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毒蛾,,為鱗翅目毒蛾科古毒蛾屬的一種昆蟲。以幼蟲食害芽、葉和果實。初孵幼蟲有群居性,取食葉背葉肉,殘留上表皮;2齡幼蟲以後開始分散活動,芽部受害多從芽基部蛀食成孔洞,最後導致芽枯死;嫩葉受害較嚴重,常被食光,僅留葉柄;葉片被食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僅留粗脈;果實受害,果面會出現不規則的凹斑和孔洞,幼果常脫落。嚴重影響果樹常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角斑毒蛾
- 拉丁學名:Orgyia gonostigma (Linnaeus)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毒蛾科
- 亞科:古毒蛾亞科
- 屬:古毒蛾屬
- 種:角斑毒蛾
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10-22毫米,體呈橢圓形,灰至黃色,密被深灰色短毛和黃、白色茸毛。頭較小,觸角絲狀,複眼灰色。足灰白色,爪腹面有齒。雄體長8-12毫米,翅展25-36毫米,體灰褐色,下唇須橙黃色,觸角短羽狀,銹褐色,櫛齒褐色。
卵
直徑0.8-0.9毫米,近球形,卵孔處有花狀凹陷;初產白色,後變為灰黃色,略有光澤。
幼蟲
體長33-40毫米,頭部黑色,上生有細毛。體黑灰色,被黃黑色毛,亞背線上生有白色短毛;前胸兩側各有1束向前伸的由黑色羽狀毛組在的長毛;亞背線和氣門線淡黃白色。氣門黑色。
蛹
長8-20毫米,雌蟲為灰色,雄蟲為黑褐色。背面有黃毛,臀棘較長。
繭
略呈紡錘形,絲質較薄。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生2代。是以2-3齡幼蟲在皮縫、粗翹皮下或落葉中越冬。翌年4-5月幼蟲開始活動,5-6月下旬老熟幼蟲開始在皮縫處結繭化蛹。蛹期6-15天。7月上旬開始羽化,將卵產在繭的表面,分層排列呈不規則的塊狀,上覆雌蛾腹末的鱗毛。卵期14-20天。孵化後分散為害,蛻2次皮後,9月中旬進入越冬期。有寄生性天敵22種,主要有姬蜂、小繭蜂、細蜂、寄生蠅。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抵抗力。科學修剪,疏花、疏葉,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果園排水,保持適度的溫濕度,結合修剪,清理果園,將病殘物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病源。
(2)保護和利用天敵。
常用藥劑 辛硫磷、水胺硫磷、敵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