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是藏民族民間傳統戲劇藝術,也是中國比較古老的民族劇種之一。它是一種以民族歌舞、民間說唱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貼近觀眾、易於被觀眾。藏戲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一般在白天演出,無需燈光和複雜的布景,廣場上只需樹立經幡桿或懸掛唐卡畫像即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覺木龍藏戲
- 外文名:Sleep wood dragon Tibetan opera
- 介紹:戲劇
- 民族:藏
簡介,歷史,藏戲的"藝術之鄉",藏戲的特點,藏戲的改進,瀕危現況,藏戲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道具表演,基本面具顏色,流派唱腔,藏戲的唱腔,角色分類,
簡介
這20萬對覺木龍藏戲團非同小可,足夠置辦更多的道具和服裝,支付二十多名演員的工資。最主要的是覺木龍藏戲團的團長是格桑的二姐瓊達,全家上下都大力支持繼續發展藏戲。“歷史上,覺木隆藏戲團也曾多次出現“垮掉”的境況。1959年,覺木隆藏戲團開始了它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斷演。1961年到1965年又恢復上演。1966年到1971年再次停演。1971年在政府的鼓勵下重新組建,但後來因為大家都忙著發展經濟賺錢,團員們紛紛散去,到1984年戲團被迫解散。2002年,自幼喜歡藏戲表演的瓊達再次組建。
歷史
“相傳14世紀,藏傳佛教香巴噶舉的一位高僧湯東傑布為改變西藏交通不便的現狀,立志要在西藏每一條江上架起鐵索橋,但志大而財不足,於是湯東傑布巧想辦法。當時建橋民工中有山南來的能歌善舞的七姐妹,於是湯東傑布吸收民間和宗教中各種戲劇因素編排節目,設計唱腔和動作,改進鼓鈸伴奏,在白面具藏戲的基礎上創建了藍面具藏戲,指導七姐妹排演,以期募集到足夠的架橋資金。七姐妹聰穎俊麗,舞姿輕盈飄逸,歌聲優美動聽,觀者都讚嘆她們是天女下凡。藏語稱仙女為“拉姆”,藏戲被稱作“拉姆”,即由此而來。”
根據資料,“在羅布林卡達賴喇嘛夏宮入殿東側的牆上也繪有覺木隆藏戲的壁畫。賈熱村舊稱覺木隆,藏戲創始人湯東傑布的學生唐桑和她的丈夫魯固就曾居住於此。其時在節慶的時候,魯固敲鼓,唐桑表演藏戲,深為鄉親們喜愛。之後參與的人多了,便逐步組建了覺木隆藏戲團。“在當時西藏的各大節日裡,特別是雪頓節上,舊西藏地方政府每年都要特令覺木隆藏戲團到哲蚌寺和羅布林卡作壓軸表演”。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套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不過近年來,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言歸正傳,因為藏戲,因為豐收節,因為格桑,我來到了距拉薩幾十里外的覺木龍村,這裡據說是藏戲的發源地,現在也仍然是影響非常大的傳統藏戲地區。從而和格桑的家人一起過豐收節,吃肉喝酒,並慕名觀看藏戲一場。
藏戲的"藝術之鄉"
藏族是一個古文化十分發達、成熟的民族,她所創造的藏戲藝術神奇獨特、燦爛輝煌。人們把藏戲比作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戲是藏民族民間傳統戲劇藝術,也是中國比較古老的民族劇種之一。它是一種以民族歌舞、民間說唱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貼近觀眾、易於被觀眾。藏戲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一般在白天演出,無需燈光和複雜的布景,廣場上只需樹立經幡桿或懸掛唐卡畫像即可。藏戲至今流傳於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五省區以及印度、不丹、錫金等國。
藏戲是藏民族民間傳統戲劇藝術,也是中國比較古老的民族劇種之一。它是一種以民族歌舞、民間說唱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貼近觀眾、易於被觀眾。藏戲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一般在白天演出,無需燈光和複雜的布景,廣場上只需樹立經幡桿或懸掛唐卡畫像即可。藏戲至今流傳於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五省區以及印度、不丹、錫金等國。
藏戲的特點
到十四世紀,噶舉派(白教)高僧唐東傑布(1385-1464)在雲遊途中於1430年主持營建了據說是西藏的第一座鐵索橋。在建橋過程中,他發現民工中有七個能歌善舞的姐妹(有說七兄妹),遂在白面具戲基礎上,吸收佛經中傳說和民間傳說故事中帶有戲劇因素的內容編排表演節目、設計唱腔動作和鼓鈸伴奏,指導七姐妹演出,藉以宣傳宗教,為行善修橋募集資金(行善積德)。七姐妹天生麗質、舞姿輕盈、歌聲優美動聽,觀者以為仙女下凡,贊其為“拉姆”(意仙女)。以後藏戲被稱作“拉姆”,亦由此而得名。據《湯東傑布傳》載,湯東傑布主持修建的鐵橋、木橋數量達上百座,碼頭渡口也有一百多個。而修建如此之多的橋樑渡口,所需資金除靠其遊說化緣所得外,主要靠組織募捐演出來籌集。以後湯東傑布又將經其發展了的白面具戲帶回家鄉主廟迥·日吾齊寺,創建了迥·日吾齊戲班,將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裝飾改為藍面具,在白面具戲表演藝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各種歌舞和古老瑜伽功術、雜技等,編演了佛經故事《智美更登》。從此,藍面具戲逐漸形成。
自十七世紀起,隨著嘎丹頗章地方政權的建立,藏戲,特別是藍面具戲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繁榮時期。以唱為主,唱、誦、舞、表渾然一體的戲曲表演藝術形式已經形成。出現了具有較高文學水準的戲曲文學劇本和一批優秀的傳統劇目。在民間,一些職業或半職業的藏戲戲班開始出現,在藝術風格上開始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到七世達賴時,出現了藏戲演出的盛會--雪頓節。在這個時期,五世達賴羅桑嘉錯(1617-1682)對藏劇的發展頗具貢獻。清順治九年(1652),五世達賴率眾三千赴京晉見順治皇帝,歷史上第一次被中央政府以金冊金印封為“達賴喇嘛”。五世達賴晉見期間在京住了兩個月,後又在內蒙古的代嘎(今涼城)逗留了三個月。在這五個月中,五世達賴看到了許多漢、蒙、滿等各民族的宮廷和民間音樂、舞蹈、戲劇、雜技、百藝等藝術表演,深受啟發。返藏後,即將從拉達克傳入的具有西域風格的歌舞加以改造,組織成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唯一的官營性專業歌舞隊--噶爾巴。五世達賴對藏戲也十分喜歡,在其尚未親政時,就在其授意和倡導下,寺院進行上期夏令安居修習結束的優酪乳宴會上,邀集一些在民間享有盛名的藏戲班子進哲蚌寺作助興演出,從而開創了“哲蚌雪頓”調演觀摩藏戲的慣例。之後,逐漸形成了開始在哲蚌寺,繼而在“吉彩洛頂”(幸福園林),最後於雪頓節期間在羅布林卡舉行一年一度規模盛大的藏戲獻演活動。五世達賴還曾指令其家鄉瓊結縣白面具戲班賓頓巴分為兩班,一為瓊結紮西賓頓,一為盤納若捏賓頓,並在拉薩舉行雪頓節時,把瓊結紮西賓頓安排在第一個演出。這期間,各地民間出現了專門改編加工並記錄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戲劇本,不少地方和部分色欽寺廟還組建了相對固定並帶有職業性質的藏戲劇班。每年參加“哲蚌雪頓”的至少有幾個白面具戲班和江嘎爾、希榮仲孜、工布卓巴等眾多表演團體。從這個時候起,藏戲開始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戲劇藝術形式;演員也逐漸脫離寺院,職業演出劇團開始出現。藏劇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影響面也逐漸擴大,繁衍出德格戲、昌都戲、門巴戲等多種戲曲劇種,並對一些兄弟民族劇種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藏戲的改進
《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布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布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瀕危現況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
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套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不過近年來,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藏戲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情況
藏戲·拉薩覺木隆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余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該團體不得阻攔。這個劇團開辦之初住在堆龍德慶縣覺木隆村的“雄白拉窮”泉水邊,故稱覺木龍藏戲隊。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扎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旋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台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
覺木隆藏戲分布、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藏戲·日喀則迥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迥巴藏戲團是我國藏民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我國藏戲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在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的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余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該團體不得阻攔。這個劇團開辦之初住在堆龍德慶縣覺木隆村的“雄白拉窮”泉水邊,故稱覺木龍藏戲隊。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扎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旋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台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
覺木隆藏戲分布、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藏戲·日喀則迥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迥巴藏戲團是我國藏民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我國藏戲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在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的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迥巴藏戲,上承白面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民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藏戲·日喀則南木林湘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湘巴藏戲——也稱“常·扎西直巴”。五世達賴時一個貴族叫扎西直巴,後來當過嘎倫。他命家鄉南木林“多確·常”的人學習江嘎爾藏戲,組織了一個藏劇團,逐漸演唱流行起來,因為都是在南木林山溝中的香河邊,就被稱為香巴藏戲。而後來,嘎廈的“則恰列空”登記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禪、九世班禪對湘巴較為重視,扶持了一段時間,逐漸壯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於南木林縣的多確、卡則、瓊、山巴等地。解放前夕的戲師根角,才藝出眾,樂觀調皮,諳熟劇本,他是八世班禪選定的戲師,在湘巴藏戲史上影響最大。早先湘巴藏戲不去拉薩支差,有一年迥巴藏劇團去拉薩支差參加雪頓節,過雅魯藏布江時翻船,死了不少藝人,剩下少數日吾齊藝人,到南木林找了一些湘巴藝人去了拉薩會演,被稱作“湘·日吾齊”。以後湘巴影響大起來,規定了《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和《直美滾頓》輪換去拉薩演出。湘巴藏戲整個風格特點較接近於江嘎爾,現在藝人多數已經去世。
藏戲·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江嘎爾藏戲發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傑諾桑》《阿佳朗薩》《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演得最有影響的是《曲傑諾桑》,據說是戲師那加根據定欽雲巴·才仁旺堆寫的《諾桑傳記》和八世班禪、多仁班智達二人寫的一些書之精華,編演成當時的藏戲《曲傑諾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爾藏戲的影響僅次於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很受廣大民眾的稱道。其唱腔高亢渾厚,古樸粗獷,但裝飾頓音“陣過”沒覺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沒發展得那么細緻豐富。它同迥巴藏戲一樣,所演的戲比較嚴格的按照“腳本”來,說的“雄”,就是劇情講介人的“連珠韻白”,唱腔中間穿插的舞蹈節奏都比較悠沉緩慢,表演也較為簡單,沒有雜技和特技。
江嘎爾藏劇團每年參加拉薩會演後,回日喀則要在扎什倫布寺演出,班禪也來看。藏曆八月二日要趕回仁布到強欽寺演出。在夏天,它還要分別給“嘎廈托子”(嘎倫過林卡)、“仲果也節”(七品官以上過林卡)、“孜仲也節”(僧官過林卡)演兩三天戲。江嘎爾藏戲,在日喀則、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區較為流行,除職業性的劇團外,還有業餘團體在活動。現在嘎江爾藏劇團還有一些著名的藝人,如解放前最後一個戲師唐曲的兒子拉歸,75歲的藝人強巴和年輕藝人丹增等,活躍在江嘎爾藏戲傳統的藝術園地上。
黃南藏戲有如下特點:1.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民間和寺院藏戲隊,始終與社會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繫。2.音樂方面保留了宗教音樂的成分,也吸收了當地民歌、舞蹈音樂等素材。3.演出劇目除八大傳統藏戲外,還有《格薩爾王傳》《國王官卻幫》等其他藏區沒有的劇目。4.保留了《公保多吉聽法》這齣古老而珍貴的原始戲劇形態的儀式劇。5.即興表演獨具特色。這些即興表演,既表現了編劇、演員高超的藝術水平,又對抨擊時弊、淨化社會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歷代黃南藏戲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行當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本劇種獨有的藝術風格。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年來,受現代文化的衝擊,黃南藏戲也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範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具表演
表演程式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複雜的臉譜。
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於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後台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
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黨仁”;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
武功、舞蹈、技藝在藏戲演出中,也廣泛運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後,便出現一段舞蹈。舞蹈動作很多,爬山、行船、飛天、入海、騎馬、斗妖、擒魔、禮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戲的演出時間可長可短,有的演幾小時,有的演一、兩天,過去連演幾天的情況也有。要演長,則細唱細作; 要演短,則用後台快板道白,敘述劇情,一下子跳過去。
一般每台藏戲都可分為三大部分:
一是“溫巴頓”,意為獵人淨地,就是身著獵人裝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場,淨場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魯欽批”,即太子降福。就是著太子裝束者登場,象徵加持舞台,給觀眾帶來福澤。最後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著仙女裝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與人間共享歡樂。這就是藏戲開場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戲。
三是“扎西”,即告別祝福儀式,過去的戲班子演到這裡,就是通過集體歌舞,向觀眾募捐。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複雜的臉譜。
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於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後台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
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黨仁”;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
武功、舞蹈、技藝在藏戲演出中,也廣泛運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後,便出現一段舞蹈。舞蹈動作很多,爬山、行船、飛天、入海、騎馬、斗妖、擒魔、禮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戲的演出時間可長可短,有的演幾小時,有的演一、兩天,過去連演幾天的情況也有。要演長,則細唱細作; 要演短,則用後台快板道白,敘述劇情,一下子跳過去。
一般每台藏戲都可分為三大部分:
一是“溫巴頓”,意為獵人淨地,就是身著獵人裝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場,淨場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魯欽批”,即太子降福。就是著太子裝束者登場,象徵加持舞台,給觀眾帶來福澤。最後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著仙女裝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與人間共享歡樂。這就是藏戲開場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戲。
三是“扎西”,即告別祝福儀式,過去的戲班子演到這裡,就是通過集體歌舞,向觀眾募捐。
基本面具顏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
王妃的面具——綠色(綠色代表柔順,清爽)
活佛的面具——黃色(黃色代表吉祥)
農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黃色,眼睛,嘴為一窟窿(代表農民老人的樸實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流派唱腔
藏戲的流派
解放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需要到拉薩來支差,為達賴及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成了各地業餘戲班的骨幹力量。而各個地區的戲班,由於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
解放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需要到拉薩來支差,為達賴及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成了各地業餘戲班的骨幹力量。而各個地區的戲班,由於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
在這些流派中,有屬於舊派的白面具派,有屬於藍面具的新派,也有獨腳戲。
屬白面具的舊派,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扎西雪巴等。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們的戲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影響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他們的演出開始時,由戴藍面具的演員出場,故稱藍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發展,影響也比較大,慢慢就把舊派代替了。
藏戲的唱腔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前,藏劇中的朗達(戲曲唱腔)基本上是無伴奏的清唱,即便是在載歌載舞的表演中,也只是用鼓鈸這兩種打擊樂器伴奏。鼓鈸點子是西藏各地方劇種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各種舞蹈、表演的伴奏。同時也起著描寫環境、銜接唱念和統一節奏等作用。鼓鈸點子多是從藏族最古老的民間“野牛舞”、“獅子舞”、“鼓舞”和大型民間傳統歌舞“甲諧”,以及藏族的原始抗災歌舞“吉達吉嫫”等歌舞藝術的鼓鈸點子中吸收並加以發展而成的。其使用方法與朗達一樣,也是以人定曲、專曲專用,尤其是在傳統劇目里,每個人物都有反映其個性的鼓鈸點子。鼓鈸點子雖源自各種民間藝術,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戲曲表演的需要,已演變成一套與民間鼓鈸點子不同的具有戲曲特色的擊奏方法。各劇種鼓鈸點子在具體的擊奏、點子的變化上有著明顯的區別。正是這種區別,使它成為藏族觀眾區分不同藏戲劇種的標誌之一。他們可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鼓鈸點子的敲擊聲,判斷出那兒正在上演什麼戲。
角色分類
藏戲中沒有角色行當的分工,戲班中一般只有劇情講解者、演劇者、喜劇者、祝福者、伴唱伴舞者等,尚未形成完整的行當體制。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隨著大型劇目演出的增多,已逐漸形成各種角色類型,如在藝術發展最為豐富的藍面具戲中就有十三種。