱而凌心矣;心惡腎熱而不上交於心,必思交腎而腎不受,反以寒而犯腎矣。兩相犯而相凌,於是因寒熱之盛衰,分止發之時候矣。夫心腎原無時不交也,一日之間,寒熱之止發無常,因交而發,因不交而即止,又何足怪?惟熱來時躁不可當,寒來時顫不能已,實有秘義也。夫熱來之時,乃腎氣之升騰也,心雖惡熱而心中正寒,宜不發躁,而何以躁?蓋寒則心氣大虛,虛則惟恐腎氣之來攻,乃懼而躁,非熱而躁也。寒來之時,乃心氣之下降也,腎雖惡寒,而腎中正熱,宜不發顫,而何以顫?蓋熱則腎水大乏,乏則惟恐心氣之來奪,乃吝而顫非寒而顫也。然則欲心之不躁,必須使其不寒;欲腎之不顫,必須使其不熱。方用解圍湯:人參五錢,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當歸一兩,茯神五錢,生棗仁五錢,柴胡一錢,白芍一兩,遠志二錢,半夏二錢,玄參三錢,菖蒲一錢,水煎服。二劑寒熱減半,躁顫亦減半;再服二劑,前症頓愈;再服二劑,不再發。此方心、肝、腎三部均治之藥也。欲心腎之交,必須借重肝木為介紹,分往來之寒熱,止彼此之躁顫,方能奏功。方中雖止腎熱而散心寒,倘肝氣不通,何能調劑?所以加入柴胡、白芍以大舒其肝中之鬱氣。蓋祖孫不至間隔,而為子為父者,自然愉快矣,寧尚至熱躁寒顫之乖離哉。此症用玄荊湯亦效。玄參二兩,荊芥三錢,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