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長角豆是常綠
喬木,高達15-16米。葉長8-17厘米,有小葉2-4對;小葉革質,無毛,光亮,倒卵形或近圓形,長3.5-5.5厘米,寬3-3.5厘米,頂端圓鈍,有微凹或有明顯的心形凹陷,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全緣;
側脈明顯突起。
花組成側生的
總狀花序,
花序軸密被黃褐色柔毛;花小,紅色。
莢果彎曲,長10-25厘米,寬2.5厘米。花期11月。
產地生境
原產於地中海地區貧瘠乾旱土壤中,中國僅廣州有栽培。長角豆具有較強的抗旱、抗鹽鹼性。能在年降雨量200毫米的地區存活,其覆蓋裸露地面的能力強且適應性廣,但長角豆耐寒性較差,在-7℃以下溫度易受凍害。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處理:採用90℃-100℃的沸水浸種,攪拌冷卻後浸泡種子吸水膨脹,再用濕沙催芽5-7天,浸種24小時換水一次(換溫熱水)。經試驗,此種方法98%以上種子在48小時內可吸水膨脹,且不會損壞種子。
育苗:營養土裝袋排好後,篩細土填滿袋間空隙,防止袋子歪倒。播種前兩天澆一次透水。播種時將吸水膨脹、用濕沙催芽一周、出現白色根系生長點的種子播種,每袋播種1粒。先用筷子在袋子中間插一個小孔,種子根尖向下放入,覆土深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播種後澆透水,搭蓋塑膠小拱棚保溫保濕,種子大部分發芽後撤除拱棚。
組培
外植體的培養:種子經過4-6℃的低溫催芽後,挑選色澤鮮艷、飽滿、無蟲、無損傷的籽粒,在蒸餾水中沖洗30分鐘;濾乾水後在超淨工作檯上用體積分數70%酒精消毒3分鐘,無菌水沖洗1次,再用1克/升氯化汞滅菌15分鐘,無菌水沖洗4次;最後接種於無激素的1/2MS培養基(pH為5.8)中進行萌發,獲得無菌苗。
基本培養基的篩選:種子萌發後切取長角豆無菌苗腋芽莖段,進行初次增殖培養試驗,分別採用MS、B5、WPM、天KW4種基本培養基。其中均添加有1毫克/升細胞分裂素(6-BA)、0.1毫克/升吲哚丁酸(IBA)和25克/升蔗糖,以觀察不同基本培養基對長角豆腋芽莖段增殖培養的影響。每瓶接種5個單芽,每處理10瓶,60天后調查統計,計算增殖係數。增殖係數是指調查時有效芽數與接種時外植體數的比值,有效芽是指長度0.5厘米以上的叢生芽。
繼代增殖培養基的篩選:選取初次增殖培養中生長較好的基本培養基中的腋芽為試驗材料,切成帶1個腋芽的莖段進行接種,每一處理10瓶,每瓶接種6個,重複3次,60天后調查統計。所用培養基為初次增殖培養中篩選出的最佳基本培養基,其中附加不同質量濃度的6-BA(0.8,1.0,1.2毫克/升)、IBA(0.05,0.10,0.15毫克/升)和L-賴氨酸(60,90,120毫克/升),同時在每個培養基中均添加25克/升蔗糖和5.5克/升瓊脂粉,pH值為5.8。
生根培養基的篩選:生根培養選用1/2
DKW為基本培養基,分別添加0.2,0.4,0.6,1.0毫克/升IBA及20毫克/升蔗糖,組成4種生根培養基,依次簡寫為DR
1、DR
2、DR
3和DR
4。將誘導後的不定芽剪成長2-3厘米的莖段插入培養基進行生根誘導,以觀察IBA對不定根生根誘導的影響。試驗共設4個處理,每處理6次重複,每重複7瓶,每瓶接種5個。以上所有均在光照條件下完成,光照時間為14小時/天,光照強度為1500-2000勒克斯,培養室內溫度(25±2)℃,
30天后誘導培養基為DKW基本培養基中附加1.0毫克/升6-BA和0.1毫克/升IBA;增殖培養基為天KW基本培養基中附加0.8毫克/升6-BA、0.1毫克/升IBA和60毫克/升L-賴氨酸;在1/2天KW基本培養基中進行生根培養,其中附加0.4毫克/升IBA,生根率最高可達93.33%。
栽培技術
適時澆水除草,並做好病蟲害預防。幼苗長出第2對真葉(革質)後,根據生長需要追施清糞水1-2次,1%
尿素和複合肥各一次。
病蟲防治
危害幼苗的害蟲有
蟋蟀、
蠐螬、小地老虎,可用40%
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苗期為預防莖腐病和猝倒病,每10天噴霧1次50%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稀釋800倍-1000倍液。
主要價值
長角豆花期較長且莢果為暗紅色,因此還可用作園林觀賞樹種。長角豆果實為莢果,果內總糖含量高達48%-56%(其中蔗糖含量占32%-38%),可用於發酵生產工業酒精,還可提取豆膠,既是可口的營養品,又可作為化妝品、藥品、食品的天然增稠劑和穩定劑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