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小彩龍

宜賓的舞龍習俗由來已久,且非常普及。
1986年正式命名的“觀音小彩龍”,源遠流長。專家們說,它由現在觀音張家灣唐代歸順縣址而生髮,已逾千年,及至明清民國一直盛行,新中國成立後曾經停演,20世紀八十年代又逐漸恢復,現在多達50多支隊伍,從業人員有400餘人。
紅紅火火的觀音小彩龍,有 “小、巧、靈”的藝術特色。一般約長4至5米,由布、竹製成,獨創了許多如“托舉”、“站肩”、“掛腰”、“盤頸”、“吊臂” 、“疊羅漢”等“力量+技巧”的多人組合式造型。又因龍體小,對場地要求不高,舞者三、五、八人皆宜,
觀音小彩龍的製作非常考究,要求它形體小巧,宛轉靈活,頭尾能屈能伸。龍頭用竹編造型,將布料裁剪、上機縫製後分別貼上在龍身和龍尾上,最後安裝手柄。龍頭龍尾工藝最為細密,由家傳藝人精工細扎。扎龍由簡而繁,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獨特藝術處理。龍身由黃、紅、綠等彩布精細包裝為龍衣,“彩龍”之名,即由此而來。
特別是20世紀末,經過戲劇、音樂、雜技專家的不斷指點,糅合了雜技之後,它的藝術性得到了較大提高,成為宜賓舞龍的一大特色。
觀音小彩龍的演員,全是農家漢子。表演時,在“耍寶人”的帶領下,他們有程式地自編自導“金錢吊寶”、“三宮騎大馬”、“藝術燈”、“黃龍纏身”、“盤根錯節”等50多個造型,動作瀟灑自如,揮舞行雲流水,伴隨著鼓、鑼、鈸等樂器的音樂,彩龍時而騰躍,時而繞柱盤旋,龍身龍尾隨龍頭起伏而旋轉,
觀音小彩龍,技巧性強,適應性也強。即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田間院壩遊玩;既供平民觀賞,又能舞台表演。
觀音小彩龍多次獻技於省、市重大文化活動並贏得盛譽。它繼承了龍文化精髓,體現了川南民眾的文化追求和創造,承載著宜賓的風土人情,是研究四川民俗的寶貴資料。它是宜賓一道不可取代的民間文化大餐,是宜賓龍燈的傑出代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宜賓的一顆民間藝術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