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紅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 (Karsch, 1881),為蜘蛛目(Araneae)蟹蛛科蟹蛛屬的一種蜘蛛。分布於山東、河南、陝西、浙江、安徽、新疆、四川、湖北等。寄主危害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棉花、油菜、果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角紅蟹蛛
- 拉丁學名:Thomisus labefactus (Karsch, 1881)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Arachnida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Araneae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蟹蛛科
- 亞科:蟹蛛亞科
- 屬:蟹蛛屬
- 種:角紅蟹蛛
- 分布區域:山東、河南、陝西、浙江、安徽、新疆、四川、湖北等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雌蛛,雄蛛,
基本信息
中文名:角紅蟹蛛
拉丁學名:Thomisus labefactus Karsch, 1881
綱:蛛形綱
目:蜘蛛目
科:蟹蛛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6.00-6.80毫米。頭胸部黃橙色,略帶光澤。頭部前端兩側各有一尖三角形稜角,兩稜角之間為一條紅棕色隆線,此線紋後方緊接1條白色橫紋。額部有1塊倒三角形的紅棕斑,斑中夾雜一些白色斑點。前眼列在頭部垂直面上,強後曲;後眼列在水平面上,微後曲,各眼均等大,約小於前列眼。第I、Ⅱ步足的脛節腹側有2或3對短刺,後跗節有5-6對短刺。腹部寬廣,略呈三角形,多為粉白色,後兩側略向上隆起,在隆起部位有紅棕色斑點。
雄蛛
體長2.50毫米左右。全體紫紅色,體表有許多小圓丘,丘上各有1根刺狀毛。第I、Ⅱ步足脛節、跗節和後跗節有深色斑節,腹部略高於胸部,中部有5個明顯的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