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原矛頭蝮

角原矛頭蝮

角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cornutus)頭側具頰窩的中小型管牙類毒蛇。頭被粒鱗,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眼上具1對向外斜、被細鱗的角狀突起。鼻鱗到兩角基前側具黑褐色“X”形斑。眼後具上淺下深的2條粗斑紋。通身背面灰色、灰褐色或灰綠色,腹面淡灰褐色,密布深色點斑。

棲息於具石灰岩地貌的山區,以小型哺乳動物、蜥蜴、蛙類等為食。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貴州、浙江。中國以外分布於越南。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色斑,鱗被,半陰莖,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毒液研究,

動物學史

1930年,Smith依據採集自越南萊州省的樣本命名了角原矛頭蝮(Trimeresurus cornutus),該種曾長時間被認為是越南特有種。2003年,梁啟燊和劉素媚孋依據1996年7月采自中國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乳源縣五指山林區02工地的1號雌性標本發表了新屬Ceratrimeresurus和新種角烙鐵頭蛇(Ceratrimeresurs shenlii)。David等在核查該標本後,確定其為角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的同物異名,為中國蛇類新紀錄。之後該種相繼在浙江和廣西等地被發現。

形態特徵

色斑

身體背面棕黃色或灰褐色,有2列深色方形斑塊;斑紋鑲有黑色邊緣,通常在背脊中央癒合,形成橫斑。體側色較淺,有不規則的淺灰褐色斑點。身體腹面淡灰褐色,兩側有深褐色斑。頭背有小的、不規則的褐色斑點或有明顯“X”形花紋,從角後側至頭後枕部有1對黑褐色弧形斑。

鱗被

雄性最大體全長680毫米,雌性最大體全長644毫米。吻鱗從背面可見,寬大於高,三角形;每側有1或2枚鼻間鱗,被2或3枚小鱗間隔;眶上鱗分裂成5枚小鱗,其中中間兩枚明顯增長、三角形、直立,形成角狀突起,眶上鱗之間一橫排有大約14枚小鱗,光滑,平整。枕部鱗片大於頂部鱗片,明顯起棱;顳部鱗片小,起棱不明顯。鼻鱗略呈方形,鼻孔圓形。鼻孔後緣至眼眶前緣之間有4枚較大的鱗片;眶前鱗3枚,上兩枚位於頰窩之上,明顯增長;下枚形成頰窩後下緣;眶後鱗3枚。上唇鱗9~10枚,第1枚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高,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最大,與眶下鱗間隔1枚鱗片;第4枚明顯小於第3枚。下唇鱗14枚,前4對與前頷片相接。背鱗21(23)-21-17行,具棱,偏菱形。雄性腹鱗187~189枚,雌性腹鱗187~195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70~71對,雌性尾下鱗65~77對;尾尖末端有1枚角質尖鱗。

半陰莖

外翻半陰莖長19毫米,達第8對尾下鱗。離心式精溝分叉低,直達兩葉頂。遠端被萼,近端具刺,精溝附近存在小刺。在半陰莖分叉處的兩側各有1枚大刺,之上均為小或中等大小的刺。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于海拔340~1200米以石灰岩為主的山區。常見於路邊石縫、潮濕的道路邊緣,一般發現地附近有水溝。白天夜晚均有活動。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鼠類、蜥蜴等。

分布範圍

在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貴州、浙江。中國以外分布於越南。從已有資料來看,角原矛頭蝮呈點狀分布而非傳統上的片狀分布。

保護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2月5日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法律制裁。

毒液研究

角原矛頭蝮毒液以血循毒素為主,被咬傷後的臨床表現與原矛頭蝮相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