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救苦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觀音救苦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修月魯般經》。具有益氣補血,斂肺澀腸,鎮咳止痛,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嗽。

基本介紹

  • 名稱:觀音救苦散
  • 組成:人參、當歸、滑石、甘草、粟殼
  • 主治:嗽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當歸、滑石、甘草、粟殼(蜜炙)。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咀。用烏梅一枚,水二鐘,臨睡煎服。
2.現代用法:上為粗末,用烏梅一枚,白水1000ml,臨睡煎服。

功用

益氣補血,斂肺澀腸,鎮咳止痛,利尿通淋。

主治

嗽。

方義

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當歸調經止痛;滑石利尿通淋;甘草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粟殼斂肺,澀腸,止痛。諸藥合用可益氣補血,斂肺澀腸,鎮咳止痛,利尿通淋。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百藥效用奇觀》:“觀音救苦散,治嗽如神。人參、當歸、滑石、甘草、粟殼(蜜炙),上為?咀,用烏梅一枚,白水二鐘,臨睡煎服。(《修月魯般後錄》)”
2.《溫病大成》:“觀音救苦散,專治傷風、傷寒,並疫氣所侵。稍覺頭昏、腦悶、項背拘急,吹鼻取嚏,毒氣遂散,永不染著,仙方也。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丹皮去心,元胡索、硃砂各二錢,雄黃、白芷、牙皂各四錢。七味草藥共為細末,朱、雄另研,調入,嗅鼻取嚏。未病者,吹之不染;牛馬受瘟,吹之亦效。”
3.《醫方類聚 校點本》:“觀音救苦散,治嗽如神。人參、當歸、滑石、甘草、粟殼蜜炙,右為?咀,用烏梅一枚,白水二鐘,臨睡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