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成蟲的形態特徵,卵的形態特徵,幼蟲的形態特徵,蛹的形態特徵,繭的形態特徵,為害特點,生態習性,成蟲的生態習性,幼蟲的生態習性,蛹的生態習性,地理分布,防治措施,人工防治,燈光防治,藥劑防治,生物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的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25-30mm,翅展128-140mm,雄蟲體長20-27mm,翅展114-135mm。體青褐色,觸角羽狀,長約10mm,淺灰色。頭部四周、頸板前端、前胸後緣、腹部背線、側線、末端,及足腿節外側均有白色絨毛。腹部背面各節有白色圓斑6對,其中間有斷續的白色縱線。前翅褐色,頂角後緣呈鈍鉤狀,圓而突出,粉紫色,具2黑色眼狀斑,斑的上端為白色弧形。前、後翅中央各有1個較大的新月形斑,上緣深褐色,中間半透明,下緣土黃色,外側有1條縱貫全翅的寬頻,中間粉紅色,外為白色,內深褐色,寬頻上各有1內向的淺凹,基角褐色。前翅基角邊緣有1條灰白色“L”紋,後翅基角邊緣有白色的弧形紋,外緣有4條黃褐色波狀紋。
卵的形態特徵
幼蟲的形態特徵
初孵幼蟲體長3mm,暗褐色,有刺毛。1齡體長8~10mm,頭寬1.1mm,頭、尾黑褐色,體金黃色,有黑色斑點及刺毛;2齡長18-29mm,頭寬1.8mm,頭、尾黃色,枝刺端部淡黃色,上有刺毛,斑點黑色;3齡長31-35mm,頭寬2.5mm,頭、尾黃色,體披白粉,枝刺青綠色,上端有刺毛,黑斑清晰變大;4齡長36-42mm,頭寬3.6mm,頭、尾金黃色,體白粉濃厚,枝刺青綠色,有毛,黑斑粗大;5齡長55-76mm,胴粗10-15mm,頭寬5.0mm。頭部黃色,體黃綠色,披有白粉。前胸背有黃帶、前端有一青綠色帶,頭部、前胸、中胸有對稱藍綠色刺狀突起,亞背線、氣門上線、氣門下線,各有一排顯著的綠色枝刺,以亞背線上的最粗大,枝刺略向後傾。刺突間有黑褐色斑點,刺突變尖、刺毛消失。胸足黃色,腹足青綠色。胸、腹足基部有黑褐色斑點。肛板及兩側板呈三角形,中間黃色,周邊藍綠色。
蛹的形態特徵
繭的形態特徵
為害特點
幼蟲食葉和嫩芽,輕者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把葉片吃光。
生態習性
成蟲的生態習性
角斑樗蠶蛾成蟲有趨光性和趨嫩綠產卵習性,通常林緣、疏林、朝南向陽林面、幼林的卵量較高,同株樹的中、上部葉片卵量高。樗蠶成蟲的一次飛行距離近則300-500m,遠則1000m以上,生命力頑強,蟲體切腹後,仍可成活15 - 20小時。成蟲羽化多在清晨,也見於白天午後,羽化後數小時雙翅展開。各代雌雄比為1:1.13 - 1.78,雌蟲遇雄蟲當即進行交配,短則5 - 7小時,長達18小時,從凌晨的2點至次日20點,雄蟲一般可交尾2次。成蟲白天棲息在寄主林隱蔽處或建築物的牆體屋檐下,晚間21點至凌晨2-3點最為活躍。交配後次日產卵,多在晚間或清晨。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卵,但不孵化。產卵量以第一次為最多,並可持續5-7次。雌蟲死後,腹內仍可見剩餘卵粒,少則3 - 5粒,多達10餘粒。卵產成行狀或堆狀或行狀堆疊,也有1 - 2粒散產的。產在草地上。成蟲壽命越冬代6 - 15天,平均8.4天,1代5 - 10天,平均6.8天,雌性較雄長。卵歷期1代9 - 13天,平均12.2天,2代8 - 10天,平均9.1天。
幼蟲的生態習性
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從卵粒的端部爬出,有群集性,取食嫩葉的葉肉,3齡後陸續分散,咀嚼葉片,成缺刻,為害從下而上,晝夜取食,並可遷移,轉株為害。據調查,仇畢村1株2m高的幼樟有2~4齡幼蟲86條,食量隨蟲齡增長而增加,葉片被取食貽盡,1條幼蟲從孵出到化蛹,平均食葉84張。
蛹的生態習性
多見在寄主的中、下部葉片,作繭化蛹,在寄主葉片被吃盡後,也見老熟幼蟲在草地上作繭化蛹,繭內蛹體頭朝上。蛹進入6月中旬後遇30℃以上氣溫時,出現滯育,
地理分布
在我國華東和西南都有分布。
防治措施
角斑樗蠶蛾是樟樹、桕樹上的主要害蟲,對高齡大樹影響不大,因有較強的恢復生長能力,無需用藥物防治,並有利於天敵的繁衍,保持生物的多樣性。
人工防治
對嚴重危害區塊,可採取人工摘除蟲繭,或利用成蟲趨光特性,進行燈光誘殺,儘量少用農藥,減少環境污染。成蟲產卵或幼蟲結繭後,可組織人力摘除,也可直接捕殺,摘下的繭可用於巢絲和榨油。
燈光防治
成蟲有趨光性,掌握好各代成蟲的羽化期,適時用黑光燈進行誘殺,可收到良好的治蟲效果。
藥劑防治
必要時,可用藥劑防治,在幼蟲低齡期,用90%敵百蟲1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